李彥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水利建設也發(fā)展較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指為解決耕地澆灌和旱田節(jié)水灌溉而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不包括萬畝以上灌區(qū)的渠系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是農業(yè)發(fā)展的最基礎要素,是農村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筆者結合多年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工作經驗積累,發(fā)掘工程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前 ?言
財政部、水利部于2011年1月11日聯合下發(fā)“財農(2011)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工作確保如期實現重點縣建設目標的意見》”,劍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問題,一針見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是農業(yè)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前提條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保障。為了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水利工程建設的號召,進一步解決因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的落后而制約糧食生產能力提高的突出的矛盾和問題,筆者根據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現狀提出了幾點相應的建議:
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問題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與農民的日常生活和農業(yè)生產工具都是密切相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諸如此類的一些水利工程在建設中大都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給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的農村經營帶來許多不便和損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籌資渠道
工程建設降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除應急的抗旱節(jié)水灌排和國家統(tǒng)一調配的少量資金由政府投資外,其他的政府投入幾乎為零,所需建設和運維資金基本上由農民自籌。幾年來農民收入盡管有了大幅提高,但由于農資產品價格上漲,導致農民生產和生活成本劇增,自籌難度也非常大,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很難及時到位,總是一拖再拖,導致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由于資金短缺,最后不得不降低標準建設,高標準制定計劃低標準驗收完工。這樣就導致水利工程建設普遍標準低,過早地失去了起原本設想的使用價值。
2.缺乏整體規(guī)劃,工程目的不明,重復建設隱患多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大部分是各級鄉(xiāng)鎮(zhèn)、村級等小單位小圈子內自己基層單位組織農民籌資建設,區(qū)域性的工程建設,缺乏全局發(fā)展性戰(zhàn)略眼光,在合理開發(fā)和社會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都無法統(tǒng)一兼顧。這樣修建成功后,就容易造成重復建設、工程管理人員也無法配備到位,而且在工程質量方面也會留下隱患,最后導致工程爛尾廢棄。
3.工程質量不能達標,后續(xù)維護難以為繼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屬于新農村建設中的基礎澆灌設施,大多為當地小型工程隊伍承建,雖然在農田灌排、區(qū)域規(guī)劃也制定了一些相關的建設和運維標準,但缺少必要的前期計劃制定、工程實施、監(jiān)督監(jiān)察、完工驗收等工程實施和運維方面的管理措施,再加上施工人員多為當地農民隊伍,施工單位屬于無資質施工,缺乏質量意識,相關的建設標準徒有虛名,大多沒有專門質檢部門和專職的監(jiān)理人員,直接后果就是導致工程質量無法達標,后續(xù)養(yǎng)護更無從談起,致使多數工程成了有人建無人管、不達標、無人維護的三無工程。
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問題的對策
1.拓寬籌資渠道,多元化投資,提高建設標準
多年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籌資渠道過窄,資金投入少,制約了水利工程建設標準的提高。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應該遵循投資主體多元化、投入形式多樣化原則,建立健全新的投入機制,進一步探索政府和全社會聯合辦水利的路子。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政府、農民、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資機制,使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籌資有機結合。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原則,采取多種形式,放寬政策條件,積極引入社會資金,提高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總體投入水平和建設標準。
2.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完善項目審批流程
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切實承擔起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組織責任,真正把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突破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
農田水利工程所包含的項目眾多,應該有一個完整的審批流程,合理規(guī)劃、統(tǒng)一布局。合理規(guī)劃是任何完整工程建設的首要前提,也合理利用資源、最大程度發(fā)揮經濟效益的首要因素,避免農村水利項目建設的盲目性和重復性。
3.建立監(jiān)管體系,提高監(jiān)管質量
完善的監(jiān)管體系是任何工程的質量保證的最根本要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要確保修建的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就必須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工程監(jiān)管體系。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3.1嚴把工程設計和招投標過程關
根據實施工程的規(guī)模,從嚴制定工程隊伍資質準入制度,嚴禁資質低甚或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通過不正當手段參與水利工程設計;任何水利工程的建設都必須經行政主管部門招投標進行。招投標過程至少要3家以上的具有準入資格的單位參與,引入競爭機制嚴把設計資格入門關。
3.2工程實行施工準入制和監(jiān)理制度
施工單位工程師、技術人員,包括施工人員等都必須具備施工準入證,要求持證上崗,施工準入證由行政主管部門發(fā)放并檢審;從工程施工階段開始,建設單位配備的具有資質的質檢人員馬上到位,時時檢測工程實施情況,詳細填寫質檢記錄,從工程所需材料,工程實施基礎數據,到一些重要的工序及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驗收,必要時還需到有關權威部門做鑒定,從嚴把好質量關。
三、結束語
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村發(fā)展的基石,在發(fā)展農業(yè)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農村建設和真正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基礎產業(yè)。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逐步建立起農田水利建設健康發(fā)展新路子,為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工作要統(tǒng)籌謀劃突出重點[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9,(11):11-12.
[2]張華波.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的探討[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09,(20):33-34.
[3]陳孝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問題的探討[J].機電信息,20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