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輝
摘要:生態(tài)城市園林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順應自然規(guī)律,利用修復技術,加強施工管理,構建層次多、結構復雜和功能多樣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維持、更新和發(fā)展能力,增強綠地的穩(wěn)定性和抗逆性,實現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觀的可持續(xù)維持和發(fā)展。對此,我們應提前準備,創(chuàng)新管理,加強施工,確保園林建設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園林建設;施工;現場管理
一、城市園林建設出現的問題
1.園林施工不能充分體現工程的設計思想
城市綠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嚴謹性、技術性不是很強,這讓許多人誤認為綠化施工不過是種種樹,鋪鋪草而已,誰還不會,又加上其可觀的利潤,至使許多素質不高的個體隊伍紛紛涌入綠化施工行業(yè),機構的照搬圖紙,殊不知:“三分設計,七分施工”,一個良好的景觀工程需要設計者與施工者共同完成,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更需要精良的施工。
2.園林施工缺乏專門的綠化監(jiān)理
現階段,大多數城市的綠化施工監(jiān)多由建筑工程施工監(jiān)理兼任,加之《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中,帶“必須”的強制性條款很少,往往出現:土壤好不好,能栽就行:樹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基肥施不施,不死就行。只重視最后的景觀效果,對土壤、基肥、樹坑規(guī)格等不是很強調,致使一些樹木生長不良,最后肯定無形中增加了后期維護管理的難度。綠化工程品味高低,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城市景觀效果、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因此加強綠化施工管理,規(guī)范綠化市場勢在必行。
二、施工現場管理
施工現場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礎。因此,施工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園林工程的質量和企業(yè)的經濟效益。長期以來,園林企業(yè)被戲稱為“城市農民”,忽視經營管理,更不重視施工現場管理,因而企業(yè)管理較為落后,在一些工程項目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費大、質量差、技術不求進步等問題。從施工現場管理來看,主要反映出施工組織計劃性不強,操作不嚴格執(zhí)行標準規(guī)范,規(guī)章制度形同虛設等問題。因此,勞動生產率低,生產力得不到較大增長,經濟效益不高,工程質量不好,嚴重制約了企業(yè)的發(fā)展。
1.現場施工項目部
近年來,園林工程全面實施工程的投標制度,加強了園林綠化施工企業(yè)對施現場管理的重視,推動了施工現場管理項目制的建立。工程中標后,首先組建現場施工管理組織機構———現場施工項目部,由項目部統(tǒng)籌管理。施工項目部作為企業(yè)臨時性的基層施工管理單位,通常由企業(yè)經理任命工程項目的施工項目經理組成施工項目部。其目的是為了發(fā)揮項目管理功能,為項目管理服務,提高項目管理的整體效率,以達到項目管理的最終目標。
施工項目部設置的原則:其一,高效、精干的原則;其二,責、權一致的原則;其三,命令一致的原則;其四,協(xié)調原則;施工項目部組建形式。一是對于小型的園林工程,采用直線式的組織形式,整個組織結構自上而下實行垂直領導,統(tǒng)一指揮。由公司下屬分公司組建施工項目部,分公司經理即為現場施工項目經理,分公司下設多個施工隊。這種形式適用于小型的園林工程。其特點是施工項目部相對穩(wěn)定,任務下達后,很快即可運轉,工作易于協(xié)調,而且職責明確,職能專一易于實現一元化領導,但是,不能適應大型項目管理的需要。二是對于大型綜合園林工程,適合矩陣制,施工項目部的組織機構可由企業(yè)各職能部門中抽調專業(yè)人員組成,從而使多個項目與各職能部門有機結合。
2.施工現場工作
施工準備階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落實分包協(xié)作單位和施工條件;主要物資苗木的訂購;具體落實施工任務;正式施工階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組織綜合施工;落實各項技術組織措施;跟蹤檢查計劃的實施,及時反饋;加強組織平衡,保證供應;對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和施工成本進行嚴格控制;保證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等;竣工驗收和養(yǎng)護管理階段的管理工作有:預檢、隱檢及簽證工作;整理和審定交工驗收資料,組織辦理工程交工驗收;負責編寫施工技術與管理的總結資料;做好工程的養(yǎng)護前技術交底,編寫保養(yǎng)計劃,落實養(yǎng)護任務。
三、具體施工
園林施工是一個再現設計師的設計意圖的過程,它是將設計師的設計圖紙轉換為現實現象的實踐活動,而園林養(yǎng)護管理,就相當于一項工程的后勤服務部,它是著眼于當前現象,進行維護施工。比如說植物的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等。這每一個項目,都是要基于園林施工的進行而進行的。園林施工是按照設計要求藝術地種植植物,并且要使其能夠健康地存活下來的實踐活動,并且還要使植物盡早地發(fā)揮綠化功能,實現美化作用。在園林工程建設中,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是整個工程的靈魂,如果離開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那么園林施工就無法淋漓盡致發(fā)揮出設計者的構思,如果不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的話,還會嚴重影響起效果,不能實現設計師的原創(chuàng)意圖。所以,施工是一項承上啟下的關鍵過程。
在園林施工進行的同時,養(yǎng)護管理也繼而展開起來。施工的各個工序有沒有做到嚴密的質量把關,牽扯到日后的養(yǎng)護管理。比如說,種一棵樹,如果挖的樹穴太小,種下去的樹,根系發(fā)展空間有限,一定長不好。又或者樹穴夠大,而樹穴底部是水泥板或者其它難以排水的物質,如果沒有鑿穿或改良土壤,這樣種植的樹,在養(yǎng)護過程中存在著積水的隱患,也長不好。所以說,在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把關尤為重要,對于后期的養(yǎng)護管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應設法保證移栽樹木的水份平衡,就應對樹木起挖、運輸、種植過程中減少根系受傷、減少樹冠失水,應在種植之前,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和景觀效果適當整形修剪,這一工作不僅能夠將種植后的植物的形態(tài)效果充分體現出來,也有利于減少植物的蒸騰作用。同時,要采取適當的保水措施,當根系無法正常提供充足的水分供應根上部分的時候,必須進行葉面噴灑方式補充水分,以減少水份蒸發(fā)對樹木造成的傷害,防止枝葉因缺水而萎蔫。
除了澆水之外,施肥也非常重要,在施工期間,最好的施肥方式就是施基肥,而最好是有機肥(如雞糞、垃圾費、花生麩等),有機基肥不僅能夠改土,也可以為植物提供較長時間的養(yǎng)分,以保證其旺盛地生長和增強抵抗力。在養(yǎng)護期間再加以追肥,就更能確保植物茁壯成長。
施工時,必須對栽植的苗木檢查有無病蟲害,如發(fā)現有病蟲害,必須及時噴藥處理,防止病蟲害蔓延。有些較為頑固的病蟲害,一旦引入施工區(qū),要徹底消滅掉,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所以說,施工前,選擇的苗木有無病蟲害,牽扯到日后的養(yǎng)護工作。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我國主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我們也提倡,園林施工的苗木盡量采用無病蟲害的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