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星
摘要:通過介紹建筑結構的面貌特征,從鋼筋、模板建設及混凝土施工技術等方面分析了框架結構的建設技術,并對關鍵的細節(jié)注意事項進行了重點研究,工程施工表明,重視各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控制技術,可以較好的確保框架結構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
框架結構是由縱、橫梁和柱組成的結構。目前,我國框架結構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要求在不斷提高。由于框架主體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后期的裝修質量和資源成本,對房屋建筑的整體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有一定意義。
1 框架建設特征
如今的建筑項目不斷的向著高層方向進步,而這個趨勢給建筑工程的框架結構難點帶來了新的難點。高層建筑在豎向構件以及構成方面帶來了逐層累積的重力以及載荷,這就需要較大尺寸的柱體以及墻體來支撐,給工程框架結構施工帶來了新的技術要求。與此同時,建筑的構件還需要承受地震載荷以及風載荷等荷載,而且這些載荷都屬于非線性的豎向分布載荷,而且對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較高。以地震載荷為例,就層數(shù)較低的建筑而言,考慮這些建筑的荷載時一般只需要考慮恒定載荷以及部分動載荷,而對于建筑物的墻體、柱體以及樓梯等結構,通常不會對其認真的掌控,別的構件在合乎涉及到規(guī)定之后,相應的此類構件也都可以合乎設計的規(guī)定。而且,針對一些鋼架支撐體系來講,在設計的時候假如未論述獨特的受力性規(guī)定的話,不用加大柱等的尺寸,只要將板增加就能夠實現(xiàn)設定。不過,針對高層來講,單純的處理如上的事項還遠遠不足,第一要分析的處理抗剪事項,還要分析變形等內容。部分高層建筑的柱體、梁、墻體以及樓板在設計過程中經(jīng)常需要考慮到結構的具體布置、特殊材料的使用,才能抵抗較大的變形以及較大的側向載荷。
2 鋼筋技術
2.1 鋼筋施工中的不利現(xiàn)象
在具體的建設時期,鋼筋項目面對非常多的品質不良現(xiàn)象,主要包括:選擇的焊條規(guī)格、型號不對;鋼筋焊接接頭存在偏心彎折問題;箍筋具體尺寸不能滿足要求等。在框架施工的過程中,這些問題都需要予以妥善解決,否則將對框架整體質量造成影響。而在鋼筋加工完成之后,在鋼筋的板扎以及成品的保護過程中存在對應的質量問題,諸如鋼筋的類型和數(shù)量等沒有達到要求、鋼筋墊塊不充分或者是沒有提前穩(wěn)固,一旦在對鋼筋驗收通過之后將造成后續(xù)施工的質量問題,諸如混凝土澆筑移位等,將造成實際施工材料的尺寸與設計尺寸存在偏差的問題,對建筑框架的整體結構安全性造成影響。同時,在對鋼筋結構進行再焊接的過程中,對框架結構的整體形狀等都會造成改變,給框架整體施工質量造成影響。
2.2 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2.2.1 充分的材料準備。對那些散亂的材料而言,要在綁扎固定之后,將之轉移到那些安全穩(wěn)固的地方;或者是將其保存在安裝好的梁上,并將之固定在鋼架之上;針對那些放置在地面之中的物質,要積極的開展好安全管控活動,避免它掉落而導致不利現(xiàn)象。在上方遮蓋油布的話,要在布料上方放上一些較重的物體,而且在上方加固處理。
2.2.2 放樣與下料施工
在進行實際施工過程中年的放樣以及下料過程中,都應該留有一定的余量,這主要是考慮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縫處將出現(xiàn)線性的收縮,且框架結構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彎矩作用之后還將拱起。雖然其收縮和變形量將與其他各種因素相關,但是結合施工實踐以及具體的實驗來講,通常需要考慮的收縮量一般是:當受彎構件的總長不超過24m時,放樣余量在5mm左右,當總長在24m以上時,放樣余量則取8mm。
2.2.3 積極的開展好焊接建設準備工作
在焊接以前的時候,要結合有關的活動規(guī)定開展好試驗活動。對于進入到場地之中的所有的鋼筋都應該積極地開展自檢工作。而且要開展好力學測試活動,在自檢的前提之下還要積極的分析焊接的品質,尤其要對那些由疑問的鋼筋做重點抽查,且需要對于各個試驗和檢查人員都應該進行專業(yè)技術的培養(yǎng)。
3 模板技術
3.1多層模板支架體系建設時期面對的不利現(xiàn)象對于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新澆筑的樓層重力載荷以及施工載荷都是由多層模板支架體系來承擔的,然后再由模板支架體系將載荷傳遞給樓層的樓板。不過,在建設的時候,因為建設時間短,此類樓板還處在養(yǎng)護階段,它的受力性不是很高。此時就使得建設受力面對很多的不明確的要素,一些還會超過了結構的設計受力數(shù)值。
3.2 模板建設技術研究
3.2.1 做好基礎模板的安裝工作
在做好墊層的建設工作之后,要定時的分析軸線,利用基礎平面尺量好各個需要的邊線,并在各個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對應的標記,保證在安模的時候,切實的結合邊線來固定材料支柱。此舉能確保模板自身的硬度優(yōu)秀,還可以確保牢固性。能夠提升模板的受力性。在安裝側模的時候,要掌控好豎直度,要將誤差掌控在三毫米以內。而且,對于墊層以及模板的下方聯(lián)系的地方要使用非常細的砂子來填充,確保不會發(fā)生滲漏現(xiàn)象。
3.2.2 做好拆模工作
在拆除時要切實的結合設定的步驟來開展,通常是先拆除那些不需要稱重的,而將那些承重較大的放到最后。要將支撐區(qū)域先拆掉,然后將方木放到最后。而且要將拆下來的物體放到安全的區(qū)域,避免不利現(xiàn)象發(fā)生。
3.2.3 主體模板建設技術
作為整個體系的支撐立桿,在建設時要確保其豎直的立在平面之中,要確保它不被壓塌。要不然,下方樓層結構之中的支撐物質無法去除,同時如果兩個支柱處在相同的豎直線時,所有的體系是無法開展建設。因為支模活動均是結合設定的步驟開展的,在未對其有效的固定之前的時候,是不能夠開展后續(xù)的建設工作的。而且,當使用腳手架的時候,不能夠將主節(jié)點的橫、縱向水平桿;橫、縱向掃地桿以及連墻件拆除。
4 混凝土技術
4.1 選擇好原料
對全部的進入到場地之中的物質都要積極的分析它的品質證明信息,對于混凝土來講更要積極的關注。而且,還要分析它的各個類型的強度級別和生產(chǎn)時間等事項。
4.2 掌控好配比。經(jīng)由合理的配比能夠提升其強度和和易性。不過,此時成本必然會變多,同時會導致其容積等出現(xiàn)一定的變化,還會使得使用的水量出現(xiàn)改變。因此,要掌控好添加的水泥的總數(shù),要將其控制在規(guī)定的區(qū)間之中。
4.3 關于澆筑工作。一般來說,該澆筑方案是要經(jīng)由細致的審批的,對于或許會發(fā)生的不利現(xiàn)象都要設置精準的應對方法。而且,在澆筑以前的時候,還要對模板的具體方位和高度等分析,確保其和設計保持一致,保證支撐牢靠。
5 結語
實際施工中應積極提高施工人員的工程質量自控水平和落實質量責任,如管理技術人員、操作人員、服務人員。盡管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管理水平高低不齊,但是如果從施工生產(chǎn)要素的質量控制角度人手,從關注細節(jié)人手,對于提高框架結構施工質量應大有裨益。自控主體的質量意識和能力是關鍵,是施工質量的決定因素,加強混凝土澆筑時的旁站管理工作,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和施工管理辦法,可保證現(xiàn)澆混凝土的工程質量。施工單位要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并確保其發(fā)揮有效性,加強施工過程的自控能力,消除質量隱患。
參考文獻:
[1] GB 50164-201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S].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2
[2] 劉炳寅. 高層框架結構設計和施工中的現(xiàn)實問題[J]. 山西建筑,2012,
[3] 黃懿. 框架結構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J]. 建設科技,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