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成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實現(xiàn)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這三維目標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具有很強的整體性。閱讀作為語言學習的基本技能之一,不僅可以獲得信息和樂趣,還是鞏固和擴大英語語知識的重要途徑。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主要就是培養(yǎng)交際性閱讀能力,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并對此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以實現(xiàn)交際的目的。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三維目標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科學、合理、有效的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積極接受和掌握知識與技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關鍵詞:新課標;英語閱讀教學;三維目標
一、三維目標的制定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充分地體現(xiàn)在“過程和方法中”。
(一)教學目標關鍵詞化
教師在制定閱讀教學目標的時候,要用明確、具體、有針對性的關鍵詞來表述,使目標具有可操作性、可檢驗性。具體教學目標應采用可操作、可測評的行為動詞來描述,如“拼寫單詞”、“記住單詞”、“默寫單詞”等,使其意義明確、易于觀察、便于檢驗。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不要模糊不清,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教師應該將各目標做到有機統(tǒng)一。
(二)教學目標行為化
教師在目標行為化的過程中,應注意三個方面:首先是教師應該明確學生將要做的;其次是教師應該描述在什么條件下,學生行為將發(fā)生什么變化;還有就是教師應規(guī)定期望學生達到的行為標準或成就水平。由于目標行為化比較適合于低級水平的教學目標的陳述,因而較高級的認知目標尤其是情感領域的目標,難以從某個單一的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教學目標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為的條件,即影響行為表現(xiàn)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等,如“根據(jù)文章”、“借助詞典”、“在十分鐘內(nèi)”、“利用網(wǎng)絡環(huán)境”等。
(三) 教學目標演繹
目標演繹適合陳述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因為情感領域的目標往往難以用具體的行為體現(xiàn),有時行為的變化并不能說明情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把握學生心理變化的實質。在建立了一般教學目標后應盡量使教學目標陳述得足夠具體,達到可以觀察測量的目的,在描述內(nèi)在能力和情感變化之后,同時要提供足以證明預期的內(nèi)在變化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行為樣例。
二、三維目標的實施
(一)課文為載體,強化知識與技能
知識和技能目標是三維目標中的基礎性目標,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課堂教學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常規(guī)性任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確定將要完成的具體教學目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每一篇閱讀文章都包括許多重點詞匯、語法和句型。因此,使學生能掌握重點詞匯、語法和句型是英語閱讀教學重要的目標。其次,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用英語交流,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練習書面的交流和口語交流。
高中英語教學中,對于詞匯、語法及句型的處理是滲透在閱讀文章的教學中的。只有通過掌握這些詞匯、語法和句型,學生的語言能力才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教材互動,激發(fā)學生的認同反應,以培養(yǎng)學生基礎性的學習能力。
(二)學生為主體,強化自主探究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課堂上要展開知識的形成過程,過程中有方法,過程中有情感,過程中有態(tài)度,過程中有知識。
1.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
在Friendship教學中,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目標設定一個個的學習任務,采用自學、小組討論和師生對話等形式,讓學生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同時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本身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掌握單詞這個教學目標中,同伴可以相互聽寫單詞。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不僅完全改變了“你講我聽”的被動局面,而且由于學生所得到的最終結果即研討結果是他們自己“參與”、親身“體驗”所得,因而使學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
2.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
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中豐富的資源,在每一個話題下設計好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參與,學有所獲的活動。如人教版中的第一單元,談到的是friendship。教師可以設計為開放式的課堂,先暫時把教材放在一邊,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場景:讓學生描述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學生匯報的時候,其他學生摘錄出自己覺得好的詞匯及表達,最后將這些知識匯總在黑板上,教師可添加本模塊的目標詞匯和表達。其中學生無法完全掌握的,在隨堂作業(yè)中借助字典、課文閱讀或小組討論中主動獲得。教師根據(jù)話題、難度、學生的認知以及興趣充分利用小組活動,如合作探究、表演、競賽和辯論等多種形式打造科學、合理、有效的課堂。
3.培養(yǎng)質疑探究能力
教師積極利用各種知識如生活常識、話題背景知識、各類語言知識和智力判斷等,對語言材料或者作者的觀點意圖進行“對話”、質疑和評估。只有在這樣的高度上設計閱讀活動,閱讀教學才能幫助學生發(fā)展智力、增強閱讀技能、提高閱讀水平。
三、走出課文,強化生活聯(lián)系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只是傳授外語知識,還應該讓學生在閱讀中正確的價值觀。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積極掌握這個語言工具,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把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進行關于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關于友愛、和平、環(huán)境的教育以及關于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在Friendship中,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友情的可貴以及和平的重要性。
(一)暢所欲言敘友情
How can you be a good friend?
Why do you need friends?
Which kind of friend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friend? In groups of four to list as many as possible the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
通過討論友誼激發(fā)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并且?guī)椭麄儤淞⒄_的價值觀和處事原則,學生在探討中,也具備了團結、協(xié)作的品質。
(二)了解西方文化
Show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Anne and her Jewish family and the situation.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到和平對人類的重要性。
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為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做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更要做一個正確的、積極的思想的點撥者和指引者,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身心愉快地接受和掌握知識與技能,形成正確的積極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 曾瑋,夏志芳.三維目標的有效實施與評價——記“第四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J].全球教育展望 2010年02期
[2] 王月芬,徐淀芳.論三維目標的設計、實施與評價[J].上海教育科研 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