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庇變簣@每天的午餐后都是自由活動時間,這對孩子們而言非常重要,他們也非常喜歡。他們可以玩自己帶來的各種玩具,或者與自己的好朋友圍在一起做喜歡的游戲。
飯后散步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最愜意、自然、寬松的活動,也是幼兒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飯后散步,一是可以讓孩子多接觸陽光,有利于身體健康;二是可以在飯后散步活動中讓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接受到一些新的知識;三是可以幫助消化,能夠更好的午休。但是往往在實踐活動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以下場景:
一、關于孩子
場景一:各班幼兒排著長長的隊伍。孩子們隨意地拉著手,歪歪扭扭地走著,其中隊伍中間有幾個孩子走著走著就故意停下來,等到前面的小朋友已經(jīng)離開一段距離,這才拉著旁邊小朋友的手沖跑過去,有的孩子跑得急,被絆了一跤,摔倒在地上哭了起來。
場景二:隊伍最后面的幾個孩子跑到了隊伍的外面,肆意地糾纏打鬧起來。老師站在隊伍前面,喊著后面幾個調皮孩子的名字。由于隔得有些遠,孩子又沉浸在與同伴的嬉鬧中,根本不理睬。
場景三: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趁老師不注意,轉過身去張開雙臂擋住后面的小朋友不讓他們走,后面的孩子有的著急地喊著老師,有的企圖從張開的手臂下沖過去。
二、關于教師
場景一:兩個班級的幼兒擦肩而過,這個班的老師叫住那個班的老師,不知道為了什么事情低聲交談起來,不時發(fā)出陣陣笑聲。
場景二:老師帶著班上的孩子漫無目的地自顧自地向前走著,根本看不到后面孩子已經(jīng)拉開了很長的距離,更理會不到個別孩子的打鬧。
場景三:“你鬧什么鬧?居然還打架?好了,我們馬上回去睡覺了,你要鬧你就在這里鬧吧!”老師終于看到那幾個頑皮打鬧的孩子,開始把他們拉到一邊,氣急敗壞地批評著,其他孩子在靜靜的看著。
飯后散步是幼兒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它不同于其他教學活動那樣組織嚴謹,具有很強的目標指向,因此更具備特有的自主性、開放性和隨機性。別看它只有短短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但是卻是教師帶領幼兒放松身心、交流談話、開展隨機教育的好時機。如果組織有效,它會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意料不到的驚喜與收獲,反之,就會出現(xiàn)如上面描述中的場景,成了安全隱患所在。
《綱要》明顯指出,游戲與生活的結合可以使幼兒在游戲中快樂的生活,在生活中快樂的游戲。老師可以在飯后散步的時,發(fā)掘其中的趣味性,在散步中開展教育。于是我們改變固定的行走模式,變走為“玩”,在玩中體現(xiàn)趣味,在玩中開展教育。我們在實踐中組織每個班的老師積極開展探索和嘗試,以下是我們在對幼兒飯后散步進行的一點思考和改進措施:
三、排隊也是玩
組織幼兒排隊的時,教師可以這樣說:“要去散步了,孩子們,排好隊啦,一個一個跟緊了,我們來做一列小火車?!边@樣就引起了孩子的興趣,隊伍還沒排好的孩子提醒他:“快快快,火車要開動啦,快請上車。”隊伍排整齊了,我們就可以出發(fā)了。走到相應的場地的時候,可以提醒幼兒:“我們要過小橋了、我們要穿山洞了,孩子們注意安全啦?!痹谏⒉降倪^程中,孩子邊走邊跟著老師做個手指游戲,孩子們也會很高興的。
四、探索中自主玩
大自然是孩子天然的樂園,向孩子坦露著真實,它以獨特的神奇和奧秘吸引著孩子、呼喚著孩子,陶冶著孩子的情操,培養(yǎng)了孩子的探索意識,多元化地給孩子展示了一個動靜交替、美若壯錦的世界。在散步途中看看幼兒園里的變化,看看花草樹木的變化。在樹下?lián)煲黄瑯淙~,觀察一下樹葉,你可以利用這片樹葉做什么,看看旁邊的果樹結的果子是怎么樣的,偶爾會在路上看見一群小螞蟻在搬家,引導幼兒觀察小螞蟻的跡象,甚至會看到小蝸牛在爬走,觀察小蝸牛爬行的速度是怎么樣的,等等。這里到處隱藏著有趣的事情,借此可以引導幼兒關注大自然,鼓勵幼兒敢于探索,在散步中學習著。
五、跟著音樂一起玩
由于是剛剛吃過飯,飯后散步的時間是輕松的,也是安靜的。從孩子的身體健康角度出發(fā),我們不主張帶領孩子玩緊張刺激、尤其是需要奔跑追逐的激烈游戲,但是一些具有輕微運動量的民間游戲還是可以開展的。這時我們不妨利用校園音響播放一些舒緩、優(yōu)美的輕音樂,引導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邊走邊根據(jù)音樂學一學模仿動作、做一做手指操。也可以播放孩子們學過的或者是熟悉的歌曲和兒歌,在無拘無束地低吟淺唱中不知不覺地度過這快樂的散步時光。如“我們都是木頭人”“點兵點將”“猜猜在哪頭”等等,無論是在草地上、花圃邊、大樹下、走廊里,只要游戲的兒歌念起來,我們就能玩起來。既不會導致幼兒由于過度奔跑而帶來胃、腹的不適,又為枯燥呆板的飯后散步過程注入了趣味性、生動性。
飯后散步的組織看似簡單,卻隨處可見教育契機,蘊含著教育的大智慧。教師要及時進行自我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身份,從單純的組織者、說教者變?yōu)橛變簩W習、游戲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推動者,讓幼兒在“生活即教育”的活動中獲得既快樂、又有意義的發(fā)展。科學地引導幼兒散步,積累每一次散步的點滴收獲。孩子們的觀察、記憶力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孩子,而在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會獲得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讓孩子們在餐后活動中快樂,自由,盡情享受這餐后美好的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