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
我們常用的成語有一千個左右,而就在這一千個常用成語里,有將近一百個都與項羽有關(guān),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拔山扛鼎、沐猴而冠、錦衣夜行、霸王別姬等,項羽真可謂成語界的“大贏家”了。這次呢,先與大家分享一個并不那么為人所知的“沐猴而冠”,“沐猴而冠”的意思是猴子穿衣戴帽,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
說起這個典故,還得從秦朝末年說起。那時各地義軍風(fēng)起,但沒有統(tǒng)一的指揮,于是義軍各路首領(lǐng)定下約定:誰能夠先打入咸陽,推翻秦朝的暴政,誰就做關(guān)中王。
在這些起義軍將領(lǐng)中,劉邦和項羽的部隊是軍事力量最強的兩支。在戰(zhàn)爭發(fā)展的過程中,劉邦的進攻路線安排得十分巧妙,受到的阻力較小,因而得以搶先一步進駐咸陽,俘虜了秦王子嬰,滅了秦朝。但是,劉邦心里清楚,憑自己的實力,一時還無法與項羽對抗,他便以退為進,先將軍隊撤出了咸陽,準備日后有了機會再成就大事。
項羽的部隊因為總是和秦軍正面遭遇,所以費盡千辛萬苦還是晚來一步。項羽心中怨恨劉邦,再加上他與秦國有“世仇”,因此進入咸陽后,就以胡作非為來發(fā)泄心中的怨憤。項羽率領(lǐng)大隊人馬到處沖撞殺戮,又放火燒了秦宮,大火燒了幾個月,把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燒成了一片焦土瓦礫。即便這樣,他還覺得不夠解氣,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寶玉器洗劫一空,然后準備率領(lǐng)眾人回到江東。
當時,項羽手下的有識之士勸他說:“咸陽處在關(guān)中要地,土地肥沃,物產(chǎn)富饒,而且地勢險要,您不如就在這里建都,這樣有利于您奠定霸業(yè)。”項羽本也有些心動,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陽已被自己弄得殘破不堪,哪里還像個都城的樣子?這樣就更加懷念故鄉(xiāng),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于是他對那個勸他的人說:“人要是富貴了,就應(yīng)該回到故鄉(xiāng)去,讓父老鄉(xiāng)親知道你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要是富貴了還不回故鄉(xiāng),就好像是穿著漂亮的錦繡衣服在黑夜里行走,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有什么用呢?”
那人聽了這話,覺得項羽的表現(xiàn)未免與百姓期待的蓋世英雄相差甚遠,就私下對別人說:“人家都說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我以前還不相信,這次和楚王談話之后,我才知道果真如此??!”
這就是成語“沐猴而冠”的由來。江東之地(楚地)是項羽的起兵之地,也是項羽建立霸業(yè)的重要支柱。項羽雖有楚人堅忍不拔、英勇頑強的個性,完成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諾言,但也被地域所限,缺少胸懷天下的抱負與氣量。他有心稱霸揚威,卻無意治國安邦,乏帝王之術(shù)。入駐咸陽后,心心念念的只是富貴還鄉(xiāng),因此才被人譏笑為“沐猴而冠”??上ы椨鹱罱K沒能返回江東,只落得個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的下場。
對了,最后再說一下那個譏諷項羽的人吧,他的結(jié)局可不好。因為那句話傳到了項羽的耳朵里,項羽非常生氣,立即把他抓來,投入鼎鑊里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