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爺
做一檔真人秀,到底要請多少成員?當下明星出場費那么貴,兜里有幾個錢,能干多少事,可真得想好。鑒于市面上真人秀太多,本文就暫且把他它們分為“靜態(tài)觀察真人秀”、“動態(tài)體驗真人秀”兩類吧!
接受攝像機靜靜觀察的“靜態(tài)觀察真人秀”
什么叫“靜態(tài)觀察真人秀”?顯著的標簽是:一群人在規(guī)定的時間,固定的地方做某一件事,然后接受攝像機靜靜觀察。
人在一起待久了,就會產生沖突。這,恰恰是該類節(jié)目的核心賣點。
起源于荷蘭的《老大哥》,已經播了17年,版權賣向全世界。16個成員,以“房客”身份進到滿是攝像機的房間,24小時生活都被觀察。他們在里面玩游戲,提名、競賽、投票,每周都淘汰一次。然后,他們所有的行為,都被記錄下來播出。搶房間、爭當領頭人、鉤心斗角……都是在那個屋檐下產生的沖突。
去年,國內出現一檔名叫《百萬粉絲》的節(jié)目,其模式和《老大哥》差不多。選了12位選手,男女對半,在“封閉式能量城”待90天,全天候被攝像頭觀察。在這期間,12人被要求完成12個大的任務,借機慢慢淘汰人。獲得冠軍者,可以得大獎。
不管是分歧還是分家,這些元素必須出現。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所以,《老大哥》里面的爭強好勝,其實就是充分挖掘人性的例子。
細看下來,“靜態(tài)觀察類真人秀”成員一般控制在10~16人之間就可以了。合起來能瞬間擰成一股繩,分開的話還能左右互搏。
永遠不知道下一秒的“動態(tài)體驗真人秀”
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停在戶外移動體驗的節(jié)目,我稱其為“動態(tài)體驗真人秀”。代表有很多,諸如《花兒與少年》、《奔跑吧兄弟》等。
這類節(jié)目,可以有分歧,但是團結才是最核心的看點。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段饔斡洝窇撌亲畹湫偷摹皠討B(tài)體驗真人秀”了。師父唐僧,守舊但有原則;大師兄孫悟空有魔法很忠心,專門負責解決困難,但也是刺頭;豬八戒滿足了“每一部戲里必須有一個胖子”的定律,好吃好色;沙僧任勞任怨,很難干點大事,但又有存在的價值。這個組合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盡管內部經常撕破臉皮,但最終還是降服各種妖怪,取得了真經。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個闡述“團結”的真人秀。
《花兒與少年》已經播了兩季,一直是延續(xù)七人團隊。這種團體式的體驗,大多是讓成員按照旅游線路走下去,成員之間真正意義上對戰(zhàn)的機會也不是很多。更多時候,是體現“大團結,小摩擦”。
“動態(tài)體驗真人秀”里,最精彩的看點是“變數”。比如楊洋走失的國外的街頭,“花少團”成員怎樣去幫忙?比如王琳與徐帆吵架,“花樣團”成員怎么辦?這時候就能看得出,成員的設置是否能解決這些變數,并且讓看客感知得到協(xié)作精神與凝聚力。變數的出現,是檢驗“動態(tài)體驗真人秀”水準的最好機會。
如此種種,“動態(tài)體驗真人秀”最佳成員,一般是七人左右。合起來,一輛旅行車剛好能坐下;分開的話,隨便外借一個人,就可以展開對戰(zhàn)。什么?覺得坐車不舒服?那也可以學特種兵退役的貝爾,節(jié)目開始就從飛機上跳下,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