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新
安慶市博物館珍藏有兩件陳昔凡書法作品,一幅扇面,一副對聯(lián),均宣紙質(zhì),對聯(lián)內(nèi)容為:“文如秋水波濤靜,品似春山蘊藉多?!鄙峡睢皹潺S二哥大人屬書”,落款“昔凡弟衍庶”。鈐“陳氏昔凡”、“臣庶”兩方白文印。扇面內(nèi)容為:“柳惠善直道,孫登庶知人。寫懷良未遠,感贈以書紳。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屏居南山下,臨此歲方秋。惜哉時不與,日暮無輕舟。書為公槐老弟大人法正,衍庶”,鈐“陳衍庶”白文印。
陳庶字昔凡,一名衍庶,或作錫藩,別號石門湖隱、石耕老人。安徽安慶人,他是中共創(chuàng)始人之一、五四新文化運動總司令——陳獨秀之嗣父?!吧谙特S元年(1851),卒于民國四年(1915),年六十六。工書善畫,以其生平師法沈石田、王石谷、劉石庵、鄧石如,因其名齋曰:‘四石師齋。與同縣姜潁生俱攻王石谷畫派(虞山派),而姜、陳在畫壇其名亦并埒,即如黃賓虹所論:‘陳昔凡、姜潁生皆左清暉而右麓臺者也,然黃氏此論之次第位置,陳尚居姜之前也?!?/p>
他出身于書香門第,勤學(xué)篤行。光緒元年(1875)中舉,后京師會試錄取貢生。先后任奉天新民、懷德等縣知縣和遼州知州。光緒三十年(1904),官至四品黃堂,代理新民府知府。光緒三十四年(1908)官至省級道員?!瓣愇舴厕k事賣力,曾經(jīng)一晝夜牘、理訟卷三百余件,后來升任知府,在遼陽州任過班升道,分省補用,以知府賞戴花翎。但陳昔凡個人生活并不幸福。昔凡娶方氏為妻,無子,就在陳獨秀父親去世這一年,昔凡的妻子方氏也去世了。陳獨秀便過繼給四叔為嗣子?!标愇舴矊Κ毿汴P(guān)愛有加,早年為官時就常寫信勉勵年幼的獨秀,要他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長大后要為國家效力,為民眾謀福利。陳獨秀后來成為一代偉人,繼父陳昔凡功不可沒?!瓣惇毿銜ㄔ从诩覍W(xué)。他在《實庵自傳》中回憶:‘至于寫字,我喜歡臨碑帖,大哥總勸我學(xué)館閣體,我心里實在好笑,習那種討厭的館閣字做什么!他的嗣父陳衍庶在官宦之余猶雅好金石書畫。陳獨秀生長于這樣的家庭,自然受家庭熏染至深,且打下堅實基礎(chǔ)。鐘情于漢隸的臺靜農(nóng)先生說,陳獨秀先生早年喜歡書法,并用功于篆字?!标愇舴查L于書畫,書習漢隸,簡練蒼渾,別具一格,自稱是“虞山派”?!拔腋赣H是練隸書的,從小叫我臨摹碑帖,少習館閣體”,陳獨秀與沈君默談書法時這樣說。(陳衍庶)“工書、畫、篆刻,是皖派書畫大家,收藏甚富,是清末皖垣首屈一指的金石、書畫收藏大家。隸書出鄧石如,行書出于劉石庵而參以董玄宰、趙松雪。書法‘晚年朝夕習漢隸,書益大進,得者珍如拱璧。繪畫初仿石谷,晚年做粗筆人物,頗蒼健?!薄?913年初夏,被疾病和痛苦折磨了半年的陳昔凡于5月18日去世,時任安徽高等學(xué)校教務(wù)主任的陳獨秀回家忙了幾日嗣父的后事,盡了孝道?!?/p>
此副對聯(lián)用墨厚重,墨色濃黑豐潤,但是骨架結(jié)構(gòu)則非常剛勁,結(jié)合了柔與剛的兩面,別具特色。而扇面則結(jié)構(gòu)巧妙,運用疏宕的布白方法,把行距、字距布置得更為適度,形成一種疏宕秀逸的風格。墨色變化十分豐富,這應(yīng)該與作者的繪畫運筆有關(guān),他的書法自具新意,圓潤婉轉(zhuǎn)的字體,看似柔軟無骨,實際上卻是將力道隱藏于豐厚的外貌中,相當內(nèi)斂。這兩幅書法作品都應(yīng)該是陳昔凡晚年筆力純熟之作。另外,作者分別將江淹的《雜體詩三十首·嵇中散(言志)》、曹丕的《雜詩》、陸厥的《奉答內(nèi)兄希叔》這三首古詩的最后四句,依次雜糅到一起,組成扇面這首短詩,詩意不減,更添雅致。反映出書法家多種思緒集于一身的感慨,別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附扇面所摘三篇古詩原稿:
南朝江淹《雜體詩三十首·嵇中散(言志)》:“曰余不師訓(xùn),潛志去世塵。遠想出弘域,高步超常倫。靈鳳振羽儀,戢景西海濱。朝食瑯玕實,夕飲玉池津。處順故無累,養(yǎng)德乃入神。曠哉宇宙惠,云羅更四陳。哲人貴識義,大雅明庇身。莊生悟無為,老氏守其真。天下皆得一,名實久相賓。《咸池》饗爰居,鐘鼓或愁辛。柳惠善直道,孫登庶知人。寫懷良未遠,感贈以書紳?!?/p>
三國曹丕《雜詩·漫漫秋夜長》:“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輾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p>
南朝陸厥《奉答內(nèi)兄希叔》:“嘉惠承帝子,躧履奉王孫。屬叨金馬署,又點銅龍門。出入平津邸,一見孟嘗尊。歸來翳桑柘,朝夕異涼溫。徂落固云是,寂蔑終如斯。杜門清三逕,坐檻臨曲池。鳧鵠嘯儔侶,荷芰如參差。雖無田田葉,及爾泛漣漪。春華與秋實,庶子及家臣。王門所以貴,自古多俊民。
離宮收杞梓,華屋富徐陳。平旦上林苑,日入伊水濱。書記既翩翩,賦歌能妙絕。相如恧溫麗,子云慚筆札。駿足思長陂,此車畏危轍。愧茲山陽燕,空此河陽別。平原十日飲,中散千里游。渤海方淫滯,宜城誰獻酬。屏居南山下,臨此歲方秋。惜哉時不與,日暮無輕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