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繁華圖》,原名《盛世滋生圖》,是清代宮廷畫家徐揚描繪蘇州風物的巨制。此畫創(chuàng)作三年之久,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最終完成。徐揚,字云亭,蘇州吳縣人,家住蘇州閶門內專諸巷,原為一名監(jiān)生,擅長人物、山水、界畫,花鳥草蟲亦生動有致。
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南巡到蘇州,徐揚與同鄉(xiāng)張宗蒼獻上各自的畫作,便得到皇帝的賞識,二人都被任命為畫院供奉,后又被欽賜舉人,授內閣中書。曾多次陪同皇帝下江南,對圣意頗為心領神會。他憑借自己對家鄉(xiāng)歷史、文化與地理的諳熟,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創(chuàng)作了反映當時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市井風情的《盛世滋生圖》。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完成了《盛世滋生圖》并進獻給乾隆皇帝,自書跋語說:“有感國家治化昌明,超軼三代……幅員之廣,生齒之繁,亙古未有?!笔菫椤皥D寫太平”,歌頌“帝治光昌”。
《姑蘇繁華圖》原作長1241厘米,是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兩倍以上,此畫將200多年前乾隆時期最為繁盛的蘇州城和江南的風物人情呈現在后世觀者的眼前。這里有山川、城郭、街巷、橋梁、河道、碼頭、寺院、廟壇、衙署、民居、店面;有舟楫、學塾、戲臺、招牌;還有婚娶、宴飲、雅集、授業(yè)、科考、出巡、演藝、田作、買賣、漁罟、造屋以及命相、測字、化緣等場面,是蘇州作為江南地區(qū)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真實再現。
《姑蘇繁華圖》將閶門作為重點加以描繪,并將這部分景致安排于圖卷接近尾聲的高潮位置。在沒有照相機的18世紀,《姑蘇繁華圖》非常可貴地為我們記錄下了閶門商業(yè)繁茂的景象。粗略計算,全幅畫有各色人物1.2萬余人,各色房屋建筑2140余棟,各種橋梁50余座,各種客貨船只400余只,各種商號招牌200余塊,完整地表現了氣勢宏偉的古城蘇州之風貌。
此畫紙本設色,以蘇州當時繁華景象為背景。雖不免有粉飾之處,但與歷史文獻相印,不失真實,是研究230年前“乾隆盛世”的重要資料,被譽為《清明上河圖》之后中國繪畫史上第二幅描繪城市景觀的紀實佳作,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F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一國寶級的歷史巨作,經數百載至今仍保存完整,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珍品,可與《清明上河圖》相媲美。其收藏價值不可估量,實乃無價之寶。
這幅作品曾經被著錄于《石渠寶笈續(xù)編》,一直保存于清宮,20世紀初被溥儀盜運出宮,輾轉運到長春的偽滿皇宮。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它被前蘇聯紅軍截獲,然后移交給東北博物館,即后來的遼寧省博物館收藏。20世紀80年代以后才得以出版。當時市場上出現了該作品的模擬版本,一藏家有幸得之。
此作品長425厘米,上千個人物和店鋪都被作者細致入微地用筆畫表現出來,無論在藝術價值還是在史料研究上都與《清明上河圖》不相上下。2013年就曾有蘇繡巨作《姑蘇繁華圖》在滬亮相,當時市場估價已經上億元。時至今日,現代各個材料版本的《姑蘇繁華圖》時常出現市場,其市場價值更是讓人驚嘆。
電話:400 8636 635 135 6409 1436
地址: 上海市黃浦區(qū)淮海中路98號金鐘廣場9樓
網站:www.heqi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