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峰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在城鎮(zhèn)化的推動下,建筑工程的發(fā)展也相當快速。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軟土地基,這樣的地基條件不利于工程建筑的建設,增加了工程建設的難度。為了保障建筑工程整體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一些地基加固處理技術,進行軟基處理。本文通過論述軟土工程的特點,針對具體工程的軟土條件,為建筑工程提出有針對性的軟基處理技術,確保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地基檢測
1、軟土工程的特點
軟土是淤泥和淤泥質土的總稱,外觀以灰色為主,主要是由淤泥沉積物及少量腐殖質所組成的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固結系數(shù)小、固結時間長、靈敏度高、透水性差、土層層狀分布復雜、各層之間物理力學性質相差較大等特點。這種軟土一般分布在內陸、平原以及沿海地區(qū)。
軟土地基工程的施工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所以只有加強其性質的研究,才能更好地規(guī)劃工程施工的技術實施和控制。軟土地基的觸變性特別明顯,當一個地區(qū)的軟土土質未被破壞時,還具有一定的固態(tài)特征。但一旦被破壞,就會呈現(xiàn)一種稀釋流動狀態(tài)。而且軟土土質具備很高的壓縮性,如果垂直面的壓力超過0.1 兆帕,軟土就會自動發(fā)生壓縮變形,這種情況增加了建筑物的沉降危險。
軟土地基的透水能力較差,甚至完全不透水,所以軟土地基中采用排水加固措施較為困難,導致建筑物的沉降形成一定的惡性循環(huán),沉降成為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而且,軟土土質的粗細顆粒分布不均勻,造成軟土的土質不佳,會影響建筑物的荷載情況,使同一水平面的受力能力不統(tǒng)一。
2、建筑工程中常見的軟基處理技術
2.1淺層軟基處理技術
2.1.1墊層法
通常用于地基填方較低的地段,要求在使用中軟基的沉降值不影響設計預期目的。設置墊層時,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砂或砂礫及灰土,也可用土工格柵、片石擠淤、砂礫墊層綜合使用處理。
2.1.2換填法
在地基施工中遇到含水量較高,軟弱層較淺,且易于挖除不適宜材料時,一般采取挖除換填法,包括受壓沉降較大,甚至出現(xiàn)變形的軟基和泥沼地帶。處理這種地基,開挖前要做好排水防護工作,將開挖出的不適宜材料運走或做處理,然后按要求分層回填,回填材料可視具體情況用砂、砂礫、灰土或其他適宜材料。
2.1.3排擠法
當遇到含水量高、壓縮性大的淤泥質粘土軟基以及水下軟基時,對這類軟基可采用排擠法來處理。排擠法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拋石排擠,另一種是爆炸排擠。
2.1.4表層排水法
對土質較好因含水量過大而導致的軟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開挖溝槽,排除地表水,同時降低地基表層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機械通行。為了發(fā)揮開挖出的溝槽在施工中達到盲溝的效果,應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礫或碎石。
2.2深層軟基處理技術
2.2.1擠密砂樁法
采用類似沉管灌注樁的機械和方法,通過沖擊和振動,把砂擠入土中而形成的。擠密砂樁的主要作用是將地基擠實排水固結,從而提高地基的整體抗剪強度與承載力,減少地基的沉降量和不均勻沉降。這種方法一般能較好地適用于砂性土,不適用于飽和的軟粘土地基處理。擠密砂樁用砂標準要求與袋裝砂井的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擠密砂樁也可使用砂和角礫的混合料,含泥量不得大于5%。
2.2.2振沖碎石樁法
碎石樁是一種與周圍土共同組成復合地基的樁體。碎石樁處理軟基過程就是用振沖器產生水平向振動,在高壓水流作用下邊振邊沖,在軟弱地基中成孔,再在孔內分批填入碎石料,這時振沖器邊振動邊上拔,使得碎石料振擠密實。碎石樁樁體是一種散粒體的粗顆粒料,它具有良好的排水通道,有利于地基土的排水固結。在軟基處理中,為了減少地基土的變形,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增強地基土的抗滑穩(wěn)定能力,采用碎石樁加固處理是較理想的方法之一。
2.2.3粉噴樁
粉噴樁是利用粉體噴射攪拌機械在鉆成孔后,借助壓縮空氣,將水泥粉等固體材料以霧狀噴入需加固的軟土中,經(jīng)原位攪拌、壓縮并吸收水分,產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形成整體性強、水穩(wěn)定性好、強度較高的樁體,與樁間土一起形成復合地基,從而提高強度。其特點是強度形成快、預壓時間短、地基沉降量小。粉噴樁加固軟基主要適用于高含水量、高壓縮性的淤泥、淤泥質粘土的處理。有關試驗表明,一般含水量大于35% 的軟基宜選用粉噴樁。
2.2.4混凝土樁
混凝土樁以低強度混凝土樁為豎向增強體所形成的復合地基。由于采用低強度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方法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地基沉降,能處理粘性土、粉砂土及淤泥質土等各種土性地基,適用的基礎形式也多樣,近年來在一般民用住宅、高層建筑、堆場等土木工程地基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2.5深層攪拌
利用水泥或石灰等其它材料作為固化劑的主劑,通過特別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利用固化劑和軟土之間所產生的一系列物理一化學反應,形成堅硬拌和柱體,與原土層一起起到復合地基的作用。其優(yōu)點是:能有效減少總沉降量、地基加固后無附加荷載、能適用于高含水量地基等;但造價較高且施工質量難以檢測,在設計時,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jù)不同的地質條件和荷載條件調整配合比、置換率、樁長等,以滿足承載力及沉降的要求。
3、軟基檢測
換填質量檢測包括:分層施工質量檢查和工程質量驗收,主要是檢驗墊層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的密實度。墊層的分層施工質量檢測可采用環(huán)刀壓入、灌砂法等。換填結束后,可按工程的要求進行工程質量驗收,驗收方式可通過荷載試驗或者靜力觸探試驗等。
樁體質量檢測方法主要有載荷試驗、靜(動)力觸探試驗以及波速試驗等,載荷試驗主要檢驗復合地基的承載能力,靜(動)力觸探試驗主要檢驗樁間土的加固效果,波速法主要是通過測定地基處理前后基地中波速的變化來判斷處理的效果。靜力觸探主要功能是評價地基處理前后土的容許承載力,但不適用于大塊碎石類地層和基巖。動力觸探是一種較為粗略的定性方法。
強夯等表層處理的檢測方法分為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原位測試可采用靜(動)力觸探、旁壓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以及平板載荷試驗等等,質量檢驗的數(shù)量應根據(jù)場地條件和公路等級確定。
深層攪拌法的質量檢測方法包括取樣檢驗、現(xiàn)場載荷試驗、開挖檢驗等多種檢測手段。在施工期間應及時檢查施工記錄,確保工程質量。
4、結束語
軟基處理一直是工程建設中的技術難題,每一種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均有其針對性、適用范圍以及局限性,必須根據(jù)具體條件選擇符合設計要求的軟基處理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處理效果。對能達到處理效果的方法進行使用階段技術可靠性、施工難易程度、工程造價、工期、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等方面的綜合評比,確定最合理的軟基處理方案。今后我們要在施工過程中認真總結經(jīng)驗,不斷摸索出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法,這是我們作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建設人員責無旁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院李福軍,高洪亮。建筑工程軟基施工技術探究[J].世界家苑,(11)
[2]蔡洪火,龔飛,趙宇劍。淺談建筑工程軟基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2(12)
[3]王金梅。建筑工程軟基施工技術初探[J].中華民居,2012(7)
[4]黃永忠。淺談公路軟基施工技術與管理[J].廣東建材,(6)
[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