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躍
1種公羊
1.1非配種期
種公羊在這個階段的飼養(yǎng),主要是確保其恢復體況和保持種用體況良好。完成配種后,種公羊的體況一般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降低。種公羊剛結束配種的1~2個月內,飼喂的日糧基本上與配種期保持一致,但需要對日糧組成進行適當?shù)恼{整,提高日糧中青綠多汁飼料或優(yōu)質青干草所占的比例,并考慮種公羊恢復體況的具體情況,逐漸過渡到飼喂專門的非配種期日糧,從而促使種公羊盡快恢復良好體況。基本上來說,種公羊在非配種期消耗的體能較少,所要求的營養(yǎng)水平不高,比正常飼養(yǎng)標準稍高一些即可滿足其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種公羊一般每天進行4~6小時的放牧,每只每天可補喂1.5~2kg青干草,或者喂0.5~1kg混合精料。
1.2配種期
種公羊在這個階段的營養(yǎng)和體力均消耗很大,此時既要進行良好的放牧,還要補飼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混合精料和優(yōu)質干草。種公羊飼喂的日糧要多樣化,即選取多種品質優(yōu)良的類型,且公羊喜食,必須確保含有全面豐富的營養(yǎng)。每頭種公羊在配種期一般每天補飼1~1.5kg混合精料,自由采食青干草,15~20g食鹽,10g骨粉,采取飼喂多次,即做到少給勤添。如果種公羊在該階段進行次數(shù)較多的采精,可增加飼喂脫脂乳1~2kg或雞蛋2~3個。種公羊在加強補飼的同時還要適量增加運動,進行適當運動能夠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加速,使其體質增強,這是種公羊在此期管理的重要內容,主要是由于關系到體質強弱和精液質量。種公羊一般每天進行2小時左右的驅趕運動。運動時要將自由行走和快步驅趕交替進行,快步驅趕的速度控制在使其體表皮膚發(fā)熱而不會急促喘氣,運動量控制在平均每天1小時。
2種母羊
2.1空懷期
種母羊在這個階段的飼養(yǎng)主要是抓膘復壯,確保其恢復體況,且達到中等以上的水平,為之后配種奠定良好基礎。這是由于種母羊體況恢復程度直接與其受胎率有關,當母羊體況恢復較好時,第一情期受胎率能夠達到80%~85%;當體況恢復較差時,受胎率只能達到60%~75%。種母羊日糧干物質一般是其體重的2.5%左右,并在配種前1~1.5個月加強母羊放牧,采取突擊抓膘,對于膘情較差的一些母羊可進行短期優(yōu)飼。對于以舍飼為主的種母羊,要根據(jù)母羊體格大、中、小以及體質強、弱進行分群隔欄飼養(yǎng),確保其都能夠均勻采食充足的草料,為抓膘復壯和配種妊娠儲備足夠的營養(yǎng),促使其能夠正常發(fā)情。對于完全進行舍飼的種母羊,要飼喂品質優(yōu)良的牧草,供給充足飲水,定期飼喂適量的食鹽等措施進行抓膘。除飼喂青干草外,每天還要飼喂0.2~0.4kg混合精料,促使母羊上膘發(fā)情,能夠及時進行配種。母羊在空懷期管理方面的重點是做好發(fā)情鑒定,并適時進行配種。
2.2妊娠期
妊娠前期,種母羊飼養(yǎng)主要是使其保持處于配種時的體況。在青草季節(jié),通過放牧基本上就能夠滿足母羊所需的營養(yǎng),不需要進行補飼;在枯草期,僅采取放牧不能使母羊吃飽,因此要適當補喂一些野干草、秸稈即可,這是由于其在該階段具有較強的消化粗飼料的能力。當母羊膘情較差時,要在正常所需營養(yǎng)水平基礎上再提高20%~30%。與空懷期相比,母羊妊娠后期日糧中含有的能量水平要提高30%~40%,蛋白質提高40%~60%,鈣、磷提高1~2倍,維生素提高2倍。因此,種母羊不僅要采取放牧,每天還要補喂1.5kg青貯飼料,1.0~1.5kg干草,0.45kg精料,根據(jù)日糧情況確定維生素及礦物質的補充量。種母羊在妊娠后期盡可能少喂或不喂酸度較高的飼料,如青貯料等,防止影響鈣的吸收。母羊產前大約一個月,要適當限制粗飼料的喂量,盡量飼喂優(yōu)質、易消化的飼料,如青綠多汁飼料或者微貯、鹽化、氮化的秸稈,精料中適量多添加一些麩皮,有助于通腸利便。產前1星期,母羊夜間要在待產圈中由專人進行飼養(yǎng)和護理。產前2~3天,如果母羊體質狀況良好,乳房明顯膨脹變大,且腹下發(fā)生水腫,飼料喂量要減少1/3~1/2,避免其在分娩初期泌乳量過多或乳汁過濃而導致母羊回乳、乳房炎和羔羊消化不良而發(fā)生下痢。
2.3哺乳期
哺乳前期,指分娩后的前2個月,這個階段的飼養(yǎng)管理與妊娠后期的飼養(yǎng)管理同樣重要。為確保母羊產后泌乳量保持在較高水平,夏季要充分供給母羊充足的青草,冬季要飼喂優(yōu)質的青干草以及各種樹葉等。同時,哺乳母羊還要加強補飼,補飼量一般根據(jù)母羊的體況以及母羊哺乳羔羊的數(shù)量來確定。通常每只哺乳母羊每天補飼0.5~1kg精料,10~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