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并不是所有站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要看這頭豬是否做好了準備?!笔前?,你說你是匹凸匹,你怎么證明你是匹凸匹呢?
是啊,賣房要開單身證明,找工作要開“品行端正”證明,兌換殘幣要開“撕錢”證明,創(chuàng)業(yè)要開“不擾民”證明,自愿引產要開“社區(qū)同意”證明……如今,就連“你媽是不是你媽”都要開證明了,還有什么是不需要被證明的?
與“你媽是你媽”事件相比,曾經的那些證明是真的弱爆了!這讓人在憤懣的同時,也不免感到可笑。連“親媽”都要開證明了,這個世界還有什么是可信的?
從表面上看,有的證明好像是有那么一點點道理,但是有的真的是屬于沒事找事型,讓人不僅覺得智商受到了侮辱,就連基本的常識都受到了挑戰(zhàn)。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此種現(xiàn)象的產生呢?是誠信?還是權利?亦或是利益?
以前,父母的財產決定給誰,口頭表態(tài)或者兄弟姐妹間通報一下基本就是約定俗成了。但是現(xiàn)在,因財產分割問題造成兄弟姐妹間反目成仇的事屢屢發(fā)生,哪怕父母早已立成字據(jù)寫成遺囑,依舊還有反復糾纏不罷休的。
在房產新規(guī)未實施之前,有已婚且名下已有一套房產的人士,為了在添置第二套房時少付點錢,便醞釀“假離婚”,以求鉆政策空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機構或者單位為了避免蹚渾水,惹麻煩,也就開始要求各種“開證明”。你可以說這一個個證明是辦事部門的“免責金牌”,但他們的動機無非是為了規(guī)避風險。當出現(xiàn)了問題后,都推給辦證部門也不公平。
比如,某人想要從銀行里取走已過世人賬戶上的錢,如若不證明其親屬關系,不證明其繼承的問題,銀行盲目放行,出了問題怎么辦?畢竟現(xiàn)在的社會,因個人信息泄露而致使詐騙橫行,拍胸脯打包票根本不能保證什么,最后出現(xiàn)問題要承擔責任的還是銀行。它不要證明,怎么消除顧慮呢?
但是如今造成的問題是,機構或單位成功地通過各種證明將自己的風險降到了最低,但普通大眾卻增加了巨大的負擔。因為即便你跑折了腿,有些證明還是沒有辦法開。像什么證明“你媽是你媽,你老婆是你老婆”,相對來說還是容易的。以后,萬一需要你來證明“你爺爺是你爺爺,你兄弟是你兄弟”時,那才叫欲哭無淚呢!
你買了麥當勞的炸雞,可以向他要炸雞來源的證明,然后要養(yǎng)雞飼料的證明,甚至還可以要求看檢疫證明。對于麥當勞來說,這種行為肯定是無理取鬧??墒窃谑称钒踩l頻出現(xiàn)問題的時代,你以身體健康為名來做此要求,還真是“義正言辭”的。
但是,如此下去,對于很多人來說,那就有了開不完的“證明”。當社會陷入到“證明”的怪圈里,大家都為“一紙證明”而煞費苦心、焦頭爛額時,的確讓人驚駭!
是什么原因讓奇葩證明招搖于世呢?其實,歸根結底源于誠信的缺失吧。人與人之間,人與機構或者企業(yè)之間,沒有了原始的信任,就想到通過文字的形式做個書面保證,以此尋求心理上的安全感。
但是,殊不知,有些問題并不是通過“證明”就可以解決的。如果解決問題的方式,要建立在增加負擔和壓力之上,那么,當惡性循環(huán)泛濫到一定極限形成一種“死結”時,又該如何去解呢?
本來非常簡單的事情,就這樣被復雜化,不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嗎?那么,與其這樣,不如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每個人都多一點權利和責任的意識,多做一點合法的事,學會用合乎法律規(guī)范的形式明確責權利?;蛟S,未來被證明牽著鼻子走的事就能少一點。
正所謂“人艱不拆”,多一點信任,很多人可能就會被“解放”,何樂而不為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