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范 杜 喆 杜惠蓮 陶 凱
(沈陽醫(y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腸道桿菌抑菌活性的測定
曹桂范 杜 喆 杜惠蓮 陶 凱
(沈陽醫(y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目的 探討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腸道桿菌的抑菌活性,以期為防治腸道桿菌的感染提供試驗依據(jù)。方法 測定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供試菌的抑菌圈直徑和最低抑菌濃度。結果 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供試菌的抑菌圈分別為,大腸埃希菌:19.17 mm;乙型副傷寒沙門菌:18.06 mm;宋內(nèi)志賀菌:22.84 mm;變形桿菌:18.78 mm。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供試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大腸埃希菌:25 mg/mL,乙型副傷寒沙門菌、宋內(nèi)志賀菌、變形桿菌:均為12.5 mg/mL。結論 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腸道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對宋內(nèi)志賀菌的抑菌作用顯著,對大腸埃希菌的抑菌作用相對較弱。
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腸道桿菌;抑菌活性
1.1 材料、儀器
1.1.1 材料:北五味子果實由大梨樹特色種植區(qū)生產(chǎn),經(jīng)鑒定為北五味子,陰干后密封置于4 ℃保存?zhèn)溆谩?/p>
1.1.2 菌種: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乙型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宋內(nèi)志賀菌(Shigella sonnei )、變形桿菌(Proteus vulgaris)。以上菌種,由沈陽醫(y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1.3 培養(yǎng)基: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yǎng)基,121 ℃滅菌30 min。
1.1.4 主要儀器:BS-224S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HH-11·500
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廈門醫(yī)療電子儀器廠;YXQ602型電熱式高壓滅菌器,山東新華醫(yī)療器械廠; SW-CJ-IF型無菌超凈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
1.1.5 主要試劑:乙醇(分析純)、氯化鈉(分析純),均為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牛肉浸膏、蛋白胨和瓊脂粉,均為廣東環(huán)凱微生物科技公司。
1.2 方法
1.2.1 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制備:將自然干燥的北五味子果實粉碎后過60目篩,稱取粉末10 g,用70%乙醇和蒸餾水進行80 ℃水浴,料液比為1∶15(mL/g),浸提4 h[4-5]。將浸出液濃縮定容到10 mL,得1 mL相當于1 g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試樣,提取物經(jīng)濾膜除菌,4 ℃貯存?zhèn)溆?。以不加北五味子的提取劑于相同條件下提取和處理,即陰性對照。
1.2.2 菌懸液的制備:將各種試驗菌活化,在無菌條件下,分別挑取每種菌的菌苔,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制成濃度為108CFU/mL的菌懸液,備用。
1.2.3 抑菌活性測定:采用平板打孔藥敏法[6],將已滅菌的培養(yǎng)基冷卻至50 ℃,接入108 CFU/mL的供試菌菌懸液,接種量1%。搖勻后倒入平板中,培養(yǎng)基厚度為5~6 mm。置于37 ℃恒溫培養(yǎng)箱中,30 min后取出,干燥瓊脂表面,備用。用無菌打孔器在培養(yǎng)基上均勻打出四個直徑為6 mm的圓孔,將倍比稀釋的北五味子乙醇提取液用移液槍注入各孔,每孔為0.1 mL。在37 ℃下培養(yǎng)24 h后,測定抑菌圈直徑,比較抑菌效果,重復3次。同時作陰性對照及空白對照。
1.2.4 最低抑菌濃度(MIC)測定:倍比稀釋的北五味子提取物,分別與滅菌后降至50 ℃的培養(yǎng)基充分混勻后倒平板[7-8]。提取物最終濃度分別為50~0.39 mg/mL 8個梯度。待培養(yǎng)基冷卻后,用移液槍吸取濃度為108CFU/mL的供試菌液 50 μL于平板上均勻涂布,每個樣液濃度3個重復,并做陰性對照及空白對照。上述培養(yǎng)基在37 ℃溫度下培養(yǎng)24 h,觀察菌落的生長情況,無菌落生長的培養(yǎng)基的最低提取物濃度,即為最低抑菌濃度(MIC)。
2.1 北五味子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北五味子丙酮提取物對供試菌的抑菌圈直徑(mm)
2.2 最低抑菌濃度(MIC)測定:從表2可知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大腸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為25 mg/mL,對乙型副傷寒沙門菌、宋內(nèi)志賀菌、變形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均為12.5 mg/mL。
在臨床上,腸道桿菌主要引起腸道感染,特別是致病性大腸埃希菌、志賀菌、傷寒沙門菌引起的感染往往發(fā)病急,傳染性強。針對腸道桿菌感染的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可是抗生素治療往往會改變腸道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導致作為人體腸道正常菌群的大腸埃希菌被大量殺死,從而發(fā)生菌群失調癥。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腸道桿菌的殺菌作用雖然不及抗生素,但其對大腸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相對較高,不會破壞腸道的菌群平衡,從而避免菌群失調癥的發(fā)生。應用北五味子提取物對腸道桿菌的感染(特別是志賀菌的感染)進行治療,是一種對抗生素治療起輔助作用的有效治療手段。
表2 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濃度(MIC)
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腸道桿菌的感染也十分重要。北五味子提取物中的有效抑菌成分經(jīng)過進一步分離純化后,可以應用于食品防腐領域,發(fā)揮其對腸道桿菌的抑菌作用,從而預防腸道桿菌感染的臨床疾病。
北五味子提取物的分離純化的工藝流程還需進一步完善,北五味子中具體的抑菌成分及其最佳的抑菌濃度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期待北五味子在防治腸道桿菌感染的方面發(fā)揮其重要臨床價值。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李國成,邱凱峰,劉恩桂,等.北五味子藤莖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藥材,2006,29(10):1045-1047.
[3] 劉麗,趙春蘇.五味子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進展[J].仲愷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1,24(3):63-66.
[4] 宋小妹,曹林林,董彬彬.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研究[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03(5):74-75.
[5] 王亞萍,黃天芳.五味子甲素提取工藝及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J].孝感學院學報,2007,27(6):23-27.
[6] 馬永全,于新,黃雪蓮,等.南五味子提取物的抗菌及抗氧化作用[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0,36(6):45-48.
[7] 李斌,孟憲軍.北五味子乙素清除自由基及體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學:基礎研究2011,32(05):79-82.
[8] 張銳利,包東東.不同提取方法對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24):13177-13179.
R282.710.5
B
1671-8194(2015)15-0059-02北五味子是產(chǎn)自東北三省的名貴中藥材,具有益氣、斂肺、生津、止渴、斂汗、壯陽、補腎等功能[1-2]。在高溫、潮濕的條件下,中藥材的保存一直受到霉爛變質等難題的困擾,而北五味子在這樣的條件下,存放數(shù)年卻不出現(xiàn)霉變形象,由此推斷北五味子還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3]。然而,關于北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殺菌活性的報道還相對較少,本試驗研究了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腸道桿菌的抑菌活性,旨在進一步開發(fā)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