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英 李雯 王超群
孟魯司特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免疫狀態(tài)的影響
丁曉英李雯王超群
目的 探討分析孟魯司特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免疫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 將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5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支氣管哮喘治療組)和觀察組(常規(guī)支氣管哮喘治療加孟魯司特組),每組各27例,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4周、8周的細胞免疫及Th1/Th2指標分別進行檢測及比較。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2周、4周及8周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及Th1/Th2指標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治療后2周、4周及8周的檢測水平均好于本組治療前的檢測水平(P<0.05)。結論 孟魯司特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免疫狀態(tài)的影響較大,為疾病的治療及控制奠定了基礎。
孟魯司特 支氣管哮喘 免疫狀態(tài)
支氣管哮喘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其作為呼吸道常見病,臨床對于本病的治療及其他方面研究較多,而對于本病的治療主要為控制其急性發(fā)作,研究顯示,免疫狀態(tài)較差是此類患者的重要表現,而此與本病急性發(fā)作等密切相關,故要達到較好地控制疾病的目的[1,2],對于此類患者進行免疫狀態(tài)的改善是必要的前提與基礎。作者就孟魯司特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免疫狀態(tài)的影響進行觀察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5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支氣管哮喘治療組)和觀察組(常規(guī)支氣管哮喘治療加孟魯司特組),各27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0例;年齡21~71歲,平均(44.6±7.0)歲。病程1.2~13.5年,平均(7.5±1.2)年。嚴重程度:輕度7例、中度15例、重度5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1例;年齡20~72歲,平均(44.8±6.8)歲。病程1.1~14.0年,平均病程(7.6±1.1)年。嚴重程度:輕度7例、中度15例、重度5例。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治療方法:對照組以常規(guī)的支氣管哮喘治療方式進行干預,主要給予患者抗支氣管痙攣及抗炎等治療,另給予其他對癥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予口服孟魯司特進行治療,10mg/次,每晚1次,連續(xù)8周。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4周、8周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及Th1/Th2指標分別進行檢測及比較。(2)檢測指標與方法:體液免疫指標包括IgE、IgG、C3及C4,細胞免疫指標包括及CD8+,Th1/Th2指標為IL-及,體液免疫指標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細胞免疫指標采用流式細胞儀進行檢測,Th1/Th2指標則以對應指標的酶聯免疫法試劑盒進行定量檢測。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5.0數據處理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液免疫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液免疫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液免疫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IgE(U/ml)IgG(g/L)C3(g/L)C4(g/L)觀察組(n=24)治療前282.60±25.616.57±1.080.83±0.050.21±0.04治療后2周179.46±16.80*10.46±1.25*1.19±0.12*0.41±0.06*治療后4周123.97±14.68*11.42±1.31*1.30±0.14*0.46±0.07*治療后8周101.61±12.56*12.15±1.35*1.40±0.16*0.48±0.08*對照組(n=27)治療前282.56±25.656.56±1.100.82±0.060.22±0.03治療后2周220.54±22.647.68±1.170.88±0.080.25±0.04治療后4周178.50±16.438.29±1.201.01±0.100.30±0.05治療后8周139.91±15.249.07±1.231.11±0.110.32±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細胞免疫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細胞免疫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細胞免疫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
組別CD3+CD4+CD3+CD4+CD8+觀察組(n=24)治療前57.70±5.5730.25±2.643.41±0.4231.25±2.91治療后2周63.83±6.91*35.14±3.15*6.36±0.60*25.94±2.57*治療后4周65.90±7.38*36.60±3.28*7.60±0.78*23.49±2.45*治療后8周67.87±7.66*38.56±3.46*7.95±0.84*22.50±2.21*對照組(n=27)治療前57.67±5.6030.23±2.663.40±0.4531.23±2.93治療后2周58.84±5.9732.03±2.804.15±0.5030.25±2.84治療后4周60.26±6.4633.11±3.044.42±0.5727.84±2.70治療后8周62.95±6.8434.37±3.105.66±0.5926.33±2.60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Th1/Th2指標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Th1/Th2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Th1/Th2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
組別IL-10(pg/ml)IFN-γ(μg/ml)IL-6(pg/ml)TNF-β(ng/L)觀察組(n=24)治療前27.60±3.204.26±0.4917.66±2.12253.65±25.62治療后2周21.05±2.39*8.79±1.13*9.48±1.25*178.98±18.40*治療后4周17.14±2.24*10.26±1.34*7.27±0.90*141.57±15.59*治療后8周15.25±2.10*11.51±1.48*5.65±0.64*112.68±13.67*對照組(n=27)治療前27.59±3.234.24±0.5117.64±2.15253.63±25.64治療后2周25.85±3.045.34±0.7515.67±1.87229.64±23.17治療后4周22.95±2.547.15±1.0213.02±1.44195.07±19.97治療后8周20.10±2.288.35±1.108.98±1.19162.53±17.19
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危害較大,尤其是急性發(fā)作期對患者生存狀態(tài)的危害,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等,因此臨床對于支氣管哮喘尤其是急性發(fā)作的控制需求較高,而要達到較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對于患者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較多機體相關指標的改善則是重要的條件[3,4]。另外,臨床研究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免疫狀態(tài)處于相對較差的情況,其中細胞免疫及Th1/ Th2指標均是表現較為突出的免疫指標,故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重視對上述免疫指標的調節(jié)[5,6],以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孟魯司特是近年來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應用率較高的一類藥物,關于本藥在控制本病急性發(fā)作中的效果較受肯定,但是對于其在改善患者細胞免疫及Th1/Th2指標等方面的研究極為缺乏[7,8],故此方面的探討價值較高。
本文就孟魯司特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免疫狀態(tài)的影響進行觀察,并與未使用本藥者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孟魯司特在改善患者的細胞免疫及Th1/Th2中的效果較好,表現為使用本藥治療后2周、4周及8周上述免疫指標均呈現較大幅度的改善,且上述指標持續(xù)改善,說明其在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免疫狀態(tài)中的效果突出。分析原因,作者認為孟魯司特對于呼吸道黏膜的炎性應激及高反應性控制有關,而這對于疾病導致的免疫應激氣道有較大的影響作用[9],因此免疫狀態(tài)得到有效改善,另外,孟魯司特對于氣道的嗜酸性粒細胞有較佳的調控作用,而這又對機體的整體免疫應激狀態(tài)進行了最為直接有效的調節(jié),并且其對機體的炎性介質亦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因此與之相關的免疫蛋白等指標含量得到有效改善,免疫狀態(tài)亦因此受到良好影響。
1 劉艷麗,林榮軍,肖翠林.支氣管哮喘病兒血清IL-17、IgE與EOS計數變化及意義.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4,50(2):115~117.
2 楊興嫕,史鎖芳,李萍,等.平哮顆粒對哮喘大鼠體液免疫、Th17免疫應答的影響.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3):404~406.
3 許婷.孟魯司特聯合普米克令舒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細胞免疫、血清IgE及痰液嗜酸性粒細胞的影響研究.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 12(8):9~10.
4 蔡旭俊.玉屏風顆粒對支氣管哮喘患兒Th1/Th2免疫平衡的影響.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4,41(5):9~11.
5 Palaga T.Two tales of the polarizing immune responses: Th1-mediated host-microbe interaction in tuberculosis vs. Th2-driven childhood asthma. Asian Pac J Allergy Immunol,2014,32(2):101~102.
6 薛濤.Th1/Th2型細胞因子及免疫狀態(tài)在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前后的變化.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3):81~83.
7 查勝年.舒利迭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紅細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影響的研究.醫(yī)學綜述,2013,19(12):2238~2240.
8 王石磊,邢麗華.支氣管哮喘診斷與治療進展.國際呼吸雜志,2013,33(7):539~542.
9 Wang SL,Xing LH. 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piration,2013,33(7):539~542.
322000 浙江省義烏市中醫(yī)院內科(丁曉英)
310009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呼吸內科(李雯)
322000 義烏 中國人民解放軍91867部隊醫(yī)院內科(王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