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嵐++黃廷艷
著墨、揮毫,長達(dá)12米的《千里江山圖》是古代名畫家王希孟畫出的古代山水最長篇。誠然,有如此畫作必然大自然中也有如此長篇美景。而烏江畫廊就是這樣一幅超長的山水畫卷,取色于自然,養(yǎng)成于天地,靈氣逼人。泛舟烏江畫廊,移步易景,“山似斧劈、水如碧玉、虬枝盤旋、水鳥嬉翔”,還有奇山、怪石、碧水、險灘、古鎮(zhèn)、廊橋、纖道、懸葬點(diǎn)綴其中,這恰是大詩人王維贊過的“舟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游”!
提到烏江畫廊,不得不先說說阿依河。阿依河是烏江支流河段上一條神奇而美麗的風(fēng)景線,與烏江百里畫廊精華景區(qū)相依偎。這條河段,匯集了峽谷、叢林、溪澗、湖、險灘、古寨、溶洞等眾多的天然景觀,對于探險、游船、垂釣、漂流以及賞林,是再適合不過!
阿依河的第一個景點(diǎn)是青龍谷,谷深148米,從山上往下看,它形如一條青龍盤踞在兩山峭壁之間,走入峽谷,谷內(nèi)遮天蔽日、水聲潺潺,時而有水珠飛瀑從高高的懸崖上跌落。峽谷中有一段黑洞,是探險愛好者的最愛,洞長1000米,伸手不見五指,需乘船穿行,走出洞后,兩邊懸崖幾乎合攏,形成“一線天”,如果在中午12點(diǎn)15分抵達(dá),又幸好有陽光照入,你將會看到一縷陽光與霧氣共同幻化成的神奇簾幕!
夏天的阿依河七里塘是綠色的童話世界,到了秋天,兩岸的山林稍微轉(zhuǎn)了顏色,一些樹木褪成了金黃色、橘紅色,湖水則從夏天的翡翠綠變成了透亮的湖綠色,秋天的柔媚躍然而出。竹筏從低垂入水的竹林后劃了出來,苗家妹子的山歌響徹山谷、清亮動人!
9月到10月初漂流還在進(jìn)行,人們撐著橡皮艇在曲折蜿蜒的河流中拼搏,穿過長灘、新灘以及石板灘等,在與險灘的拼搏中感受速度與激情,在與朋友家人的同舟共濟(jì)中獲得情感的升溫。
當(dāng)然還有全長1590千米青龍洞,將為你展現(xiàn)一個猶如電影阿凡達(dá)星球般的魔幻時空。
清秀如詩的阿依河款款流向?yàn)踅瑸踅嫱蝗粚掗?,兩岸風(fēng)光一改小家碧玉的溫婉端莊,目光所及處是千仞峭壁、青瓦古鎮(zhèn)、密林如海,以及鷗鷺紛飛。
位于烏江左岸的萬足古鎮(zhèn)共擁有三百多年歷史。1659年,江西人蕭芳政在萬足古鎮(zhèn)創(chuàng)建了“蕭源順”漆號,后古鎮(zhèn)上相繼開設(shè)了10多家漆號,使得古鎮(zhèn)經(jīng)貿(mào)繁榮,日進(jìn)斗金,也贏得了“金萬足”的美稱。
而我們就要從這“金萬足”的碼頭上登船,這里有仿古畫舫和舒適時尚的游艇可供選擇。眼看時日尚早,特意選了慢一點(diǎn)的飛檐畫舫,三層高的畫舫用原木作扶欄,層層遞進(jìn),留出了開闊的觀景空間。
船行碧波上,江風(fēng)徐徐,憑欄遠(yuǎn)眺,青山隱隱,好一幅山水畫卷!此刻雖然已到10點(diǎn)左右,但天光散漫,江上云霧游走,如斯美景,恰如桃源,如煙似夢,若隱若現(xiàn),美得不像真實(shí)。
畫舫依舊不疾不徐地朝山水畫卷駛?cè)?,而山水畫卷卻像是隨云霧變幻若即若離。觀山望水,迎著江風(fēng),洗盡了來自城市的喧囂繁蕪,可任思緒蔓延。碧波漫漫,在這條古航道上,是否也曾船行如織,往來熙熙?那一艘艘商船來自哪里,又將駛向何方?會不會也有滿載漆器的商船從這里出發(fā),承載了萬足平民百姓生存的重托?
入畫觀景,水墨畫廊
直到有一縷江風(fēng)中帶了濃重得似乎化不開的水汽,才知道破開了第一層水霧,這才算是真正入到了烏江畫廊之中。此時距兩岸青山更近,兩岸青山對峙,云霧在山間纏綿。不曾想,此時天光微暗,青山黛色恰似潑墨,云霧游走便如揮毫,水墨畫卷在此時愈加舒展。
船上的土家小伙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沿江而過的風(fēng)景。形似啞鈴的馬蜂峽,全長約8公里,山中藏有峽谷、平湖。在很早以前,峽谷內(nèi)因洞穴密布,周圍布滿了馬蜂窩,所以將這段峽谷取名為馬蜂峽。
隨時間推移,天光漸起,周遭彌漫的云霧散去,只見一片裸石闖入眼里。直到云霧散盡,這片裸石方顯現(xiàn)出完整的形態(tài),卻是一只翹首而望的神龜。舊時天險烏江,灘陡浪急。曾有人形容是“走遍天下路,難行烏江渡。隔岸能答言,相逢在何年”。而這只神龜可為來往的船只引領(lǐng)航向,守護(hù)渡江人。
烏江百里畫廊中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峽谷,是龍門峽。以前龍門峽是彭水至酉陽官道的必經(jīng)之地,峽內(nèi)峰巒疊起,翠竹滿山。此處山嶺地處武陵山脈,大腳菌生長其中。大腳菌素有“菌類之王”的美譽(y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價值極高。多長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青崗樹林中,每年只長一季,是武陵山脈特產(chǎn)。在當(dāng)?shù)赜幸惶厣司褪谴竽_菌燉雞,滋味鮮美。
行在船上,聽著當(dāng)?shù)匕⒏纭⒚脗冎v當(dāng)?shù)氐纳脚c樹、峽與城的傳說,本是水墨黛色的烏江畫卷在這些故事里漸漸豐富了色彩。通過這些傳說,我可以想象在更為久遠(yuǎn)的時期,這里的巴人用辛勤與智慧修建了蠻王洞;懸葬是東漢時期南方神秘民族僰人的特有風(fēng)俗;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馬鞍城里南宋金頭和尚舉起起義大旗;另有巴人纖道歷史久遠(yuǎn),至今似乎還能聽到纖夫之歌在峽谷回蕩;而“驚濤拍岸”、“竹零詩龕”等文化遺跡,頗具研究價值,也生長其中。
烏江百里畫廊民族風(fēng)情異彩紛呈,土家族聚居其中,這里有傳承多年的擺手舞,它也是西蘭卡普、蠟染的搖籃。古老的土家族背嫁哭嫁,獨(dú)特的苞谷燈戲、陽戲,還有民間青年男女表達(dá)愛情的“木葉情歌”,眾多的民間手工藝品,組成了當(dāng)?shù)鬲?dú)具魅力的民族風(fēng)情。一路游烏江,心隨景動,景隨人盛。
畫舫沿烏江畫廊順流而下,緩緩靠近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龔灘古鎮(zhèn),如同靠近一段被時光細(xì)細(xì)雕琢的古老往事,規(guī)模龐大的吊腳樓群沿江而建、依山就勢,極富層次感。
大青磚、小青瓦、穿斗墻、長板門,還有斑駁的吊腳樓、殘破的風(fēng)火墻、描紅繪金的古寺穿插在古鎮(zhèn)中,這似乎是一個生于明清時期的古舊的夢,在此時與我不期而遇。
暮色降臨,預(yù)定的仁義酒店屹立在古鎮(zhèn)最顯眼處,晴空素瓦、飛檐高翹,踞于高處。爬上了陡直的石梯,終于到了酒店。280度的露臺,此時正可觀日落江景?;氐礁蓛粽麧嵉姆块g,透過窗,可以看到古樸的小青瓦層層疊疊鋪展開去,而落日在青瓦上灑滿了柔色余暉,鱗次櫛比,色彩迷離。
雄奇險秀的河谷溝壑,鬼斧神工的懸崖絕壁,桀驁不馴的烏江,點(diǎn)綴在秀美的烏江百里畫廊,烏江百里畫廊是一顆璞玉,即便未曾雕琢,它亦璀璨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