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青鋒 鄭新疆 張靜 管利軍 徐宇強 朱曉平
摘要:采用噴施化學打頂劑和人工打頂方式對棉花進行打頂,比較不同打頂方式對棉花植株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化學打頂劑打頂時,棉花的株高、果枝數、現蕾數、開花數和結鈴數高于人工打頂,單鈴質量、衣分、籽棉和皮棉產量與人工打頂相當;使用化學打頂方式,棉花有增產潛力。
關鍵詞:化學打頂;棉花;生長發(fā)育;產量
中圖分類號:S562.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5-0072-0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獨特的自然條件及生態(tài)條件適宜棉花的生長。打頂是棉花栽培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其相關研究一直備受關注。目前,新疆兵團棉區(qū)機械化管理已達到較高水平,但棉花打頂仍無法擺脫手工操作。近幾年,由于勞動力資源緊缺、用工成本上漲過快,棉花打頂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或打頂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嚴重制約了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實現。機械打頂對棉株蕾鈴造成一定的機械損傷,降低了棉花的吐絮效率,影響棉花產量的形成。
化學打頂是利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強制延緩或抑制棉花頂尖的生長,控制棉花的無限生長,從而達到類似人工打頂的調節(jié)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目的。李新裕等在長絨棉上開展噴施植物生長延緩劑縮節(jié)胺來取代人工打頂試驗;李雪等研究辛酸甲酯、癸酸甲酯和6-BA對棉花打頂的影響,但效果不明顯;趙強等研究含有縮節(jié)胺、緩釋劑和助劑的化學打頂劑,在南疆棉花生產應用中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在東疆地區(qū)還沒有開展棉花化學打頂方面的研究。本試驗通過棉花葉面噴施不同化學打頂劑,研究東疆墾區(qū)化學打頂劑對棉花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為棉花生產上推廣化學打頂技術提供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于2013年4-10月在新疆兵團第十三師農業(yè)科學院所進行,選取東疆棉花主栽品種大鈴148為供試材料,4月22日播種,種植密度21.6萬株/hm2,采用2m超寬膜栽培,一膜6行,株行距為12.5cm×60cm。試驗田土壤為沙壤土,前茬為棉花,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0.7g/kg,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75.16、37.15、249.63mg/kg?;瘜W打頂劑禾田???,主要成分為25%氟節(jié)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化學打頂劑東立信水乳劑,主要成分包括甲哌鎓、緩釋劑、助劑等,新疆金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1.2方法
1.2.1試驗設計化學打頂劑禾田??稍诿藁ㄈ谑褂?次,東立信全生育使用1次,用背負式噴霧器噴施。試驗共設9個處理:A1B1C1-6月15日和7月5日各噴施1.2、1.8kg/hm2禾田???次;A2B1C1-6月15日和7月5日各噴施1.5、2.1kG/hm2禾田福可1次;A1B2C1-6月20日和7月10日各噴施1.2、1.8kg/hm2禾田???次;A2B2C1-6月20日和7月10日各噴施1.5、2.1kg/hm2禾田福可各1次;A3B,c:7月5日噴施O.525kg/hm2東立信1次;A4B3C27月5日0.675kg/hm2東立信1次;A3B4C3-7月10日噴施0.525kg/hm2東立信1次;A484C27月10日0.675kg/hm2東立信1次;CK以7月10日人工打頂為對照,按照傳統(tǒng)方法以1葉1心為標準摘除頂尖。試驗采用隨機排列,重復3次。
1.2.2調查內容在噴施藥劑前、施藥后10d和施藥后20d,分別調查棉花的株高、真葉數、果枝數、現蕾數、開花數、結鈴數等指標,每處理連續(xù)調查10抹,取平均值。
1.3數據分析
采用Excel2003和DPS3.01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方差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對株高、主莖縱向生長速度的影響
由表1可見,噴施化學打頂劑前,不同處理的株高與人工打頂呈現不同程度的差異;噴施化學打頂劑后,不同處理的株高均高于對照,噴藥后10d和20d,處理A3B4C2的株高最高;從主莖縱向生長速度看,噴施化學打頂劑的棉花主莖生長速度均比對照的主莖生長速度快,處理A3B4C2噴藥后10d的主莖生長速度最快,處理A1B1=C1噴藥后20d的主莖生長速度最快;噴施化學打頂劑的株高均高于對照。
2.2不同處理對真葉數、出葉速度的影響
由表2可見,施藥前,各處理與人工打頂的真葉數無顯著差異,噴施化學打頂劑后的真葉數多于對照;噴藥后10d和噴藥后20d,處理A1B1C1的真葉數最多;噴施化學打頂劑后,各處理的出葉速度與人工打頂存在差異,噴施20d后,各處理基本停止生長,噴施化學打頂劑可以抑制棉花的葉片數和出葉速度。
2.3不同處理對棉花果枝數的影響
由表3可見,施藥前各處理的果枝數與人工打頂無顯著差異,A2B1C1處理的棉花單株果枝數最多,為9.1臺/株,A2B2C1處理最少,為8.4臺/株;噴施化學打頂劑后,各處理棉花單株果枝數均高于對照。
2.4不同處理對棉花現蕾數的影響
由表4可見,噴施化學打頂劑前,各處理的棉花單株現蕾數均高于對照;噴施化學打頂劑后現蕾數均高于對照,施藥后10d和施藥后20d,A1B1C1的棉花單株現蕾數最多;施藥后20d的現蕾數均比施藥后10d的現蕾數少,這可能是因為在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時期,噴施化學打頂劑時間越長,藥劑的作用效果會變差。
2.5不同處理對棉花開花數的影響
由表5可見,各處理的開花數存在差異,噴施化學打頂劑后,各處理的開花數均高于對照;施藥后10d,A484C2處理的棉花單株開花數最多;施藥后20d,A2B2C1處理的棉花單株開花數最多,噴施化學打頂劑沒有影響棉花的開花數。
2.6不同處理對棉花結鈴數的影響
由表6可見,噴施化學打頂劑前,各處理與對照沒有差異;噴施化學打頂劑后,棉花單株結鈴數均高于對照,施藥后10d和施藥后20d,A4B4C2處理的棉花單株結鈴數最多,噴施化學打頂劑沒有影響棉花的結鈴數。
2.7不同處理對棉花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由表7可見,除A4B3C2的單鈴質量和A2B2C1的衣分比對照低外,化學打頂對棉花產量構成因素無影響;A3B4C2單鈴質量數值最大,A4B4C2衣分最高;各處理與對照的籽棉產量和皮棉產量沒有顯著性差異;A2B1C1籽棉產量與對照相同,皮棉產量略低于對照。
3.結論
本試驗中,化學打頂未能徹底抑制主莖頂芽的生長,與人工打頂相比,棉花株高和果枝數都有所增加,這與趙強的研究結果一致;化學打頂促進了生殖生長,棉花開花數和結鈴數都有所增加。2013年,由于東疆地區(qū)枯霜期較歷年早,棉花頂部棉鈴未能成熟,導致籽棉和皮棉產量受到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合適的化學打頂劑、合理的濃度和噴施時間是試驗成功的關鍵,6月15日(盛蕾期)和7月5日(開花期)各噴施1.5、2.1kg/hm2禾田福1次可對棉花起到良好的打頂作用。棉花化學打頂時的皮棉產量與人工打頂相當且有增產潛力。噴施化學打頂劑的費用為600元/hm2,人工打頂的費用為750元/hm2,化學打頂可節(jié)約成本150元/hm2。化學打頂作為一項新型簡化植棉的措施,在明確其效果的同時,完善使用技術和配套栽培技術措施,對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