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邱喜陽, 周建紅, 令玉林, 鄧克勤
(理論有機化學(xué)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科技大學(xué)化學(xué)化工學(xué)院,湖南湘潭 411201)
肼又稱聯(lián)氨,是一種強還原劑,被廣泛應(yīng)用于化工、醫(yī)藥、航天和軍事等領(lǐng)域。但肼對人體的血液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均有毒害,為公認的致癌物質(zhì),也是重要的環(huán)境污染物之一[1]。因此,建立肼的高靈敏測定方法十分重要。目前,肼的檢測方法主要有色譜法[2]、流動注射分析法[3]、分光光度法[4]、化學(xué)發(fā)光法[5]及電化學(xué)方法[6,7]等。
金屬鐵氰化物(Metal Hexacyanoferrates,MHCF)是一類重要的混合價態(tài)金屬化合物,作為電子傳遞介質(zhì)具有良好的電化學(xué)可逆性和高度的穩(wěn)定性。肼在普通電極上的氧化過電位均較高,而采用金屬鐵氰化物及其它過渡金屬絡(luò)合物修飾的電極,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肼的氧化過電位,提高檢測的靈敏度[7,8]。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作為電化學(xué)合成石墨烯的前驅(qū)體,利用GO表面豐富的含氧基團,通過靜電作用在其表面吸附一層均勻分散的Co2+,再通過恒電位法還原GO,然后利用循環(huán)伏安(CV)法,把吸附的Co2+轉(zhuǎn)化為鐵氰化鈷(CoHCF),制得電還原的氧化石墨烯-鐵氰化鈷修飾玻碳電極(ERGO -CoHCF/GCE),并研究了肼在該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xué)行為及檢測方法。
CHI 760C電化學(xué)工作站(上海辰華),三電極系統(tǒng):修飾的玻碳電極(GCE)為工作電極,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鉑電極為對電極。JSM-5610L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日本,JEOL公司);KQ50E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水合肼(N2H4·H2O),K3Fe(CN)6,CoCl2,高純石墨粉,均購于上?;瘜W(xué)試劑廠。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GO采用Hummers和Offeman法[9]制備,然后將其分散于水中透析純化3 d,超聲處理60 min,取上清液離心分離,并在溫度40 ℃真空干燥,即得。等體積混合0.2 mmol/L CoCl2與0.5 mg/mL GO分散液,磁力攪拌3 h,離心分離過量的Co2+后,二次分散沉降物到水中,再離心并分散,得到吸附Co2+的GO -Co2+。
將GCE在金相砂紙上打磨、拋光,并依次用8 mol/L HNO3、0.2 mol/L NaOH溶液、丙酮、水各超聲洗滌5 min。在潔凈的GCE表面滴加5 μL GO -Co2+溶液,于紅外燈下烘干。利用恒電位法,在-0.8 V電位條件下還原該修飾電極表面的GO 5 min,把還原后的電極置于含1.0 mmol/L K3Fe(CN)6的0.2 mol/L KCl溶液中,利用循環(huán)伏安(CV)法,在0~+1.0 V,以100 mV/s掃速循環(huán)掃描5圈,取出,洗凈,晾干,即制得電還原的ERGO -CoHCF/GCE。電還原氧化石墨烯修飾電極(ERGO/GCE)的制備:將GO修飾電極在-0.8 V下恒電位還原5 min即可。制備鐵氰化鈷沉積的ERGO/GCE(CoHCF/ERGO/GCE)是將ERGO/GCE放入含1.0 mmol/L K3Fe(CN)6和0.1 mmol/L CoCl2的0.2 mol/L KCl混合液中,循環(huán)掃描20圈,即得。
圖 1為ERGO -Co2+/GCE在K3Fe(CN)6溶液中的循環(huán)伏安圖。由圖可見,在+0.22 V和 +0.14 V出現(xiàn)了一對峰,為K3Fe(CN)6在修飾電極上的可逆氧化還原峰。此外,分別在+0.50 V和+0.45V、+0.65 V和+0.61 V還出現(xiàn)了兩對可逆的氧化還原峰,該現(xiàn)象與文獻報道[10]相似,其電化學(xué)過程分別為:
KCoⅢ[FeⅡ(CN)6]+K++e-?K2CoⅡ[FeⅡ(CN)6]
CoⅢ[FeⅢ(CN)6]+K++e-?KCoⅢ[FeⅡ(CN)6]
圖2為ERGO -CoHCF/GCE表面的掃描電鏡(SEM)圖,它呈現(xiàn)出均勻的表面形態(tài),與電還原的氧化石墨烯的表征形態(tài)基本相似。這可能是由于表面生成的CoHCF以分子形態(tài)分散,粒徑太小而無法檢測。
圖1 ERGO -Co2+/GCE和GO -Co2+/GCE(插圖)在1.0 mmol/L K3Fe(CN)6溶液中的循環(huán)伏安圖
圖2 ERGO -CoHCF/GCE的掃描電鏡(SEM)圖
圖3為不同電極在KCl溶液中的循環(huán)伏安圖。在GO/GCE和ERGO/GCE上沒有出現(xiàn)任何峰;而在GO -CoHCF/GCE上出現(xiàn)了兩對峰,但峰電流較小,且+0.68 V的氧化峰不很明顯;在ERGO -CoHCF/GCE上出現(xiàn)了圖1中的兩對明顯的特征峰,峰電位分別為+0.41/+0.51 V和+0.62/+0.68 V。表明在ERGO表面形成了CoHCF,氧化石墨烯被電還原后能加速CoHCF的電子傳遞。此外,我們也探討了ERGO -CoHCF/GCE在不同掃速下的電化學(xué)特征。隨著掃速的增加,兩對峰的峰電流隨之增加,峰電流與掃速成正比,表明CoHCF已結(jié)合于電極表面。將ERGO -CoHCF/GCE置于KCl溶液中,在0~1.0 V電位下,掃速為0.1 V/s時連續(xù)掃描2 h,發(fā)現(xiàn)峰電流為初始值的94.7%,4 h后為初始值的90.1%,表明該修飾電極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圖3 不同修飾電極在0.2 mol/L KCl溶液中的循環(huán)伏安圖
圖4為肼在ERGO -CoHCF/GCE上的循環(huán)伏安圖。由圖可見,加入肼后,在+0.46 V位置,有一極大提高的氧化峰,表明ERGO -CoHCF復(fù)合物對肼有很強的電催化氧化活性。我們也探討了肼在裸GCE上的電化學(xué)行為,其氧化峰在+0.8 V 左右,并且峰不明顯。實驗還比較了不同電極對水合肼催化反應(yīng)的階梯圖,見圖5。由圖5可知,ERGO -CoHCF/GCE 對肼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和響應(yīng)靈敏度,與CoHCF/ERGO/GCE相比,能進一步增大響應(yīng)電流。這可能是由于在ERGO/GCE上沉積的CoCHF以晶核方式生長,粒徑較大[10],部分阻礙了ERGO表面的電子傳遞活性位點;而吸附的Co2+以離子形式分散,分散度高,生成CoCHF后阻礙小,能充分與ERGO的活性位點接觸,提高電催化能力。
圖4 ERGO -CoHCF/GCE在0.2 mol/L KCl中未加入(a)和加入(b)10 μmol/L 肼的循環(huán)伏安圖
圖5 不同修飾電極對肼響應(yīng)的動力學(xué)曲線
在ERGO -CoHCF/GCE上,研究了掃速對肼的氧化電流的影響。在肼濃度為10 μmol/L的溶液中,于0~1.0 V的電位范圍,以不同的掃速進行實驗,結(jié)果顯示,肼的氧化峰電流隨著掃速的增加而升高,掃速在10~400 mV/s范圍,峰電流與掃速的平方根成正比,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9,這說明肼在該電極表面的作用為擴散控制。
同一支電極在相同條件下分別修飾8次,測定同濃度水合肼溶液;或同一修飾電極對同濃度水合肼溶液進行8次平行測定,其相對標(biāo)準(zhǔn)偏差(RSD)分別為7.2%和3.6%。表明該電極有好的穩(wěn)定性和重現(xiàn)性。
實驗還配制了2.0、5.0、10.0和20.0 μmol/L的水合肼模擬樣品。在ERGO -CoHCF/GCE上,分別向上述樣品中加入10.0 μmol/L的水合肼標(biāo)準(zhǔn)溶液,進行加入回收實驗,其回收率在94.2%~107.1%之間,平均回收率為98.3%,說明本方法能滿足常規(guī)分析要求。
本文采用電化學(xué)方法制得電還原氧化石墨烯-鐵氰化鈷復(fù)合物修飾電極,該修飾電極對水合肼有很好的電催化氧化作用,利用恒電位電流法可實現(xiàn)對水合肼的高靈敏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