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慧,趙俊萍
(太原市衛(wèi)生學校,山西 太原 030012)
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
郭 慧,趙俊萍
(太原市衛(wèi)生學校,山西 太原 030012)
目的 了解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為學校開展相應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對太原市某中職學校2 636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 中職生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全國常模,其中強迫癥狀和人際關系敏感因子檢出率最高;女生除敵對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三年級學生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等因子得分顯著高于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結(jié)論 中職生存在相應心理問題,應針對該群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有關適應環(huán)境及協(xié)調(diào)人際溝通等方面專題教育。
中職生;心理健康;人際溝通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需要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育類型,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我國中等職業(yè)教育在過去幾年中取得重大發(fā)展,全國中等職業(yè)學校在校學生達2 056萬人[1],其教育規(guī)模已和普通高中大體相當。中職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造就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主體,使學生成為會學習、工作,能夠自立于社會的人,成為自覺探求新知,不斷完善自我,主動適應社會發(fā)展和職業(yè)變革的人。本研究以太原市某中職學校在校生為研究對象,調(diào)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況,比較不同性別、年級學生心理健康差異,為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對象
本研究選定山西省太原市某中職學校在校生2 700名,有效調(diào)查研究對象2 636名。其中一年級學生1 087名,男生77名,女生1 010名;二年級學生730名,男生18名,女生712名;三年級學生819名,男生24名,女生795名。
1.2 方法
心理項目測試及職業(yè)道德調(diào)查問卷按團體測試方法分批進行,每批50~80人。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量表共90道題目,內(nèi)容涉及感覺、思維、情緒、意識、行為、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9個維度,學生需按1~5的五級記分方式進行自我評估。
SCL-90量表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shù)超過 43項表明被調(diào)查學生可能存在心理問題,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總分超過270分,表明被測試學生感覺已有癥狀,其嚴重程度為輕到中度。9個因子每個因子反映出個體某方面的癥狀情況,任一因子得分≥2分可視為篩查陽性,可能存在該因子所代表的心理問題。
采用團體測試方法,以班級為單位,由經(jīng)過培訓的心理咨詢教師用統(tǒng)一指導語指導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調(diào)查量表并收回。調(diào)查時間為2013年6月15日至2013年9月23日。采用SPSS 17.0軟件統(tǒng)計和分析數(shù)據(jù),進行t檢驗及Pearson相關性分析。
調(diào)查發(fā)放量表2 700份,回收有效量表2 636份(男生119份,女生2 517份),有效回收率為97.6%。
3.1 總分及因子分結(jié)果
SCL-90量表總分在 160分以下者共有2 248人,占85.3%;160分及以上者388人,占14.7%,其中總分超過270分者15人,占總?cè)藬?shù)的0.6%(見表1)。
表1 學生SCL-90量表得分情況
2636名學生中37名(1.4%)學生至少有1個因子得分≥4分;199名(7.5%)學生至少有1個因子得分在3~4分(包括3分)之間;1 919名(72.8%)學生至少有1個因子得分在2~3分(包括2分)之間(見表2)。
表2 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情況
3.2 各因子分構(gòu)成情況
軀體化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 152人,陽性檢出率為5.8%;強迫癥狀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371人,陽性檢出率為14.1%;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306人,陽性檢出率為11.6%;抑郁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234人,陽性檢出率為8.9%;焦慮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201人,陽性檢出率為7.6%;敵對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268人,陽性檢出率為10.2%;恐怖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185人,陽性檢出率為7.0%;偏執(zhí)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199人,陽性檢出率為7.5%;精神病性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120人,陽性檢出率為4.6%;其他因子得分≥2分者共有116人,陽性檢出率為4.4%。各因子中,強迫癥狀因子陽性檢出率最高,為14.1%;其次為人際關系因子,為11.6%;精神病性因子最低,為4.6%。由此可見,學生主要的心理困擾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抑郁,而精神病性、軀體化因子陽性檢出率相對較低,具體見表3。
表3 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構(gòu)成情況
3.3 不同性別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
不同性別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較見表4。由表4可知,女生除敵對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女生的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恐怖、偏執(zhí)因子得分顯著性高于男生。
表4 不同性別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4 不同性別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s,分)
因子t值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女生(n=2 517)1.38±0.39 1.68±0.47 1.80±0.48 1.63±0.45 1.40±0.43 1.47±0.54 1.39±0.44 1.42±0.43 1.32±0.37男生(n=119)1.37±0.35 1.65±0.56 1.76±0.49 1.58±0.47 1.37±0.42 1.48±0.58 1.35±0.44 1.41±0.49 1.30±0.41 0.277 0.499 0.832* 1.039* 0.791-0.169 0.985*-0.320*-0.653
3.4 不同年級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
一年級學生1 087人,二年級學生730人,三年級學生819人。
三年級學生在調(diào)查時已經(jīng)經(jīng)過8個月的實習期,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SCL-90量表總分和各因子得分都與一、二年級學生存在顯著性差異,以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等因子最為明顯。具體見表5~7。
表5 一年級與三年級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5 一年級與三年級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s,分)
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因子 一年級(n=1 087) 三年級(n=819) t值-1.776*-0.083** 2.021** 0.925 0.643 0.043 0.191 0.420-0.999* 1.36±0.37 1.67±0.44 1.69±0.47 1.53±0.45 1.39±0.42 1.45±0.48 1.39±0.41 1.39±0.42 1.31±0.35 1.39±0.43 1.68±0.54 1.75±0.48 1.65±0.43 1.42±0.44 1.45±0.59 1.40±0.53 1.40±0.45 1.33±0.40
表6 二年級與三年級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6 二年級與三年級學生SCL-90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7 一年級與二年級學生SCL-90 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7 一年級與二年級學生SCL-90 量表得分比較(±s,分)
因子 一年級(n=1 087) 二年級(n=730) t值-0.627-0.517 0.082-0.334-0.999-0.030* 0.423-1.153-0.069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1.36±0.37 1.67±0.44 1.69±0.47 1.53±0.45 1.40±0.42 1.45±0.48 1.39±0.41 1.39±0.42 1.31±0.35 1.37±0.37 1.67±0.47 1.71±0.48 1.53±0.45 1.41±0.43 1.48±0.55 1.39±0.41 1.42±0.43 1.31±0.35
3.5 與全國常模比較
表8 調(diào)查學生SCL-90量表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s,分)
表8 調(diào)查學生SCL-90量表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s,分)
因子 中職生(n=2 636) 常模(n=1 388) t值 P值0.511 0.000 0.000 0.000 0.247 0.213 0.000 0.010 0.000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1.37±0.38 1.68±0.50 1.75±0.49 1.62±0.47 1.40±0.44 1.47±0.57 1.39±0.44 1.41±0.49 1.32±0.37 1.37±0.48 1.62±0.35 1.65±0.51 1.50±0.59 1.39±0.43 1.48±0.56 1.23±0.41 1.43±0.57 1.29±0.42-0.657-4.740-12.606-8.653 1.159-1.245 18.516-2.562 3.840
表8顯示,中職生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本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中職生SCL-90因子得分≥3分(表明被測試學生感覺已有癥狀,其嚴重程度達到或超過中度)者占8.9%,與國外資料顯示16~19歲護生心理社會問題檢出率為5%~15%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2]。在各因子中,強迫癥狀因子陽性檢出率最高,占14.1%;其次為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占11.6%;第三為敵對因子,占10.2%。表明中職生心理問題集中在強迫癥狀和人際關系方面,這與中職生現(xiàn)狀相符合。中職生大多數(shù)是沒能考上高中的學生,入學前學習成績一直處于較差水平,基本得不到教師關注,沒有獲得一種成功、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部分學生不求上進,對學習缺乏興趣,對學習成績也不重視,導致惡性循環(huán),造成一些學生自暴自棄,把自己封閉起來;還有一部分學生來自偏遠地區(qū),面對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不能快速適應,導致產(chǎn)生相應心理問題。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正處在生理、心理都在發(fā)生巨大轉(zhuǎn)變的特殊時期。生理上的變化必然帶來心理的劇烈激蕩,再加上大多數(shù)中職學校需要住校,與同學之間的交往大大增加,不能及時得到家長的幫助,容易出現(xiàn)人際交往障礙。另外,由于中職學校專業(yè)的特殊性,男女生性別比例嚴重失調(diào),不利于學生與異性建立正常的人際交往關系。
本研究顯示,女生除敵對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女生的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恐怖、偏執(zhí)因子得分顯著高于男生。這與國內(nèi)的一些相關研究結(jié)果一致[3]。處于這一時期的女生,身體和心理發(fā)育都比男生早,面臨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時思考多,擔憂也多,行為具體表現(xiàn)為矜持膽小、優(yōu)柔寡斷,容易自暴自棄,心胸比較狹窄,因而在處理人際關系上易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
本研究顯示中職生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全國常模,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人際關系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的許多需要都是在人際交往中得到滿足的。如果人際交往不順利,就意味著個人的心理需要被剝奪,或滿足需要的愿望受挫,就會產(chǎn)生孤立無援或被社會拋棄的感覺。由于社會適應性較低或自我中心的傾向,中職生對自己與周圍人的關系存在很多主觀臆斷與不合理的想法,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產(chǎn)生抑郁、敵對等伴發(fā)癥[4]。
中職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適應環(huán)境與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方面,對于普遍性問題,可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主題班會、組織觀看心理相關錄像及書籍形式使其得到很好解決;對于少數(shù)有代表性的心理問題,應將調(diào)查結(jié)果作為一個參考,結(jié)合學生日常行為表現(xiàn),提醒班主任給予一定心理支持和重點關注;對于心理問題極端嚴重的學生,建議其到學校心理咨詢室進行咨詢。但需要注意的是,SCL-90量表作為一個常用的心理健康測評工具,測量的是最近一周的實際情況。作為使用者要參考受測者在最近這一周是否發(fā)生過特殊的事情,如有些學生晚上看恐怖電影,導致在測量中發(fā)現(xiàn)敵對和恐怖因子得分異常高,這僅僅是暫時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學生相應因子得分就會回落到正常范圍。若能對學生做連續(xù)性研究,即間隔一定時間再次施測,就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真實心理健康情況,這也是本研究今后的方向。最后,由于本研究樣本來源相對集中,結(jié)果可能不能反映中職生整體情況,但提示的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1]周濟.國務院關于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情況的報告[R].2009.
[2]苗青,王玥,張艷,等.重慶醫(yī)科大學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5):890-891.
[3]劉寶祥,李國華,邢淑芳,等.赤峰市中專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7,21(1):72-73.
[4]葉一舵.我國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6):148-155.
G444
A
1671-1246(2015)09-0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