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霞
2015年國際軍貿年度發(fā)展回眸(之一)
□彭玲霞
2015年,美國、俄羅斯、意大利等傳統(tǒng)武器出口國調整出口管理機構或體系,并發(fā)布一系列出口促進政策;日本、印度等新興武器出口國逐步完善出口管理體系。從全球軍貿市場交易情況看,規(guī)模平穩(wěn)增長,總體發(fā)展態(tài)勢穩(wěn)中有變;美俄歐雖然仍占大部分市場份額,但韓國等新興出口國表現(xiàn)出較強競爭實力;中東仍為熱點軍貿市場,沙特繼續(xù)保持強勁需求。
鑒于軍品出口管制改革后軍品出口許可審批量下降,2015年4月,美國國務院開始對其國防貿易管制許可辦公室(DTCL)進行重組。重組后的辦公室設4個部門負責許可審批:空間、導彈與傳感器系統(tǒng);電子與訓練系統(tǒng);海、陸、空用系統(tǒng);輕武器與個人防護裝備。另外增設一個不負責許可審批的政策與規(guī)劃部門。
落實衛(wèi)星出口管制改革。2014年12月,美國務院和商務部分別發(fā)布了對《美國軍品管制清單》(USML)第15類“航天器及相關物項”和《商業(yè)管制清單》(CCL)第9類“推進系統(tǒng)、航天器及相關設備”等相應條款的最終修訂稿,確定將部分衛(wèi)星及其相關物項從軍品清單轉至兩用品清單,標志著2009年啟動的衛(wèi)星出口管制改革基本完成。美國在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保護關鍵軍事技術的前提下,放寬了對部分衛(wèi)星產品的出口管制,以加強國際競爭力,鞏固航天工業(yè)基礎,不過仍嚴格禁止向中國出口衛(wèi)星及相關物項。
制定無人機系統(tǒng)出口新政策。以前,美國對無人機的出口非常謹慎。無人機在全球范圍內的旺盛需求也使得無人機出口事宜成為近年來美國國防工業(yè)爭論的焦點。2015 年2月,美國頒布了美制軍用和商用無人機系統(tǒng)出口新政策,對軍用無人機出口作出明確規(guī)定:銷售和轉讓敏感系統(tǒng)需通過政府間對外軍售項目;審查轉讓申請需通過國防部技術安全與對外披露流程;要求每個接收國將“最終用途保證”作為出售或轉讓的條件;要求進行最終用途的監(jiān)控和其他的安全要求;所有的銷售和轉讓應簽署正確使用原則的協(xié)議。美國將對無人機出口申請進行逐案評定,要求美制軍用無人機的用戶遵循以下使用原則:(1)裝備使用必須符合國際法,包括國際人道主義法和國際人權法;(2)無人機作為武器使用應當“只發(fā)生在符合國際法規(guī)定的可使用武力的情況下,如國民自衛(wèi)”;(3)禁止利用該裝備進行“非法監(jiān)視或使用非法武力對付本國人民”;(4)無人機操作人員應接受技術和理論培訓,減少意外傷害或損失。此外,新政策依舊受美國《導彈技術控制制度》(MTCR)的制約,即作戰(zhàn)半徑超過300千米、載荷超過500千克的無人機的出口受到嚴格限制。
批準出口BLU-129/B低附帶毀傷炸彈。2015年6月,美國政府批準向任何已采購“杰達姆”制導組件的國家出口BLU-129/B低附帶毀傷炸彈。BLU-129/B炸彈重227千克,與Mk 82炸彈擁有相同的外形,可與現(xiàn)有的制導組件和飛機平臺快速集成。彈體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炸彈的毀傷半徑是采用鋼制殼體的Mk 82炸彈的三分之一。另外,BLU-129/B炸彈采用摻和鎢粉的多相爆轟炸藥裝藥,起爆點周邊的毀傷能力表現(xiàn)更為突出。隨著美國政府批準出口BLU-129/B炸彈,預計未來5年美國能以每年100至400枚的速度生產炸彈殼體。
2015年,俄羅斯成立了聯(lián)邦政府進口替代委員會,制訂并通過了進口替代計劃;調整了對外軍事技術合作體系,下放軍品出口經營權;為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提供后償貸款,進一步支持國防工業(yè)項目。
俄總理梅德韋杰夫2015年8月4日簽署785號政府令,批準成立進口替代委員會。該委員會下設民用經濟問題分委會和國防工業(yè)問題分委會,主要負責協(xié)調聯(lián)邦權力機構、地方自治機構,以及相關進口替代政策執(zhí)行機構之間的關系。1492號政府令確定委員會主席由梅德韋杰夫擔任,副主席是俄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和羅戈津。
制訂進口替代詳細計劃。該計劃分為兩部分,一是梳理出了依賴從烏克蘭進口的186種武器和特種裝備使用的約1000種產品,擬2018年完全擺脫對烏克蘭的技術依賴,難度最大的是艦船和航空動力裝置零部件。二是梳理出了依賴于北約和歐盟進口部件的640項武器和軍事裝備的清單,擬到2018年完成其中571項的替代工作。2021年前實現(xiàn)全面國產化。
下放部分軍品出口經營權。2015 年8月底,俄羅斯政府向國家杜馬提交了關于《俄聯(lián)邦對外軍事技術合作法》的修訂草案,其核心內容是:將軍品零備件和售后服務出口權下放到軍工一體化機構。今后,軍工一體化機構可以直接與國外客戶談判并簽訂軍品零備件和售后服務出口合同,而不必像目前這樣通過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國內外軍貿競爭形勢的變化是此次修訂的主要原因。這是2000年以來俄首次調整軍品出口經營模式,突顯了俄羅斯為應對國內外形勢變化而提高出口靈活度和出口效率的迫切愿望。該法律修訂案將對俄羅斯軍貿產生重大影響。首先,俄軍工企業(yè)將以更加自由、靈活的姿態(tài)參與國際軍貿市場競爭,以推動俄武器出口效率的大幅提高。一體化機構獲得有限軍品出口權后,下屬企業(yè)的零部件和售后服務出口業(yè)務將不再通過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省去中間管理環(huán)節(jié),利于出口效率的提升。其次,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對武器裝備成品的“獨家出口權”可能受到沖擊。按照目前的經營體制,俄羅斯軍工巨頭生產的武器裝備成品均交由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獨家代理出口,但這些軍工巨頭一直希望重奪成品出口權。這次法律修訂雖未涉及“武器成品獨家出口權”的調整,但卻意味著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的出口控制權在一定程度上被分解和弱化。下一步,聯(lián)合飛機制造集團、聯(lián)合造船集團等軍工巨頭可能以“各一體化機構之間基本不存在業(yè)務交叉和競爭”為由游說政府分解武器成品出口權,最終促成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成品出口權的下放。
為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提供后償貸款。2015年1月底,俄羅斯技術公司旗下的新商業(yè)銀行表示,將向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提供15億盧布的后償貸款(亦稱從屬貸款,根據(jù)約定,后償貸款債權人的追索權列在所有其他非后償債權人的追索權之后)。至此,新商業(yè)銀行累計為該公司提供了316.6億盧布的貸款。
2015年7月,在意大利航空航天與國防工業(yè)協(xié)會(AIAD)組織的會議上,意大利軍工企業(yè)高層呼吁政府簡化出口流程,為國際客戶提供貸款,參照美國對外軍售模式擴大政府間武器交易。意前國防部長、航空航天與國防工業(yè)協(xié)會主席克羅塞托指出,工業(yè)界需要的出口支持是一家可以為國外買主提供資金的銀行,方式類似于美國的對外軍事資助計劃(FMF)。美國的對外軍事資助計劃為向通過對外軍售渠道購買美制武器裝備的國家提供補助和貸款,意大利國家銀行或出口信貸部門可能是承擔這一角色的候選對象。
(作者單位: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