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駿如(重慶銀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重慶市 400000)
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優(yōu)化設計探析
李駿如
(重慶銀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重慶市400000)
本文結合高層建筑的的結構設計,論述了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的概念設計,提出了剪力墻結構設計和計算的優(yōu)化方法,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剪力墻結構優(yōu)化設計方法的應用。
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優(yōu)化設計
在經(jīng)濟建設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需求不斷變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業(yè)隨之誕生,很大程度上反應出國家建筑科技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1]。人口密度不斷增長的過程中,高層建筑成為當今城市建設的主要趨勢,也代表著城市現(xiàn)代化水平。為了提高高層建筑的抗震性和經(jīng)濟性,國內(nèi)眾多學者開展了對剪力墻結構的研究。針對同一建筑,經(jīng)濟指標的差異會由于結構墻體布置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影響因素為混凝土用量和鋼材量。
高層建筑需要保持較高的穩(wěn)定性,在承受梁內(nèi)所有重力載荷的同時,必須要承受外界風力和地震的影響,避免出現(xiàn)過大的振動和水平位移,保證建筑內(nèi)的裝飾和填充墻等完好無損,為居住者提供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
高層建筑結構同時承受水平和垂直載荷,在低層結構中,水平位置的載荷較小,通常情況下可以忽略不計。在高層結構中,水平位置的載荷和地震都會對建筑造成影響,成為共同的控制因素。在建筑物高度不斷增加的同時,水平載荷的位移也將發(fā)生變化,因此在高層在高層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建筑的承載能力和抗側剛度,對水平位置的載荷進行有效控制。在水平力作用下,剪力墻結構會出現(xiàn)側向變形。剪力墻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可以承受較大的載荷,在水平方向上也可以承受較大的載荷,整體性較高,側向剛度較大,在水平力作用下,發(fā)生的位移較小,在不采用梁柱等外凸裝置的情況下,提高了房內(nèi)布局的合理性,但是無法提供更大的住宅空間,結構延性存在一定的缺陷。
建筑物的地下室有多層時,需要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設置科學的過渡層,保證框架-剪力墻結構向剪力墻結構良好過渡。
剪力墻結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承受的載荷均較大,可以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主要應用于以小房間為主的住宅,例如賓館、公寓等。賓館中需要較大的空間時,將其設置在另外的建筑單元中。為了滿足不同方向水平力的要求,針對矩形平面,往往將剪力墻設置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針對圓形平面,剪力墻設置在沿徑向位置和環(huán)向位置上,針對三角形平面,剪力墻結構沿三個主軸方向設置[2]。
2.1結構設計的優(yōu)化
剪力墻結構中的空間結構,一般沿主軸方向形成雙向布置,如果剪力墻有抗震需求,需要保證多個方向的布置,使多個方向上的抗側剛度相同,提高建筑物的空間工作性能。剪力墻具有較高的抗側剛度和承載力,為了充分發(fā)揮剪力墻結構的性能,減輕結構重量,需要結合具體建筑增大剪力墻結構的可利用空間,合理控制墻體的布置密度,保證墻體結構具有良好的側向剛度。
在設計剪力墻墻肢截面的過程中,應秉持一定的規(guī)則,豎向剛度保持均勻,剪力墻結構的門窗洞口上下對其,在垂直方向上成列布置,保證墻肢和連梁的準確性,另外,需要提高應力分布的均勻性,結合設計圖紙,提高設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設計過程中,保證墻肢剛度相同,如果剪力墻結構的洞口出現(xiàn)錯?或者疊合的情況,必須將墻內(nèi)配筋設置成框架形式[3]。
如果剪力墻結構的長度較長,必須開設合適的洞口,將剪力墻分割成長度均勻的墻段,利用弱連梁將不同墻段連接起來,為了避免剪力墻結構引發(fā)剪切破壞,不同的獨立墻段的總高度必須為界面高度的2倍以上。在抗震設計過程中,如果小墻肢截面的高度小于墻厚度的4倍,應設置合理的框架柱,并對框架柱的加密區(qū)進行全高加密。
由于剪力墻結構平面內(nèi)具有較大的承載力和剛度,而平面外剛度和承載力較小,因此為了提高剪力墻結構平面外的穩(wěn)定性,必須對剪力墻平面外的彎矩進行控制。如果剪力墻結構和平面外的樓面梁連接時,必須避免梁端彎矩對墻體造成的影響。
由于結構的抗側剛度會受到剪力墻布置方式的影響,因此一般都會將剪力墻自下而上布置,同時在垂直方向山給改變墻體的厚度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或者可以減少一部分墻肢,減小側向剛度。必須注意到剪力墻結構如果沿垂直位置不連續(xù),將導致剛度突變,影響建筑結構的抗震效果。
剪力墻設計過程中,先結合實際工程對結構進行分析,符合層間位移、周期比等指標的要求,確定出剪力墻厚度,結合建筑的抗震需求,滿足結構的構造要求。
2.2計算優(yōu)化
在剪力墻結構設計中,重點關注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如果剪力墻就結構的剛度較大,將不能滿足層間位移的要求,結合樓層的最小剪力系數(shù),保證計算結果接近規(guī)定值??刂坪媒Y構扭轉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與平動為主的自振周期之比符合要求??紤]地震影響的過程中,高層建筑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在樓層平均值的1.2倍以下,同時保證剪力墻連梁和底部加強區(qū)的軸壓比滿足要求。
在調(diào)整樓層最小剪力系數(shù)的過程中,減少剪力墻的布置,保證結構的側向剛度滿足要求,使樓層的最小建立系數(shù)達到規(guī)范限值。減輕結構自重,減小地震的影響,降低工程造價。
在最大層間最大位移和層高之比調(diào)整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樓間的彎曲變形,在高層建筑匯總盡可能將扭轉變形控制在最小,結合層間位移的特點,增強豎向構件的剛度。在實際工程設計中,不可盲目增加豎向構件的剛度,必須注意實際結構的剪重比,如果剪重比較大,必須先減小對應一側的結構剛度,減小地震作用的同時,提高結構的整體效果[4]。
3.1工程概況
某高層建筑總高度52.6m,共18層,層高2.9m,建筑面積6500m2,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20g,抗震設防烈度Ⅷ度,基本風壓為0.55kN/m2,采用二級剪力墻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 C25,鋼筋梁強度HRB400,鋼筋板強度HPB235。
3.2結構布置
原結構標準層剪力墻結構的布置如圖1所示。
圖1?。▋?yōu)化前)剪力墻結構布置圖
未優(yōu)化前采用純剪力墻結構,墻肢底部加強部位寬度為250mm,底部以上寬度200mm,利用SATWE方法計算后發(fā)現(xiàn)該剪力墻的利用率較低,底層墻肢軸壓比為0.35~0.40之間,將結構位移控制在1.2以內(nèi),結構周期和位移角較小,整體剛度較強。結合實際工程的特點,對主要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剪力墻結構布置進行優(yōu)化調(diào)整,優(yōu)化后的剪力墻結構如圖2所示。
圖2?。▋?yōu)化后)剪力墻結構布置圖
優(yōu)化前和優(yōu)化后的剪力墻結構對比后可以看出,原結構攻讀較大,層間位移不足,優(yōu)化后的機構剛度適宜,分布也較為均勻,位移角和位移比均有所增加,在結構布置和墻肢長度的調(diào)整過程中,將底層軸壓比控制在0.50以下,使得剪力墻成分發(fā)揮出較高的承載力和剛度,優(yōu)化后的成根本明顯低于優(yōu)化前。
剪力墻結構在高層建筑的應用過程中,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影響著后期的施工成本,項目設計一般都存在較大的優(yōu)化空間,在建筑領域應用優(yōu)化設計,不僅可以節(jié)約能源,還可以提高建筑物本身的性能。結構優(yōu)化設計中可以降低成本造價,增大建筑的應用空間,值得在實際工程設計中推廣。
[1]王艷軍.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優(yōu)化設計淺析[J].山西建筑,2010,36(5):73.
[2]黎星才.高層剪力墻結構優(yōu)化設計與經(jīng)濟分析[J].新建設:現(xiàn)代物業(yè)上旬刊,2011,12(8):200.
[3]林小楊.淺談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優(yōu)化設計[J].河南大學,2015,12(3):74.
[4]石小燕.高層剪力墻結構優(yōu)化設計之探討[J].建筑科學,2012,28(7):90.
TU973+.16
A
1673-0038(2015)52-0107-02
2015-12-3
李駿如(1975-),男,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結構設計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