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民族 顧朝兵
(安徽徽大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 230088)
·良種選育·
美椒早豐的選育及早春保護地栽培技術
楊民族顧朝兵
(安徽徽大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230088)
美椒早豐是徽大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最新選育的特早熟薄皮辣椒品種,近兩年我們開展了多點區(qū)域試驗,在安徽和縣、湖北武漢、河南南陽、山東蘭陵等地均表現(xiàn)優(yōu)秀,深受種植戶歡迎。
1.1親本選育
父本為從南京早椒變異株的后代中經(jīng)過定向篩選而培育出的穩(wěn)定自交系,代號h07-980,其株型較矮,主莖短較粗壯,節(jié)間短,枝條較軟,坐果較多時,枝條呈水平方向伸展;耐低溫,抗性較好,適應性廣,坐果能力強(1次可掛30多個),易早衰;果實外觀為馬嘴形,單果重40g,果皮厚度2.0mm,淺綠色,肉脆,辣味強,口感好;小葉,葉色略深,葉形近桃葉,葉柄較長,葉脈色淺,葉背有少量絨毛。母本是從國外甜椒材料951的后代中通過越冬茬低溫弱光條件篩選出的穩(wěn)定自交系,代號h06-951,其株型較高,主莖長度一般,粗壯,節(jié)間較短,枝條相對少,較硬較粗,分角不大,極耐低溫,抗性好,適應性廣,坐果能力一般(可掛5~6個),不易早衰;果實外觀近短正四棱柱形,略比中椒105果實小,皮較薄,綠色,味略甜,口感佳;小型葉片,葉色深,葉形卵條形,葉柄較長,葉脈色淺,葉背無絨毛,葉面較平展,略皺,葉緣略收起。
1.2配組與篩選
2009年冬季,在加代穩(wěn)定材料的同時對其雙親開展大范圍組配工作。隨后在西北地區(qū)、安徽等地開展多點初級篩選試驗。在500多個組合中篩選出具有獨特表現(xiàn)的20份左右,分類型、氣候、茬口在全國重點試驗,在大多數(shù)的區(qū)域試驗中,該組合表現(xiàn)出色,隨即進行全面推廣。
1.3主要特征特性
根據(jù)全國多年、多點、多茬口的試驗結(jié)果來看,美椒早豐早熟性突出,早期產(chǎn)量明顯,對越冬茬氣候的適應能力強,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缺點是果肉在老熟時易變厚,宜及早采收上市。根據(jù)示范點種植者的反映,該品種主要特點表現(xiàn)在:早熟性特好,耐低溫性強,低溫條件下坐果能力強,果形周正,膨果速度快,連續(xù)坐果力強,對極端天氣的耐受力強,市場效益高;莖干相對粗壯,開展度比較小,適宜密植,一般株距35cm、行距50~60cm,每667m2定植4000株左右;果實大,膨大速度快,平均單果重100g左右,整個發(fā)育過程中,大小果差異不明顯,前期果實80g左右,中后期果實稍大,一般不超過120g,采摘高峰期3~4d采摘1批,產(chǎn)量5000kg以上,高產(chǎn)田達8000~10000kg;果實長馬嘴形,皮薄肉脆,微辣帶甜,口感好。
2.1培育壯苗
保護地栽培一般在9月下旬~11月中旬采用大棚穴盤基質(zhì)育苗,每667m2大田用種50~60g。穴盤基質(zhì)育苗,無需分苗、無需苗期追肥,可減少土傳病害與草害,苗間距大,有利于培育壯苗。采用大棚+小棚+小拱棚保溫方式,棚外加蓋覆蓋物(草苫)保溫,每667m2大田用苗需4~5cm大孔徑50~70孔穴盤60~70張、辣椒專用基質(zhì)100~120kg。播種前曝曬種子1~2d,選擇有10~15d光照充足時期播種,以利于升溫齊苗。也可采用電熱加溫,提高苗床溫度,保證出苗整齊。每穴播2粒種子,保證1~2株苗。出苗前棚溫保持28~32℃,50%左右出苗時揭膜放風;齊苗后通風散濕,促根防病,揭除小棚膜,增加光照,調(diào)節(jié)棚溫,白天25~30℃、夜間18~20℃;2葉1心后夜溫可降至12~15℃,適溫促壯苗,并結(jié)合防治苗期病蟲害適量補水防止僵苗。株高18~20cm、有8~10片真葉、現(xiàn)小花蕾時移栽,苗齡控制在60d為宜,移栽前5~7d煉苗1次。
2.2合理密植
選擇近2~3年內(nèi)未種植過茄果類蔬菜的保護地田塊,移栽前20d深耕細耙,每667m2施腐熟雞糞肥2000kg或碾碎腐熟餅肥300kg、45%硫酸鉀型三元素復合肥50kg作基肥。筑畦寬1.0m左右,畦高15cm,覆蓋地膜前每667m2用96%精異丙甲草胺40mL兌水噴霧畦面,防除雜草。11月下旬12月上旬定植,每畦栽2行,行距45~50cm、株距35cm左右,每667m2栽4000穴,每穴1~2株。澆足底水,封好定植孔,搭好大棚內(nèi)小棚,封閉棚室,增溫保濕促活棵。有條件的可采用雙層大棚4膜栽培,效果更好。
2.3加強田間管理
定植后5~6d棚室不通風,白天棚溫保持30℃左右;成活后通風降溫、散濕,白天棚溫保持25~30℃、夜間不低于12℃,越冬期間注意防寒;翌年2月上旬氣溫開始回升后,棚溫白天最高不超過30℃、夜間不低于15℃。4月中旬揭除大棚內(nèi)小棚,當外界平均氣溫在18℃以上時,保留大棚頂膜撤去裙膜,晝夜通風。門花謝后,結(jié)合澆水每667m2施腐熟人畜尿肥500kg、45%硫酸鉀型復合肥10kg,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1次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由于美椒早豐田間栽培密度較高,采收前應去除門椒以下部位的側(cè)枝和腋芽,后期也應根據(jù)長勢適量整枝,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4月中下旬,每株坐住20~25個果時,摘心打頂。
2.4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盡量采用生物農(nóng)藥防治。在控制好田間溫濕度的基礎上,重點防治好灰霉病、疫病等病害,可用6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福星(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茶黃螨等,可用70%寶貴(吡蟲啉)水劑5000倍液加0.5%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防治。
2.5及時采收
謝花后10~12d即可采摘青果上市,門椒在3月上中旬采收,對椒在3月中下旬采收。大棚越冬或早春提早栽培,一般在4月底5月初拉秧,采收期100d以上。注意及時采收門椒,以防墜棵,另外每采摘1次及時追肥澆水1次,以利于后期果實膨大。
聯(lián)系電話:0551-6533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