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球物理勘察院廣西柳州545005)
鋁土礦、高嶺土、粘土堿熔系統(tǒng)分析測定SiO2、Al2O3、Fe2O3、TiO2法的改進
王娟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球物理勘察院廣西柳州545005)
過氧化鈉+氫氧化鈉熔礦,鹽酸提取法制備樣液,二氧化硅在堿性條件下煮沸破壞硅酸膠體,酸化后進行顯色。堿化沉淀分離鐵鈦,濾液測三氧化二鋁,濾渣測TiO2,三氧化二鐵視含量采用重鉻酸鉀滴定法或磺基水楊酸比色法。
鋁土礦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系統(tǒng)分析法
鋁土礦、高嶺土、粘土中SiO2、Al2O3、Fe2O3、TiO2,系統(tǒng)分析的關(guān)鍵在SiO2分析。重量法手續(xù)繁瑣,硅鉬藍比色法操作簡單,但方法的關(guān)鍵在于怎樣使溶液中SiO2全部生成正硅酸、顯色完全。
(1)SiO2濃度的影響:酸性溶液中SiO2濃度大于200 μg/ml,用常規(guī)硅鉬藍比色法,結(jié)果偏低(表1),說明樣液中硅酸聚合,顯色不完全[1]。假如通過控制硅酸濃度減少稱樣量,又會影響Fe、Al、Ti的測定。
(2)不同SiO2濃度酸性溶液的穩(wěn)定性:用本法測定不同放置時間的樣液,即使SiO2濃度達到1000 μg/ml,測定結(jié)果穩(wěn)定(見表1)。
表1 本法與常規(guī)硅鉬藍比色法測定結(jié)果
說明樣液中形成的聚合硅酸穩(wěn)定,沒有凝聚沉淀。
(3)聚合硅酸-正硅酸的轉(zhuǎn)化:顯色前,應使樣液中的硅酸膠體解聚,使之全部生成正硅酸。氟化物+鋁鹽、NaOH均可破壞膠體,本法采用NaOH解聚。試驗表明,采用本法硅膠體解聚完全。
(4)其它因素的影響:酸度對顯色有影響[1]。試驗發(fā)現(xiàn),顯色介質(zhì)NaCl濃度越高,吸光度越低,故Na2O2、NaOH、HCl等必須等量加入。
稱取0.2500g樣品于銀坩堝中,加入少量Na2O2(約0.3g)再準確加入NaOH至(Na2O2+NaOH)總量=3.0g,下墊坩堝蓋,于馬弗爐低溫升至750℃,保溫20min,取出稍冷,用熱水在塑料燒杯中提取,加入幾滴無水乙醇除錳,邊攪邊倒入30ml濃HCL并及時洗出坩堝,冷卻至室溫,移入250ml容量瓶,定容。
4.1 SiO2分析
4.1.1分析流程
分取5ml熔礦制備液于塑料王坩堝中,加5ml 10%NaOH,搖勻,沸水浴加熱5min,取下,加水5ml,加10ml 15%HCl,搖勻,移入100ml容量瓶,用25ml水洗滌坩堝和漏斗,搖勻,加10ml 5%鉬酸銨,1滴0.6%KMnO4,搖勻,靜置顯色(室溫<20℃顯色20min,20~29℃顯色15min,30~40℃顯色10min),用混合顯色液(含1.2%硫酸亞鐵銨、1.8%草酸、8.5%硫酸)沖至刻度,搖勻,30分鐘后用0.5cm或1cm比色皿于波長640nm處,以標準系列中ρ(SiO2)=8μg/ml(或6μg/ml)的標準溶液為參比,差示比色。
4.1.2標準系列配制
準確分取ρ(SiO2)=100μg/ml標準溶液(含2g/L NaOH,42ml/L HCl)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3.8%HCl補加至25ml,加入8.0%NaCl 10ml,加水15ml,搖勻,加入10ml 5%鉬酸銨,加1滴0.6%KMnO4,搖勻,以下同樣品分析顯色。顯色后當天(不超過7h)比色。
4.2Al2O3、TiO2,分析
分取50ml熔礦制備液于250ml燒杯中,加10ml 2%EDTA,加1滴0.1%酚酞,用10%NaOH中和至出現(xiàn)紅色,再過量35ml,攪勻,靜置,用裝有脫脂棉(用熱的2%NaOH處理)的玻璃漏斗過濾,用1% NaOH熱溶液洗凈燒杯和沉淀,濾液用錐形瓶承接,加熱至50~80℃,用氟化物取代鋅鹽回滴法測定Al2O3,濾渣在硫酸介質(zhì)中用過氧化氫比色法測定TiO2。
4.3Fe2O3分析
分取熔礦制備液,高含量用重鉻酸鉀滴定法,低含量用磺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Fe2O3。
表2 用本法測定標準物質(zhì)與標準值比較表
[1]尹明、李家熙等,巖石礦物分析(第四版第三分冊)[M].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2011(2).
[2]李靜,楊潔.氟鹽法取代EDTA容量法測定鋁土礦三氧化二鋁[J].云南地質(zhì).2013 (02).
P632[文獻碼]B
1000-405X(2015)-7-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