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米粒
市子家堂屋中間有一個取暖的爐子,那么,對于我來說,這個爐子比大房子、院子和菜園和麥田對我有更大的吸引力。市子用這個鐵爐子夏天的時候去濕,用剩下的火烤面包。而到了冬天,這個爐子簡直就是爐中寶,烤地瓜、烤飯團、烤印度薄餅……
在爐子上烤著吃東西非常多。小時候在爺爺家,住的是四合院老房,到冬天會砌一個取暖的磚爐,早晨生火,白天用濕煤壓住,讓爐火慢燃。我們找一切可以烤著吃的東西在鐵爐蓋上烤,干粉條、苞米豆、黃豆、瓜子、花生、凍饅頭、凍豆包、土豆片、雞蛋……那個爐蓋子簡直是烹調(diào)的啟蒙,激發(fā)了孩子對把食物由生變熟的想象和實踐能力。市子的烤地瓜簡單多了,用錫紙把地瓜包住,尾巴的地方多包一層省得烤糊,扔進鐵爐里烤,地瓜洗干凈,連皮都可以吃,而飯團是放在鐵網(wǎng)上烤的,然后在飯團上抹味噌。如若是我,會把海苔也在上面烤一下,包著飯團吃。在我國福建那邊,冬天濕冷,紫菜都是烤著吃的,現(xiàn)吃現(xiàn)烤,在潮濕的地方能吃到酥脆的東西有幸福感。
市子邊掃雪邊開始儲存冬菜,那和我們北方非常像。首先是凍蘿卜,蘿卜切條,用草繩穿起,掛在屋檐下,說是凍,在早冬的時候,晚上凍,白天晾曬,所以凍蘿卜干是另外的味道和口感。市子做的是水煮凍蘿卜時蔬腌鯡魚。食材:凍蘿卜、腌鯡魚、時蔬。做法:1、凍蘿卜加水泡開去陳味;2、米湯水泡開腌鯡魚減咸味;3、兩者一起煮開,加入當季時蔬。搭配米飯。
我的做法是北方一般做法,凍蘿卜干用淘米水處理好以后攥干切成小塊,和胡蘿卜、土豆以及五花肉一起燉。五花肉切成寸寬兩寸長的薄片,鍋里放色拉油,五花肉片兩面煎,加花椒大料蔥姜醬油等上色入味,然后放入砂鍋或者鑄鐵鍋中和上述蔬菜一起燉,大火燒開小火慢燉25分鐘左右,如果有剩的煎刀魚在快出鍋的時候放入,再燉5分鐘,那個砂鍋特別能夠安慰冬天晚歸的人。而其中的凍蘿卜干因為凍了以后又晾干的,所以里面有很多小洞洞,這些小洞洞會把湯汁吸得非常飽足,凍卜干又不失勁道。而土豆會增加湯的濃稠,胡蘿卜會增加湯里的甜味,五花肉和煎刀魚會使整個湯鍋變得格外香濃。這個湯鍋雖然比市子的凍蘿卜湯來得濃艷,但卻不會油膩。
市子的媽媽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做了一個雙色的圣誕蛋糕,招待外國朋友和市子。媽媽的圣誕蛋糕配合節(jié)日是紅綠白色的,蛋糕芯左紅右綠,外面涂了厚厚的白色奶油,奶油并沒有什么用擠花嘴擠出什么花樣,就是用蔬菜刀抹平,這樣一個蛋糕真是家常的樸實。但是迷住了媽媽的朋友和市子,這兩個人說什么也不明白左右兩色的蛋糕是怎么做出來的。原來就是倒入一層顏色的蛋糕糊再倒入另外一種顏色的蛋糕糊烘烤以后拿出來的時候做90度的翻轉(zhuǎn)。當市子也開始做蛋糕的時候,市子的蛋糕是紫黃白三色的,白色當然還是外面的奶油,蛋糕是紫色和黃色兩色的。
市子的紫黃白蛋糕食材:奶油、黑米甜米酒、南瓜、砂糖、油、小麥粉、泡打粉。做法:(1)甜米酒加上砂糖、油、小麥粉、泡打粉混合攪拌成紫色蛋糕糊;(2)蒸熟的南瓜搗成南瓜泥,加砂糖、油、小麥粉、泡打粉混合攪拌成黃色蛋糕糊;(3)往模具里倒入黑米蛋糕糊,高度不超過模具的一半,再倒入南瓜蛋糕糊,兩者高度共到模具八分滿的位置,放入烤箱;(4)烤好的蛋糕自烤箱取出后,趁熱立刻將膨脹的表面朝下冷卻,冷卻后朝下的表面也是平滑的了;(5)將蛋糕打橫,兩種顏色呈縱向并列;(6)表面涂抹上奶油裝飾。
小森的冬天,人少且老,而雪多,寂寞的冬季漫長無涯。像我們的農(nóng)村一樣,住在小森多數(shù)都是老人,年輕人都去了大城市了。但是大家的生活過的還是一絲不茍,幾乎沒有娛樂的小森到了迎新年的時候也傳出了歡樂,家家戶戶提前好幾天就要開始準備。像納豆糯米糕這樣的食物就需要準備好久。
要說的是我實在受不了納豆的味道,像北京豆汁不是人人都享受得起的一樣,納豆的味道也是喜歡的人會格外地喜歡,而吃不來的人卻怎么都享受不起那種復雜酸腐臭的味道。市子和小朋友把煮好的大豆用稻草包裹起來埋在雪地里,稻草中的枯草桿菌(納豆菌)可以使黃豆發(fā)酵。到了新年,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挖出埋著的納豆,此時納豆已經(jīng)發(fā)酵,長出粘粘的長絲。而糯米也已經(jīng)蒸熟,放進木桕中,大人用木錘打年糕,這和中國、韓國都很像。打年糕不論在哪個國家都會有歡樂的儀式感,總之把糯米打到粘粘的看不到米粒為止。村里的人家每家都會分到一塊糯米糕。納豆加砂糖、醬油在鍋里熬到粘稠,立刻加入熱騰騰的手撕小塊糯米團子。市子享受的表情告訴我們,食物如果經(jīng)手親制如果喜歡才會有充分的享受。
窗外的雪世界即使有點漫長,如果有了美好的食物也不那么難以度過了。只要有一個好胃,在這個千百年來食物一直缺乏的地區(qū),你的口腹之欲一定會得到充分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