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云
摘要:用SHMASZU DTG-60差熱-熱重分析儀器,在靜態(tài)空氣氣氛條件下,研究了蕎麥稈和蕎麥殼的熱穩(wěn)定性。根據熱分析試驗數據,采用Coats-Redfern積分法計算蕎麥稈和蕎麥殼的熱分解反應的活化能,通過比較得出了蕎麥稈的穩(wěn)定性比蕎麥殼的穩(wěn)定性高。
關鍵詞:蕎麥稈;蕎麥殼;差熱-熱重分析
中圖分類號:S517;TK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7-429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7.048
蕎麥(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是中國西部地區(qū)重要的糧食作物,主要生長在中國西北、東北、華北、西南的高山地帶[1]。蕎麥稈和蕎麥殼是蕎麥的副產物,每年都會被大量廢棄或者在田間焚燒,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huán)境。近年來,生物質的熱解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熱解可以將生物質轉化成高附加值高品味炭、生物油和燃氣[2]。深入研究生物質熱解有助于了解生物質熱化學轉化的過程。所以,國內外學者對生物質的熱解動力學做了大量的研究[3-6],但是由于生物質的熱解復雜,求解的動力學參數差異很大,至今沒有一個廣泛適應的模型對熱解過程進行描述[2]。
熱分析是在程序控溫和一定氣氛下,測量試樣的某種物理性質與溫度或時間關系的一類技術。熱分析技術用于研究物質在某一特定溫度時發(fā)生的熱學等物理參數的變化,由此進一步研究物質的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研究反應規(guī)律以及制定工藝條件等[7]。本研究將熱分析技術應用于蕎麥稈和蕎麥殼的熱解試驗中,并用Coats-Redfern法計算蕎麥的熱動力學參數,研究蕎麥稈和蕎麥殼的熱穩(wěn)定性和熱解的關系,以期得到蕎麥桿和蕎麥殼的最佳分解溫度。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蕎麥殼和蕎麥稈取自四川省涼山州高山地帶,用蒸餾水洗凈后切成小塊放在烘箱中于105 ℃烘干,取出用粉碎機粉碎后放入稱量瓶中備用。
1.2 儀器與條件
SHMADZU DTG-60差熱-熱重分析儀,DSC-60差示掃描量熱儀,日本島津公司產品。升溫范圍為20~700 ℃;氣氛為靜態(tài)空氣; 參比物為空鋁坩堝。
2 結果與分析
2.1 蕎麥殼和蕎麥稈的熱解過程
用熱分析技術對蕎麥廢棄物蕎麥稈和蕎麥殼進行熱圖譜掃描,得到TG-DTG曲線,如圖1和圖2所示。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蕎麥稈和蕎麥殼的熱解過程主要分成3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00 ℃左右,有少量的失重(蕎麥稈的失重率為8.586%,蕎麥殼的失重率為6.019%),這一階段主要發(fā)生物理變化,主要是由于揮發(fā)性成分的減少和殘留水分的蒸發(fā)造成的[5]。第二階段是在350 ℃以前,是蕎麥稈和蕎麥殼的主要熱解反應階段,趙明等[8]認為在該溫度區(qū)間發(fā)生了物質內部的重組,主要生成小分子化合物,如H2O、CO、CO2等和大分子可冷凝揮發(fā)而導致的明顯失重,此階段蕎麥稈的失重率為69.585%,蕎麥殼的失重率為56.228%,這個階段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等物質氧化燃燒的過程。第三階段是350 ℃出現的碳化分解過程,從表1可以看出蕎麥稈的失重率為15.825%,蕎麥殼的失重率為34.656%,蕎麥殼失重率最大的溫度點比蕎麥稈的溫度點高,殘余的灰分蕎麥殼比蕎麥稈的大,說明蕎麥殼比蕎麥稈穩(wěn)定性高。
2.2 熱解動力學參數的確定——活化能的計算
在進行動力學數據處理時,采用Coats-Redfern積分法[9],此方法已經被廣泛用于熱分解反應的動力學分析中,能夠很好地反映熱解反應的機理。相關方程如下:
In[F(a)]=In[■(1-■)]-■
n≠1,In[F(a)]=In[■]
n=1,In[F(a)]=In[-In■]
式中:a=■,稱為轉化率;m為樣品質量,m0反映初始質量,mf反映終了質量;E為反應的活化能;β為升溫速率;R為氣體常數(8.314 J/(K·mol)。
本文采用反應級數n=1,用In[-In■]對■作圖,由斜率和截距分別求出反應活化能和頻率因子A,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蕎麥稈熱降解活化能為21.93 kJ/mol,蕎麥稈的熱解活化能為25.98 kJ/mol。相關系數分別為0.996、0.987,可見線性較好,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蕎麥稈和蕎麥殼的分解過程相似,但是失重率不同,說明2種物質中的含量有差異。從表2可以看出,蕎麥殼的活化能比蕎麥稈的活化能高,進一步說明蕎麥殼的穩(wěn)定性相對較高。
3 小結
通過對蕎麥稈和蕎麥殼的熱分析圖譜,結果表明,蕎麥稈和蕎麥殼的熱解過程主要分成3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不同的物理化學變化及不同的熱效應。蕎麥稈在220~360 ℃、蕎麥殼在220~370 ℃是試樣熱解的主要階段,蕎麥稈在355 ℃、蕎麥殼在482 ℃失重率最大。
用Coats-Redfern積分法計算了蕎麥稈和蕎麥殼的活化能,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蕎麥稈的活化能低于蕎麥殼的活化能,蕎麥殼的穩(wěn)定性相對比蕎麥稈的高。
參考文獻:
[1] 朱靜平.蕎麥的熱分析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33(4):41-43.
[2] 王明峰,將恩臣,周 嶺.玉米秸桿熱解動力學分析[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9,25(2):204-207.
[3] STENSENG M,JENSEN A,DAM-JOHANSEN K. Investigation of biomass pyrolysis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J].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2001,58(1):765-780.
[4] VLAEV L T,MARKOVSKA I G,LYUBCHEV L A.Non-isothermal kinetics of pyrolysis of rice husk[J]. Thermochimica Acta,2003,406(2):1-7.
[5] 劉榮厚,袁海榮,徐 璐.玉米桔稈熱解反應動力學的研究[J]. 太陽能學報,2007,28(5):527-531.
[6] 賴艷華,呂明新.程序升溫下秸稈類生物質燃料熱解規(guī)律[J].燃燒科學與技術,2001,7(3):245-248.
[7] 劉振海,徐國華,張洪林.熱分析儀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8] 趙 明,吳文權,盧 玫,等.稻草熱裂解動力學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2,18(1):107-110.
[9] 胡榮祖,史啟禎.熱分析動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