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戴維,2012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狀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2級本科生。連續(xù)兩年參加北京大學在湖北省的高考招生工作,對志愿填報有深入獨到的研究。
“戴維,是不是比你當年查分起得還要早???”同行的老師這樣打趣道。凌晨五點,初升的太陽為襄陽城帶來了一絲暖意,似乎是平靜的一天,似乎也是不平靜的一天。
此刻,我們是第一時間給高分考生發(fā)去喜訊的信使,是第一時間給失意考生鼓勵和希望的依靠,也是解答萬千疑惑,為燕園拔優(yōu)選材的招生老師——體會千萬考生真實的情緒,把他們對博雅塔和未名湖的向往變?yōu)楝F(xiàn)實,是北京大學招生組最重要的工作。
當年選專業(yè)時親身經(jīng)歷的糾結(jié)情緒,讓我真切地體會到考生和家長的想法。在一個十米見方的房間里,考生對理想的憧憬,家長對孩子未來的牽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分歧,一樣樣被真實地擺在我們面前。不可避免地,“就業(yè)”“保研”“薪酬”“出國”這些詞一次又一次地被提起,但許多考生心里仍然跳躍著“我要學理論物理,看看這個宇宙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我要去最貧困的大山里支教”等令人興奮的理想。
剛剛結(jié)束高考的考生身上總是散發(fā)著一種年輕的沖動和快樂,有個男生在家長面前一本正經(jīng)地擔憂保研和出國,但在私下里卻無限憧憬與女朋友徜徉在未名湖畔的浪漫場景。他們極度地渴望了解燕園的點點滴滴,甚至好奇每個食堂最好吃的菜是哪一道,哪個院系的漂亮女生最多,動物園批發(fā)市場里是不是真有物美價廉的衣服等。
兩年的招生工作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在于考生不了解大學,大學也不了解考生,甚至考生都不了解自己。在咨詢的過程中,考生通過我們的介紹了解到北京大學每個院系、每個專業(yè)的課程設(shè)置、專業(yè)分流等龐雜零散的信息。在談話中,甚至有的考生突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仿佛被壓抑整個高中三年的自我認知在一瞬間清晰起來。誠然,碰到對未來有明確規(guī)劃,對自我有清晰定位的考生是招生組的幸運,但幫助他們重新認識和發(fā)掘未知的自己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的許多大學生,初到大學的那一段時間總會遇見各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我想學的不是這個”“我學這個有什么用”“如果我去了另外一個院系,情況一定會好得多吧”。而這都是由于填報志愿時,我們對大學和專業(yè)不了解所導致。那么,正在奮斗的你,不要等到高考后才匆匆地選擇大學和專業(yè),從現(xiàn)在開始去接觸它們,讓它們成為你規(guī)劃的一部分,成為支撐你前進的力量之一。
未名湖畔好讀書,博雅塔下宜聆教,但清華園里也能依稀聽到佩弦先生在荷塘月色下的幽幽吟唱,清華二校門也能讓人憶起西南聯(lián)大時期革命烈士的家國情懷。大學和專業(yè)的選擇,是命中注定,也是有意為之,無論最終我們是相會燕園還是各奔東西,驚艷的歲月一定會和你相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