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德
曾強跟我一樣,自小兒生在農(nóng)村,但他不是山漢,他是搞企業(yè)的,只不過平素喜歡舞文弄墨,寫些文字。這一寫不要緊,竟寫出了名堂。曾強的小說寫得好、散文也很有特色,文學(xué)藝術(shù)評論更是很有鋒芒,《山西文學(xué)》、《黃河》、《創(chuàng)作與評論》、《山東文學(xué)》、《青海湖》、《牡丹》、《歲月》、《都市》等不少全國有名的大刊都發(fā)表過他的作品。不僅如此,曾強在文人圈也很有人緣。干啥都熱情如火,對誰都謙遜儒和。
去年下半年,曾強又鐘情上了畫畫,并且起了個名兒,叫做“山漢畫畫”。山漢者,土得掉渣的山民也,最普通最一般的人,最具農(nóng)村味兒的人。山漢畫畫,離不開他熟識的山村,社會的最底層,因而也最接地氣,這和他的文章一樣。曾強有一部散文集《靠得幸福再近些》,聽名字你就能看出多質(zhì)樸,多接地氣,一如那山漢畫的畫兒。于是這山漢,不畫則己,一畫竟畫得別出心裁,很有土腥氣味。
最近,微信上又見他發(fā)了一組山漢畫的畫兒,名叫“一種感覺”。畫兒共9幅,且都是農(nóng)村題材的,不是山,就是水,要么就是雞、鴨、樹。這9幅畫兒,與其說是“一種感覺”,不如說是“一種感悟”,是他對生活的抽象而精到的表述。每一幅畫兒,著墨不多,寥寥數(shù)筆,傳統(tǒng)古典的山水背景,其中或一位先生,或春鳥,或河鴨,或野草,或村院,逸趣橫生,韻味悠長,使人不由得浮想聯(lián)翩,感觸連連,由此引得很多“網(wǎng)友”、“微友”轉(zhuǎn)發(fā),點贊。
曾強這山漢其實沒有一點畫畫的功底,雖多寫書畫評論,出手不凡,直達(dá)書畫本質(zhì),但他數(shù)十年來從未畫過畫。從前沒畫過,但現(xiàn)在他畫了,也許不很專業(yè),粗疏,簡約,但他不光用手畫,更用心畫,用心在“悟”。其所表達(dá)的理念,都是個人的理念,個人的“私想”。以小見大,對生活充滿熱情,這就是“山漢畫畫”最與眾不同之處。
曾強這山漢自打迷上了畫,就把畫當(dāng)作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如同他所喜愛的文學(xué)。我在微信上看到了“山漢”的各種系列畫:如“舊器物”,如“北方命脈”,如“山村心事”,如“羊年春色”,如“黃土風(fēng)物”,如“門里門外”,如“你在高原”,如“總有這樣一些樹”等等。他的畫兒所畫的情景都浸透著生活情趣,生活的哲理,柴米油鹽,花草蟲魚,高山大河,老屋荒田……生活中這些難描難畫、若未被捕捉就一閃而逝的生活片斷被他躍然紙上,存在畫里,留在記憶中。
曾強把畫畫作為除寫文章外的又一樂事。這是他一個人的樂事,一個人的旅行,之后曬在網(wǎng)上,把自己的樂,讓別人去分享,讓別人跟他去旅行,去品味生活,去感悟生活的美。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但對曾強來說,還得加個“畫如其人”。曾強的畫兒,既是他個人的情趣旅行記錄,也是他思想的形象表述,更是他生命的另一種呈現(xiàn)形式。
山漢畫畫,畫的是自己的“私想”,尤其是個人品行的特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