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曦 美國設計咨詢公司frog資深交互設計師
設計調研從0到1
文/楊曦美國設計咨詢公司frog資深交互設計師
設計調研要求我們有一顆開明的心,去實際的使用環(huán)境里面去聆聽,去理解用戶的真實體驗。
當產品被市場接受,變成了成功的案例,它就慢慢地局限我們的思維。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做產品再創(chuàng)新的時候,老是走不出“致敬”這個影子的原因。此外,創(chuàng)始團隊志同道合往往也意味著理解客戶需求的局限性。怎么辦?
在設計領域有一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叫做設計調研。這是定性而非定量的研究,不講究規(guī)模,而在于對一批用戶需求深度的理解,探求需求背后的原因,最終目的是獲取產品創(chuàng)新的靈感。
考慮到創(chuàng)業(yè)或者研發(fā)的急迫性,我們建議訪問6到8個用戶,去挖掘他們一些說不出來的情感。用戶質量非常重要,那些沒有自己獨特體驗、沒有自己觀點的用戶不予考慮。
最好是訪談那些深度用戶。5年前我做過一個男士護膚品,訪問了一個日本男模用戶,他代言男性產品也代言女性產品,因此都有使用心得。他家里的瓶瓶罐罐一大堆,會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情況、場合使用產品。通過他一個人,我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情況,比如說作為一個男模是怎么用產品的,為什么會用女性產品,在什么天氣用什么產品,他都會告訴你,甚至還會告訴你一些化妝的技巧。這些東西就像偏方,僅供朋友之間分享,對我們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深度用戶。他有自己的想法、方式,DIY的結果。
什么是反面用戶呢?我在做一個冰箱的設計調研時,訪問過一個客戶。一開始她對家里的進口冰箱說得繪聲繪色,怎么買的,怎么看的,和老公怎么決定的,但最后我發(fā)現(xiàn)她根本不用這個冰箱。因為她有一個阿姨負責帶孩子、燒菜,這個冰箱的使用都是阿姨決定的。這就代表了你的一部分潛在用戶不是你的最終用戶,但他(她)是決定最終購買的人。他(她)會站在什么角度思考問題?怎么決定他(她)需要的功能?都是很有趣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形式,我們就會知道他們?yōu)槭裁从?,為什么不用,以什么方式去用?/p>
要讓用戶以放松自然的狀態(tài)講他的故事,我們鼓勵走出辦公室,去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中。我做過一個電商項目調研,一個大三學生,她是一個網(wǎng)購達人,我走進她的宿舍,不需要開口問,就大概知道她喜歡什么品牌,買什么產品,喜歡哪些明星。之后的調研根據(jù)這些細節(jié)問,包裝袋有什么故事,為什么喜歡這個明星,這個明星讓你買什么產品,他在你的購買渠道里面擔任什么角色。通過這樣的立體的環(huán)境,我可以理解他說的話是什么意思,需求是什么。用戶有時不能很明白概括他自己的需求,需要我們總結。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背景,總結他說話的立場,是不是會更加準確?當然,我們要根據(jù)產品的使用情景調整訪談的地方。比如給商場做環(huán)境的設計,跟客戶商量在家里做不合適,看不到購物的模式。于是每個商場跑3個小時,逛街、吃飯、喝酒,看上去很累,還要邊走邊記筆記,但效果非常好,你會知道他們從哪個門進去,進去干什么,特別是女生在逛街的時候是很隨機的,感性的,什么樣的裝飾,有沒有什么新品,打折會影響她們,哪里可以看到,哪里看不到。這些細節(jié)是我們可以看得清楚的,我們可以直接看到這個問題拍一張照,記一個筆記,效果比普通的調研好得多。用戶可能會說出很多你認為不對的話,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說,讓他們告訴你為什么會這樣說。
無論你是CEO或者調研人員,都要保持一顆開明的心。用戶可能會說出很多你認為不對的話,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說,讓他們告訴你為什么會這樣說。很多人會下意識地去保護自己的產品,用戶操作錯誤了,他立馬說應該這樣操作。但通過這樣的方式你沒有拿到你想要的結果,你最多是說服了一個用戶而已。
在設計調研中,經(jīng)常犯的錯誤是問一些誘導性的問題。我在一家小餐館吃飯,法國大廚喜歡出來走走,問一下反饋怎么樣。他直接過來看著我問:好不好?這樣問,讓人家怎么回答呢?這就是誘導性問題。好嗎?你會用嗎?這個貴嗎?你會不會買?會不會給別人推薦?……當你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告訴了那個人你想要什么答案。通常大家會禮貌地回答,不錯,蠻好的,我會推薦的。這樣你就拿不到你想要的結果。我們主張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比如說你是怎么打車的?為什么買這個產品?這些問題他需要想一想才能回答你。
問的時候我喜歡用漏斗模型,從一個比較高的層次往下挖深,幫助用戶反映出他要的結果。做產品創(chuàng)新的時候要有一個范圍,問用戶在這個范圍里面做了哪些事、用了哪些產品,使用了哪些解決方案,以及曾經(jīng)、現(xiàn)在、未來的打算。特別是要讓他們演示怎么做的,一步步給我們看,最后要問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把用戶現(xiàn)有的觀點挖掘清楚。這樣,我們就不僅僅是拿到了數(shù)據(jù),更了解這些數(shù)據(jù)產生的原因,會告訴我們用戶的需求是什么。一個比較實際的方法是記筆記總結,先在一張紙上寫下你覺得有價值的或者是有趣的點。在很多調研之后會拿到很多數(shù)據(jù),針對這些點的創(chuàng)新有時太簡單,沒有解決真正的需求。最后創(chuàng)新的點是針對那些需求,要解決背后真正的剛需問題。
總的來說,設計調研要求我們有一顆開明的心,去實際的使用環(huán)境里面去聆聽,去理解極端用戶的真實體驗,去思考,總結他們的根本需求,然后去探索、獲取產品創(chuàng)新的靈感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