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芳
人有貴賤貧富之分,有境界高下之別,男人都希望做英雄豪杰,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正如北宋張載所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但是能達到此境界的畢竟是少數(shù)。有的人終其一生為錢謀為權(quán)謀,自以為做人很成功,實際上不一定是一個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貧樂道,利他忘我,盡管沒有萬貫家財或一官半職,卻是有大境界大操守的人。境界與財富無關(guān),與權(quán)勢無涉,關(guān)鍵是看他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和價值。一個人是否達到較高的境界,只能看他做人的修為,看他的品格和畢生的追求。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為人處世一定要有追求,有境界。大家知道紅軍長征的故事,但有兩組數(shù)字或許大家并不了解:一是帶領(lǐng)部隊克服千難萬險,長驅(qū)二萬五千里,粉碎敵人圍追堵截的紅軍將領(lǐng)平均年齡是25歲;二是長征經(jīng)歷了368天,幾乎每天都遭遇一次戰(zhàn)斗,有235天是白天行軍,有18天是晝夜行軍,日均行走75華里,翻過了18座高山,其中有5座山終年積雪,渡過了24條河,經(jīng)過了11個省區(qū),占領(lǐng)過大大小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的包圍封鎖,長征途中只休整了44天,20多萬紅軍出生入死、浴血奮戰(zhàn),挑戰(zhàn)了人類的極限,最后仍剩下2萬多人。以上兩組令人震撼的數(shù)字告訴了我們什么是信念,什么是價值,什么是奇跡。紅軍將士對共產(chǎn)黨的認同就是信念,為老百姓翻身解放謀幸福就是價值。他們身后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過沒有路的“路”,這些在尋常人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紅軍將士卻完成了,這是奇跡。長征故事閃現(xiàn)著對人類自身力量的確認,人是萬物至尊,革命理想高于天。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成大事者必依次經(jīng)過三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薄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三個境界,又何嘗不是明德修身的境界呢?提升做人的境界,首先是要有一個遠大、高尚的做人標準;其次是要按照這個標準去身體力行,躬身實踐,百折不撓,無怨無悔;第三就是要通過個人的不懈努力,使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終成正果。
我們在提升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工作境界的必由之路上,必須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和孜孜以求的決心,這樣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