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萍,汪 晨,顧冬珍
(1.衢州市氣象局,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市農(nóng)業(yè)局,浙江 衢州 324000)
衢州市2015年春季氣候概況及對春茶影響分析
余麗萍1,汪晨1,顧冬珍2
(1.衢州市氣象局,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市農(nóng)業(yè)局,浙江 衢州 324000)
通過分析2015年春季 (3-5月)衢州本市、龍游、江山、常山、開化5個站的日氣象觀測資料,結果表明,衢州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顯著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偏少,期間凍害發(fā)生較常年偏輕;連陰雨主要發(fā)生時段為3月上中旬、4月上旬、5月中旬,和常年相比連陰雨持續(xù)時間較短,特別是4月中下旬正值春茶采摘高峰期,溫高光足,對茶葉生長和采摘都非常有利。2015年春季氣候條件對春茶影響屬正常偏好年景。
衢州市;氣候條件;春茶
文獻著錄格式:余麗萍,汪晨,顧冬珍.衢州市2015年春季氣候概況及對春茶影響分析 [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5,56(12):2064-2066.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全市土地總面積8 841 km2,總人口246.68萬[1]。衢州茶葉生產(chǎn)始于唐,而盛于宋、明。新中國成立后,衢州一直是國家的茶葉出口基地。1990年,衢州開始推廣無性系茶葉良種,品種有福丁、龍井43、翠峰、浙農(nóng)117、迎霜、烏牛早、白茶等。衢州目前形成了以 “開化龍頂”為主導,紅茶、眉茶、龍井扁茶、香茶、杜仲茶、黃茶、速溶茶等為補充的多層次、多門類的茶葉產(chǎn)業(yè)結構。
衢州產(chǎn)茶歷史悠久,史有盛名[2]。據(jù)農(nóng)業(yè)部門調(diào)查,2015年衢州春茶產(chǎn)量約4 460 t,茶葉總產(chǎn)值8.4億元,其中名優(yōu)茶2 840 t,產(chǎn)值8億元,和2014年同比均大幅增加。名優(yōu)茶產(chǎn)值主要在于春茶生產(chǎn),而2015年春季氣候特點為溫高光足、凍害和連陰雨發(fā)生概率低于常年,對春茶影響屬正常偏好年景?,F(xiàn)將實地調(diào)查情況報道如下。
氣候學上通常將氣象要素在近30年的平均值作為氣候基本態(tài),世界氣象組織 (WMO)設定1981-2010年為平均值氣候期[2]。本研究對衢州本市、江山、常山、龍游、開化5個站1973-2014年3月1日至5月31日的平均氣溫、降水量、降水日數(shù) (≥0.1 mm)、日照時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1平均氣溫較常年顯著偏高
衢州市春季平均氣溫17.7℃,較常年顯著偏高1.1℃,比2014年春季偏高0.2℃,位列1973年以來第3位。各站平均氣溫為17.1(開化)~17.9℃ (江山),較常年顯著偏高0.9~1.2℃。春季極端最高氣溫為33.7℃,4月1日出現(xiàn)在江山;極端最低氣溫為2.0℃,3月2日出現(xiàn)在龍游,3月5日出現(xiàn)在江山、常山、開化 (圖1)。
圖1 衢州市1973-2015年春季平均氣溫變化
3月平均氣溫12.5℃,較常年顯著偏高1.4℃,比2014年同期偏高0.1℃。各站月平均氣溫為12.1(開化)~12.7℃(江山、常山),較常年偏高1.4~1.6℃。
4月平均氣溫18.1℃,較常年顯著偏高1.2℃,比2014年同期偏高0.2℃。各站月平均氣溫為17.3(開化)~18.4℃ (江山),較常年顯著偏高1.0(常山、開化)~1.4℃ (江山)。
5月平均氣溫22.5℃,較常年偏高 0.6℃,比上年同期偏高0.6℃。各站月平均氣溫為21.9(開化)~22.7℃ (衢州、江山、龍游),較常年偏高0.3(常山)~0.8℃ (江山、開化)。
1.2降水量、雨日接近常年
衢州市春季各站降水量555.1(江山)~675.3 mm(開化),與常年同期相比,江山、常山偏少1~2成,其他各站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平均降水量618.4 mm,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比2014年同期偏少39.5 mm(圖2)。
春季各站雨日為51(江山)~57 d(開化),與常年同期相比,江山偏少2 d,其他各站偏多1~4 d。
圖2 衢州市1973-2015年春季平均降水量變化
3月各站降水量為118.5(開化) ~136.4 mm(江山),較常年偏少3~4成。月平均降水量為128.5 mm,較常年偏少3成多,比2014年同期偏少108.2 mm。
4月各站降水量69.5(江山)~190.6 mm(開化),較常年偏少2~7成。月平均降水量為137.4 mm,較常年偏少近4成,比2014年同期偏多13.7 mm。
5月各站降水量313.2(龍游)~389.7 mm(衢州),較常年顯著偏多5~9成。月平均降水量為352.5 mm,較常年顯著偏多近6成,比2014年同期偏多59 mm,位列建站第4位。
1.3日照時數(shù)接近常年略偏少
衢州市春季日照時數(shù)308(衢州、江山)~415 h(龍游),與常年同期相比,龍游偏多近1成,其他各站偏少1~2成。春季平均日照時數(shù)336 h,較常年偏少近1成,比2014年同期偏少7 h(圖3)。
3月各站日照時數(shù)86(衢州、開化)~110 h(龍游),常山接近常年同期水平,龍游較常年偏多1成多,其他各站較常年偏少1成左右。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93 h,接近常年同期水平,比2014年同期少29 h。
4月各站日照時數(shù)126(江山)~177 h(龍游),與常年同期相比,江山接近常年略偏多,其他各站偏多2~4成。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46 h,較常年偏多2成,比2014年同期偏多38 h。
圖3 衢州市1973-2015年春季平均日照時數(shù)變化
5月各站日照時數(shù)77(衢州)~128 h(龍游),較常年偏少2~5成。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97 h,較常年偏少近4成,比2014年同期偏少21 h,位列建站后5位。
1.4主要災害天氣概況
凍害。2015年春季凍害總體較輕,基本無災害,北部地區(qū)最低氣溫在1~2℃的有3月2日、5日、6日,上述時間該地區(qū)春茶還未開采,對茶葉影響不大,3月12日北部地區(qū)出現(xiàn)1~2℃最低氣溫,對茶葉稍有影響。
連陰雨。2015年春季連陰雨主要時段3月1-8日、3月14-21日、4月2-10日、5月14-19日、5月27-31日。連陰雨導致積溫低、光照不足,既影響早春茶生長速度和品質,又影響茶葉的采摘。2015年春季連陰雨和常年相比,出現(xiàn)頻率較低。
2015年春季氣候條件為溫高光足,對茶葉生長較有利。據(jù)農(nóng)業(yè)部門調(diào)查,有以下3個特點。(1)開采期較上年提早。從2015年伊始,平均氣溫比上年同期明顯偏高,導致茶樹越冬芽生長速度加快,早春風調(diào)雨順。烏牛早開采期約較上年提早7 d左右,龍游縣東華街道街路村民于2月23日(農(nóng)歷正月初五)率先開采烏牛早,龍州街道大板橋、項莊等農(nóng)戶于3月2日開采。龍井43于3月16日開采 (項莊),比2014年提早2 d。至3月25日止,特早生品種烏牛早頭輪茶葉已采摘結束,龍井43等早生品種全面開采,鳩坑種、安吉白茶等晚生品種陸續(xù)開采;3月底衢州全市除部分高山茶園外全面開采。(2)增收效益明顯。2015年,烏牛早茶樹普遍枝條長而粗壯,樹勢旺盛,芽頭多,產(chǎn)量增收明顯。開采以來,受開采前后2月近20 d的持續(xù)陰雨天氣影響,茶芽生長速度減緩,有利于價格穩(wěn)定,3月中旬,春茶經(jīng)濟效益達到了最高水平。(3)早茶品質下降。開春以來雖未發(fā)生凍害,但3月上、中旬雨水較多,雖然開采時間早,但茶葉品質略有下降,春茶整體效益增加不明顯。
2015年3-5月衢州市平均氣溫17.7℃,較常年顯著偏高1.1℃,位列1973年以來第3位;平均降水量618.4 mm,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春季各站雨日為51(江山)~57 d(開化),與常年同期相比,江山偏少2 d,其他各站偏多1~4 d;平均日照時數(shù)336 h,較常年偏少近1成。春季凍害發(fā)生較常年偏輕,連陰雨主要發(fā)生時段為3月上中旬、4月上旬、5月中旬,與常年相比,連陰雨持續(xù)時間較短,特別是4月中下旬正值春茶采摘高峰期,溫高光足,對茶葉生長和采摘都非常有利。總體上,2015年春季氣候條件對春茶影響屬正常偏好年景。
3月25日以后,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龍井43、安吉白茶、鳩坑種等陸續(xù)全面開采,局部采茶勞動力緊缺。農(nóng)戶普遍反映2015年龍井43的頭輪茶芽不及上年粗壯,個頭較小,拔節(jié)較早,質量下降,推測可能與2014年冬季和2015年春季的氣候變化有關,有待進一步調(diào)查研究。
[1] 潘云洪,王玉祥,張鑫,等.浙江省衢州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條件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 [J].科技信息,2009(1):374-376.
[2] 顧冬珍.衢州茶和茶文化 [J].茶博覽,2014(12):27-29.
(責任編輯:侯春曉)
S 162
A
0528-9017(2015)12-2064-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248
2015-07-22
財政部公益性行業(yè) (氣象)科研專項 (GYHY201306037)
余麗萍 (1961-),女,浙江開化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氣象業(yè)務和服務工作。E-mail:4208843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