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利強,黃禮書,陳喆明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福建 福州 350108)
HPLC-UV和HPLC-ELSD法測定蜜炙酸棗仁中酸棗仁皂苷A含量的比較
隋利強,黃禮書,陳喆明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福建 福州350108)
[目的]建立蜜炙酸棗仁中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以WondaCract ODS-2 (250 mm×4.6 mm,5μm)為色譜柱,乙腈-水為流動相,ELSD漂移管溫度為80℃,氣體流量為1.5 ml/min。紫外檢測波長為204 nm;流速為1 ml/min,柱溫為30℃。[結果]HPLC-ELSD法測定酸棗仁皂苷A的線性范圍為0.05~0.2 mg/ml,r=0.9952,平均回收率為102.97%,RSD=0.79%(n=6)。HPLC-UV法測定酸棗仁皂苷A的線性范圍為0.005~0.2 mg/ml,r=0.9990,平均回收率為98.64%,RSD=2.05%(n=6)。[結論]兩種檢測方法測定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結果相近,但HPLC-ELSD法的穩(wěn)定性更好,HPLC-UV法由于吸收度低,峰面積相對較小,存在一定誤差。
HPLC-UV;HPLC-ELSD;蜜炙酸棗仁;酸棗仁皂苷A
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a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種子,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中藥,具有養(yǎng)肝、寧心安神、生津、斂汗的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失眠、心脾氣血兩虛、脾不統(tǒng)血、陰虧內(nèi)熱、心神不寧等[1]。酸棗仁臨床常用生酸棗仁、炒酸棗仁,藥典也收載上述兩種飲片。除此之外,福州地區(qū)習慣用蜜炙酸棗仁,且用藥歷史悠久,該飲片收載于《福建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2]。
現(xiàn)代研究表明酸棗仁含酸棗仁皂苷、三萜化合物等,具有鎮(zhèn)靜、催眠、安神的作用。酸棗仁皂苷A是2010年版藥典中酸棗仁質(zhì)量標準的質(zhì)量控制成分,目前對該成分的檢測多采用HPLC-ELSD法,部分文獻報道采用HPLC-UV法。本研究參考有關文獻[3-5],分別采用HPLC-UV和HPLC-ELSD法測定了蜜炙酸棗仁中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旨為建立蜜炙酸棗仁中酸棗仁皂苷A更好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
1.1儀器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稱重設備有限公司,XS105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京制00000246);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 Technologies 1200 series,Alltech 3300 ELSD和二極管陣列檢測器)。
1.2試藥甲醇(批號為20141218,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乙腈(批號為20140321,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酸棗仁(批號為20141107,隴西聚堂中藥材實業(yè)有限公司);酸棗仁皂苷A(含量為98.60%,MuST-14042311,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蜜炙酸棗仁由本課題組按《福建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蜜棗仁項下方法加工炮制。
2.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酸棗仁皂苷A對照品10 mg,精密稱定,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即得。
2.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參考文獻[4-5],取蜜棗仁樣品粉末(過4號篩)約1 g,精密稱定,置索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適量,加熱回流4 h,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去溶劑,轉移至錐形瓶中,加入70%乙醇20 ml,加熱回流2 h,濾過,濾渣用70%乙醇5 ml洗滌,合并洗液與濾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色譜條件色譜柱:WondaCract ODS-2(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水;ELSD漂移管溫度:80℃;氣體流量: 1.5 ml/min;紫外檢測波長:204 nm;柱溫:30℃;流速:1 ml/min;進樣量:10 μl;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梯度洗脫,洗脫條件見表1;理論板數(shù)按酸棗仁皂苷A峰計算應不低于2 000。在此色譜條件下,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供試品溶液各10 μl進樣測定,HPLC圖見圖1。
2.4線性關系考察精密吸取酸棗仁皂苷A對照品貯備液0.1 ml、0.15 ml、0.2 ml、0.3 ml、0.4 ml,分別置于2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配成系列對照品溶液(0.05 mg/ml、0.075 mg/ml、0.1 mg/ml、0.15 mg/ml、0.2 mg/ml)。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得各濃度峰面積,以峰面積對數(shù)LogA為縱坐標,濃度C為橫坐標,得回歸曲線Y=7.9194X+1.8502,r=0.9952,結果顯示酸棗仁皂苷A在濃度0.05~0.2 mg/ml范圍內(nèi)有良好線性關系,結果見圖2。
表1 梯度洗脫條件
圖1 HPLC色譜圖
圖2 酸棗仁皂苷A標準曲線
2.5精密度試驗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 mg/ml)0.2 ml于2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進樣量為10 μl,分別連續(xù)進樣5次,結果對照品峰面積的RSD=0.66%(n=6),結果見表2。
2.6穩(wěn)定性試驗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 mg/ml)0.2 ml 于2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進樣量為10 μl,分別于0 h、2 h、4 h、6 h和8 h進行測定,結果對照品峰面積的RSD= 0.61%(n=5),結果見表3。
2.7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樣品5份,每份1 g,精密稱定,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溶液,分別進樣,進樣量為10 μl,分別測定峰面積,結果RSD為1.75%(n=5),見表4。
表2 精密度試驗結果(mAU)
表3 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mAU)
表4 重復性試驗結果(mAU)
2.8加樣回收試驗精密量取已知含量(0.124 mg/ml)樣品溶液0.35 ml,加入0.3 ml對照品溶液(0.1 mg/ml),搖勻,進樣10 μl進行測定,平行測定6份。計算平均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102.97%,RSD=0.79%(n=6)。說明該方法測定結果準確。具體結果見表5。
表5 加樣回收實驗測定結果?。╪=6)
2.9樣品含量測定樣品按“2.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樣品溶液,精密吸取樣品溶液10 μl,依照“2.3”色譜條件進行測定,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扣除含水量得結果見表6。
表6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3)
3.1色譜條件及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按“2.1”及“2.2”項方法制備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檢測器為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檢測波長為204 nm。酸棗仁皂苷A對照品與供試品HPLC圖譜如圖2。
3.2線性關系考察實驗方法同“2.4”項,結果得回歸方程為Y=33.62X-0.765,相關系數(shù)r=0.9990,表明酸棗仁皂苷A在0.005~0.2 mg/ml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3.3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 μl,分別連續(xù)進樣6次,結果對照品溶液峰面積的RSD為3.68%(n=6)。
圖2 HPLC色譜圖
3.4穩(wěn)定性試驗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 μl,分別于0 h、2 h、4 h、6 h、8 h和12 h進行測定。結果對照品溶液峰面積的RSD為3.51%(n=6),表明12 h內(nèi)測定結果基本穩(wěn)定。
3.5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樣品5份,每份1 g,精密稱定,按“2.2”項方法制備溶液,分別進樣,進樣量為10 μl,測定5個結果,平均含量為0.12 mg/ml,RSD為3.39%(n=5)。
3.6加樣回收試驗精密量取已知含量樣品溶液0.8 ml,加入0.1 ml對照品溶液(1 mg/ml),搖勻,進樣10 μl進行測定,平行測定6份。計算平均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98.64%,RSD=2.05%(n=6)。說明該方法測定結果準確。具體結果見表7。
表7 加樣回收實驗測定結果
3.7樣品含量測定精密吸取樣品溶液10 μl,依照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扣除含水量得蜜棗仁中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為0.063%。結果見表8。
本實驗分別采用HPLC-UV和HPLC-ELSD法測定了福州特色飲片蜜炙酸棗仁中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結果顯示
表8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3)
樣品在同一方法處理的情況下,兩種檢測方法測定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結果相近。但HPLCELSD法的重復性和精密度等更好,而HPLC-UV法由于吸收度低,峰面積相對較小和相鄰色譜峰的干擾而存在一定誤差,如精密度、重復性實驗RSD稍大。因此,筆者建議首選HPLC-ELSD法測定蜜炙酸棗仁中酸棗仁皂苷A的含量,如需用HPLC-UV法,可將樣品液萃取后再進行測量,避免干擾。本研究可為蜜炙酸棗仁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參考。
[1]王茜,張艷強,楊艷婷,等.酸棗仁的化學成分及應用研究進展[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5,28(2):259-261.
[2]福建省衛(wèi)生廳.福建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498.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343-344.
[4]婁燕,賈英,何博賽,等.RP-HPLC雙波長法同時測定酸棗仁湯中5種成分的含量[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3,30 (7):537-540.
[5]崔思嬌,羅潔,馬天成,等.酸棗仁的超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J].中國藥學雜志,2013,48(7):509-511.
(編輯陳明偉)
R284.1
A
2095-4441(2015)04-0068-04
2015-08-27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校管重點學科專項課題(編號:X2014106)
隋利強(1981-),男,福建福州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藥炮制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