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面包車
俗稱Camper、Kombi或Transporter的大眾Type 2,最初構(gòu)思來自一個叫Ben Pon的荷蘭商人。他留意到大眾戰(zhàn)后用Plattenwagen在沃爾夫斯堡廠房充當跑腿,遂生出一個念頭,向當時接管大眾車廠的英軍推銷一種以甲殼車為基礎(chǔ)的多用途汽車。
此之謂反諷
1958年,某荷蘭拉力車手發(fā)明了一種相機以便自行度量和記錄拐彎速度。盡管TG十分認同其盡量提升速度的出發(fā)點,有關(guān)裝置后來卻賣給了警隊,變成捕捉超速司機的工具。這位名叫Maurice Gatsonides的拉力車手甚至把自己的名字獻給其產(chǎn)品。時至今日,Maurice相機幾可謂無處不在。
不信任投票
根據(jù)最近一項民調(diào),8.1%的英國駕駛者會投綠黨一票,盡管這個政黨誓言就算不能全面取締汽車,最少也得取締那些有能力超出高速公路限速的車輛。自從民調(diào)結(jié)果公布后,該黨便重新考慮其政見,因為事實表明這樣的口號“似乎很難博得選民認同”。
月球誤我NASA在阿波羅計劃期間總共派遣了三輛Lunar Rover登陸月球。這批月球車皆由波音和通用汽車聯(lián)手制造,合共在月面行走了90km,并且在阿波羅17號宇航員GeneCernan控制下錄得最高時速18km/h。話雖如此,在整個月球任我行的情況下,Cernan仍然有本事弄壞Lunar Rover,自此玷污所有Rover駕駛者的名聲。
比翼雙飛
“雙人飄移”或兩車并排飄移而不致互撞的現(xiàn)行世界紀錄約是28.5km,單人最長飄移距離的紀錄是144km,最高飄移速度紀錄則是214.72km/h。
Bloodhound ssc
本月精選數(shù)據(jù)
Bloodhound車輪轉(zhuǎn)動起來會以lOOOmph(1609km/H)把空氣往前推,情況有點類似保齡球手拋出的旋轉(zhuǎn)球。這些車輪以lOOOmph推進時會跟迎面撲向Bloodhound的lOOOmph氣流相撞。這場2000mph的碰撞到底會發(fā)生什么事,則有待安迪·格林親自上場才有分曉。
御道
世上第一條高速公路(或日autostrada)于1924年在意大利北部啟用。一般相信率先在這條公路上駕駛的人是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及其賓客。這條連貫米蘭與瓦雷澤的42km公路今天依然健在,只不過往返雙方各添了一條行車道,其名日A8。
我家還有一艘……
THE ALLSEASPIONEERING SPIRIT
需要搬運鉆油臺嗎?那就得出動世上最后巨型的平臺拆裝船。
這東西如何運作?
首先把鉆油臺上層結(jié)構(gòu)清空,深入數(shù)百米下海床的腳架也需—刀兩斷,然后開船滑進鉆油臺下方,讓鉆油臺橫亙于兩個船體之間。
挺浪漫的嗎?……
八根巨型爪臂會抓緊鉆油臺上層結(jié)構(gòu),將之牢牢固定下來。這些爪臂會像汽車主動懸掛那樣不時調(diào)整松緊,以配合波浪的起伏變化。
然后呢?
從船艙抽出壓載水,甲板徐徐上升之下,船和鉆油臺也就好像互抱水中央,把腳架丟在原地,效果有點像海上叉車。
腳架怎么辦?
工作人員會用船尾的絞車和吊臂系統(tǒng)垂直拉起腳架。一旦腳架升出水面,仍然拉著腳架的吊臂便會沿著樞軸往后退,把腳架拉至平躺甲板上。
海流不會把它沖來沖去嗎?
勞斯萊斯制造的12臺螺旋槳推進器可以360度水平旋轉(zhuǎn)發(fā)揮類似火箭推進器的作用,根據(jù)GPS系統(tǒng)的指示不斷微調(diào)角度確保船體待在水面正確位置。
有何補充?
以前拆卸鉆油臺,動輒需時多個月,Pioneering Spirit則把整個工程縮短至幾天。隨著北海油田開采量越來越小,未來幾年顯然不愁沒生意…
不同車不同習慣
劉偉華TopGear香港版總編輯
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每次坐別人開的車,我都很留意對方開車開得怎么樣。如果身旁的人不熟,而他(我甚少坐女性開的車)開得不好的話,我會找個機會盡快下車;如果是相熟的人,我會好似自動售貨機一樣,塞錢了按了鍵,汽水罐鐺鐺響掉出來一樣立即出聲。很多年前,剛考到駕照的太太開著我的車實習,我好似不曉得停止的碎紙機一樣在她身旁嘮嘮叨叨,沒跑幾公里,她便停車說不開了。被我有意無意嚴重打擊后,她十多年來都再沒開過車,也不敢開車。自此,我知道自己對別人開車開得怎樣有著病態(tài)般的執(zhí)著??墒牵矣种?,不會有人自認開車開得不好,特別是男人。所以,我的病雖然沒法根治,總得找個紓緩方法,當我看到不順眼的,便盡快下車;不能下車的話,我會用鴕鳥政策,轉(zhuǎn)過頭來,看窗外風景;若然真的那么不幸,既不能下車,對方又開得特別危險,我也不會變成碎紙機,但是會直指其非,說他開車開得太危險了,要他開慢點;若然更不幸的話,對方罔然不聽,我會作出最后警告:“你撞就撞了,千萬不要多余地去救車,全力剎車就夠了?!?/p>
在大陸工干時,經(jīng)常坐同事開的車。他們大多年輕,經(jīng)驗不多,我作為顧問,職責所在之佘,我的病又名正言順地可以復(fù)發(fā)。大陸同事理解,又肯學,所以從未弄得不歡而散。我最常提醒他們的,是看后視鏡。我會突然間問他跟隨車輛是什么車?前方老遠迎面而來的,又有多少輛車?他們實時反應(yīng)就是馬上看看,這時候,我說不用回答了,因為他們根本沒觀察過路面。我說,開車不是只看你走著的路,而是要瞻前顧后,收集道路上的數(shù)據(jù)。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跟著你的是一輛跑車,而對方又靠得很近,代表他很想超車,你便要特別小心了。一位駕駛者在路面上要做什么,總是有跡可尋的,但前提是你要不斷觀察,留意其他駕駛者此一刻下一刻的動作是怎樣,才能容易估計到他的動機是怎樣。有時候,你看到周遭是什么車,也很容易推斷出一些駕駛習慣,即什么品牌什么型號的汽車代表著其駕駛者有什么特性,有什么駕駛習慣,但這是很地區(qū)性的。舉個例子,本田Jazz(飛度)在英國是退休人士的至愛,在香港卻大多是年輕人或年輕家庭;開保時捷Cayman的香港人,大多是開車開得較好的,男性居多,在大陸是女性為主,開車技術(shù)不怎么樣;香港開法拉利的,男人為主,年紀不會太年輕;同樣的法拉利,在大陸,開車的有男有女(好像女性比例并不低),大多是年輕人;法國的出租車,載了客便似電影《瘋狂出租車》般狂跑,香港出租車也不遑多讓,但沒客的時候,香港出租車立即變成嗑了藥一樣,迷迷糊糊,全無方向感般在街上忽左忽右忽快忽慢的游蕩。
我所說的不同汽車有不同的行車特性,也會有改變的。在香港,我認為開寶馬汽車的人一向都是開車開得不錯的,起碼行動果斷,速度合理。但自從寶馬520i大賣之后,情況不同了,開得快的有不少,但不見得開得好,開得慢,開得亂的,我見過的更多。又一個例子,從前開高爾夫GTI的人,也是駕駛技術(shù)不錯的人,現(xiàn)在我見到這車(舊款)便要特別小心,因為舊款GTI好像在香港代替了從前的思域,成為街頭飛車人的至愛。他們的開車方法與別不同,見到的話,還是禮讓—下他們?yōu)楹谩_€有,就是老的蘭博Gallardo,這款超級跑車從前很難在街道上碰到,但近兩年,無論在新界或九龍的橫街窄巷,都不難遇上,開車的人也很年輕。他們通常喜歡玩0-100米沖刺,隆隆聲響嚇得路人回頭一看,然后就收油了。
當然,以上都是我自己的觀點而已。你也可以留意一下,開什么車的人,會有怎樣的個性。這不是什么游戲,而是對你開車開得更安全很有幫助的事。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