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筆 劉國偉
水族箱清里道的夫劊子手
◎本刊主筆 劉國偉
鮮綠水草在透明魚缸里隨水流漫舞,燈光照明下魚兒七彩繽紛,仿佛穿著艷麗洋裝悠游地在水中走秀。觀賞魚為家居生活增色不少,但養(yǎng)殖過程中魚缸壁容易沉積污物,影響觀賞效果。從上世紀80年代起,花鳥魚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種叫“清道夫”的魚,成為清理魚缸內(nèi)雜物的好幫手。清道夫雖比不上其他魚類婀娜,但鋼鐵般的冷硬外表和特立獨行的生活習性,還是受到許多養(yǎng)魚愛好者的歡迎。直至環(huán)保部公布《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人們才發(fā)現(xiàn)清道夫赫然在列。這種怪模怪樣的魚,緣何上了入侵物種的黑名單呢?
清道夫口的位置朝下,從腹部看,就像樂器琵琶,故有國人稱之為“琵琶鼠”。
清道夫,學名為“豹紋脂身鲇”,和餐桌上的美食鯰魚是近親,兩者在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相比之下,清道夫的辨識度更高。它全身灰黑色,常年一身時尚的豹紋外皮,體表粗糙有盾鱗,背鰭高聳,尾部側(cè)扁,吻圓鈍,口的位置朝下。它背部寬大,腹部扁平,從腹部看過去,很像樂器琵琶,因頭部似獐頭鼠目,被稱為“琵琶鼠”。
清道夫的老家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領(lǐng)域,喜歡生活在溪流底層,并以沉積的有機物為食,委內(nèi)瑞拉、巴西和哥斯達黎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1855年,它才被生物學家命名。在那個大眾對生物安全重視程度不高的年代,它較短時間內(nèi)就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帶出了南美洲,擴散到多個地區(qū)。全球入侵物種數(shù)據(jù)庫顯示,墨西哥、危地馬拉、夏威夷、波多黎各、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孟加拉、印尼、臺灣、印度、日本和中國大陸等地,均有清道夫生活的足跡。
它于1980年作為觀賞魚引入我國,現(xiàn)廣布于廣東、湖北、臺灣、廣西、陜西、四川、重慶、江蘇、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吉林等地。其生長速度非常快,許多魚兩歲時身長就超過30厘米,有記錄統(tǒng)計最長的清道夫長達70厘米。有文獻記載,清道夫在水族箱里能夠存活10年以上。
清道夫體型遍體豹紋,是一些密集恐懼癥患者的噩夢。
一只鵜鶘正在吃清道夫。魚兒雖小,卻也可能要了大鳥的命。
清道夫不喜強光,屬于夜行性魚類,白天一般不大動,喜歡躲在黑暗的地方,晚上出來吃殘渣及青苔褐藻。它能與多個品種的魚類混養(yǎng),最愛吃沉底的小顆粒性食物,譬如別的魚類吃剩的殘羹冷炙和排泄的便便,所以它又稱“垃圾魚”。它強大的嘴巴猶如吸塵器,掃蕩之處干干凈凈,連魚缸壁上的污垢也能吸收干凈,“清道夫”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清道夫喜歡生活在溪流底層,并以沉積的有機物為食。
對海牛而言,被清道夫吸附在身體上可不是好的體驗。
繁殖期的雄魚喜歡在河堤上深挖洞,致河岸受到侵蝕。
清道夫的擴散與人類的推廣脫不開干系,多個國家將飼養(yǎng)和銷售清道夫作為一種產(chǎn)業(yè)。1995年,超級臺風“安其拉”襲擊菲律賓,該國商業(yè)養(yǎng)殖場中的許多清道夫逃出養(yǎng)殖基地,擴散范圍較大。筆者在淘寶網(wǎng)上搜索“清道夫魚”,共有1337條結(jié)果,主要買家是寵物愛好者和放生人群。
清道夫能走遍半個地球,與其出色的適應(yīng)能力密切相關(guān)。它的棲息地可以是水溫較涼、水流快的富氧溪流,也可以是水溫較高、水流緩慢、含氧量低的池塘。它對水的酸堿度耐受范圍也很廣,pH值在5.5到8.0之間都能夠承受,有的品種對含鹽量高的水也能夠耐受。它對氣壓的承受范圍也較廣,低如海平面,高如海拔3000米的地區(qū)都不在話下。
此外,清道夫自身的生理構(gòu)造也有強悍之處。它的軀體外殼堅硬,有助于在水邊的堤岸地帶挖洞。處于生殖階段的雄魚會用結(jié)實粗壯的身體在河岸鉆出1.2米到1.5米深的洞穴,作為魚卵的孵化室。雌魚在洞穴里產(chǎn)卵后,雄魚會不辭辛勞地在洞外堅守崗位,直至魚卵孵化,小清道夫能夠自主游動。雌魚產(chǎn)卵量較大,一次約500到3000顆,具體數(shù)量取決于自身體型大小和品種。每年夏天是其繁殖高峰期,能夠持續(xù)幾個月,在一些環(huán)境和氣候適宜區(qū)甚至能長達一年。
清道夫多角度“寫真”
堅硬的驅(qū)殼不但有助于打洞、提高防御能力,還可以降低清道夫身體水分流失的速度,即使離開水面也能短期存活,這有助于幫助它熬過枯水期。它甚至會在人類面前裝死,伺機滾回水里。臺灣高雄師范大學教授梁世雄介紹,清道夫在12個小時缺氧的情況下,仍然能存活,甚至在實驗室里將之置于零下28攝氏度的環(huán)境長達8個小時,也不會氣絕。按照這些標準放眼全球,可以說在大部分地區(qū),清道夫存活下來是不在話下的。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許多水道被清道夫“侵占”
清道夫到底有多“罪惡”而被列為入侵物種呢?根據(jù)世界保護聯(lián)盟入侵種專家組(ISSG)的資料,清道夫看似遲鈍的外表下,主要有如下三宗罪應(yīng)引起公眾注意。
第一宗罪是清道夫利用自身的“鎧甲”危害漁業(yè)和其他生物。清道夫堅硬的外殼會損害漁網(wǎng)等漁具,影響漁業(yè)生產(chǎn),對此,印度和墨西哥的漁民深有體會。更奇特的是,它會傷害到食物鏈更高位置的大型游禽鵜鶘。鵜鶘在吃清道夫時,有時喉嚨會被它的外殼卡住。有文獻顯示,至少有20只鵜鶘在試圖吞下清道夫時被噎死。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牛似乎也對清道夫深惡痛絕。在一些場景中,有的海牛被幾十條清道夫附著在體表時顯得非常暴躁,研究人員猜測清道夫可能危害到海牛,但具體情況還需進一步探究。
清道夫又被稱為“垃圾魚”,它的嘴巴猶如吸塵器,魚缸壁上的污垢都能被吸收干凈。
成年清道夫約30厘米長
第二宗罪是清道夫不僅搶占其他魚類的食物資源和生存空間,還直接戕害其他魚類。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魚缸里的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也會吞食魚苗。清道夫強大的適應(yīng)能力使它在許多水域中取代了當?shù)氐脑◆~,其中包括美國瀕危的魔鬼河鰷魚。清道夫在波多黎各和佛羅里達的奧基喬比湖大量繁殖,也加快了當?shù)貍€別魚類的滅絕,降低了當?shù)氐奈锓N多樣性。在我國臺灣臺北植物園荷花池,因為池中的清道夫大量啃噬荷花根部,曾造成荷花大片枯萎。
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捕獲的各種清道夫
用誘籠和垂釣等物理方式捕捉清道夫,并無法將其徹底消除。
清道夫在水邊的堤岸地帶挖洞,作為魚卵的孵化室
第三宗罪是清道夫在繁殖期的挖洞行為會造成河堤不穩(wěn)定。研究發(fā)現(xiàn),清道夫挖洞引起淤泥沉積,河岸侵蝕。美國地質(zhì)勘探局(USGS)的科學家估計,在清道夫活躍的河流,每年河岸約被侵蝕4米左右。清道夫把頭埋入河底甩動堅硬的尾巴時,會剪切水生植物,間接損害了其他魚類和生物的食物資源和棲息地。
面對清道夫的種種環(huán)境危害,有什么對策可以治治它哪?可能有人會說:讓吃貨們?nèi)缌怂?。很遺憾,清道夫上半截體內(nèi)臟東西較多,下半截有一定的魚肉,但是在東南亞和臺灣地區(qū)的民眾當中,清道夫的食用接受度很低,遠不如羅非魚。吃貨思維并非解決清道夫的好方案。臺灣地區(qū)環(huán)境資訊中心給出的治理方案是,在清道夫已經(jīng)建立穩(wěn)定族群的水域,每年4月至9月期間,以誘籠和垂釣的方式對其進行捕捉。在佛羅里達州希爾茲堡河的捕撈實踐已經(jīng)證明,物理消滅方法很難行得通。美國有人認為堤壩硬化和建河堤障礙是個好點子,但是成本高昂。
在我國漢江和珠江流域,由于人為的放生活動,清道夫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已經(jīng)對當?shù)厣镦溤斐善茐?。嚴控人為引種和傳播,指導公眾不要將清道夫放生野外,防止其擴散到自然水系,是成本最低的減害措施,也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但對公民的環(huán)境教育道阻且長。
本欄目責編/葉曉婷yexiaoting@vip.163.com
(本文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全球入侵物種數(shù)據(jù)庫、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美國地質(zhì)勘探局、臺灣環(huán)境資訊中心、雅虎圖片和鳳凰網(wǎng)等網(wǎng)站,在此一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