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師
愛山城更愛小面
Loving Chongqing and Its Noodles
文+余師
余師,豆瓣ID:肥肥魚。攝影師,料理人,文字作者,吉他老師等。來自小城,學在北京,時而流浪,時而深宅。著有《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最孤獨的冰箱和有故事的遠方》。
其實我的家鄉(xiāng)內江離重慶有點近,所以也可以說我是看《霧都夜話》長大的,也曾被《傻兒師長》、《山城棒棒軍》逗得捧腹大笑。
但真正去到重慶,這座城市還是給了我太多的意外。
記得第一次去重慶,坐在公車后排,把相機包放在旁邊。一個剎車,相機包二話不說飛出去了。是的,飛!出!去!了!這就是我對重慶的第一印象:耶,哥子,來得有點陡嘛。
朋友帶我去看輕軌,順著手指的方向,只見輕軌車從一棟居民樓二話不說穿過去了。是的,穿!過!去!了!雖然早就聽說重慶有點奇幻,看見此景還是覺得震撼。我想,坐在那個屋里頭喝咖啡應該不需要攪拌吧,如果打麻將的話,怕是容易不小心推倒詐胡。
假如你和我一樣做攝影類的工作,一定會對重慶愛不釋手。因為這座城市是立體的,看了一眼,就想多看幾眼。往前走一段,眼前所見的又不一樣,爬坡上坎驚喜連連。毫無疑問,這里的司機坡道技術絕對是全國最好,繞著江水起起伏伏,袍哥人家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下來。據說有人買房在頂樓,走進去一看,一輛車在窗口開過去了。也有人按照導航走到了目的地,發(fā)現再往前走是懸崖。這就是山城的脾氣,帶著一點點地理上的小幽默,簡單粗暴,如同山城人民最愛說的“耿直”和“雄起”。
到山城來感受城市隨著山勢的起伏盤旋,而味蕾亦然。若是嗜辣的朋友來此,真覺得到達天堂,火鍋吃到爽。且不說那脆嫩的毛肚、新鮮的鴨腸、還有噴香的酥肉,也不說那滋潤的牛肉、現打的蝦滑、還有飄揚的肥腸,單是看看那口九宮格的鍋,就知道吃貨今天有福了。
不過對我來說,遍地都有的重慶小面簡直要了親命。因為特別喜愛,我甚至去研究了做法。從熟油辣椒的熬制,到醬油選擇、耙豌豆的燉煮、豌豆尖的選擇,多少的花椒配多少的雜醬,都有很多的講究。一碗重慶的麻辣小面,可以從清晨吃到夜晚?,F代人愛排名,大亨五十強、大廈五十強……可在重慶,有很萌的“小面五十強”。排在前面的可能就是小巷拐角一家不起眼的店,唯一看出端倪的,就是門口時刻排著的長隊。因為座位少,許多人干脆就直接站在路邊端著碗呼啦而空后,來不及擦嘴還帶著沖動的汗。
這就是重慶,和它的溫度一樣熱情的地方。雖然城市趨于繁華,可這里的城市名片,卻永遠有著小面的一席,豌豆和雜醬真是絕配。所以我改編了一首《我愛小面》,表達對這座城市的喜愛,美味可以吃,也可以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