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好友,霓虹燈下,圍桌聚攏,小龍蝦、燒烤、海鮮齊齊上桌,倘若再搭配個冷飲或冰啤酒,在這樣微風拂過的夜晚豈不快哉?這是夏夜里標配的畫面,其實小時候咱可沒有宵夜這樣的概念,只有到了長大后,自我支配的時間變多了,我們才想著用各種方法把它填滿。耐得住寂寞的人,可以自己獨處看看書,追追時下熱門的電視劇、電影。喜歡熱鬧的人,自然會想著用各種方式來豐富自己的夜生活,宵夜便成了這類人的最佳選擇之一。可是,關(guān)于宵夜的負面標簽,大多數(shù)人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在健康和美味誘惑面前,后者戰(zhàn)勝了前者,于是什么肥胖、不消化等情況就被人們有僥幸意識的給忽略了。
夜宵——糟糕的美味
夜宵的吸引力,往往都會比正餐來得要大,因為在人們印象中,它的組成是絕對的“重口味”,平日里的餐品只能滿足人們對美味溫飽的需求,而夜宵則更能展現(xiàn)揮灑人們對“味”的欲望。可恰恰是晚間十點之后,這些“味”的攝入?yún)s成了健康的殺手。無論是蛋白質(zhì)、脂肪、膳食纖維還是糖分,在這個腸胃接近休眠的階段被吃進肚子里,無疑不是造成了身體多余的負擔,沒人愿意加班,加班會累,更何況是我們脆弱的腸胃。于是,在夜晚美味的侵蝕下,脂肪囤積不用多說,體內(nèi)結(jié)石會慢慢增多,腎臟超負荷來不及代謝掉糖類而導致糖尿病、性功能衰退,冠心病、高血壓甚至癌癥,這些都是夜宵可能會造成的糟糕的身體狀況,可是在嚴峻的結(jié)果面前,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選擇“開心的活著最重要”。
和宵夜很配的是各類冰冰涼的飲料喝食物,爽的不僅僅是那入口的勁涼,更是從喉入囊的刺激感。的確,這種涼爽因酷熱而存在得似乎有那么點理所應(yīng)當,但是眾所周知吃冰寒食物對身體并不好。女性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應(yīng)該就是痛經(jīng),另外白帶增多、腸胃功能受損、肩頸酸疼都有可能是吃冰食所引起的。國際醫(yī)學上更有Ice cream headache冰淇淋頭痛這樣的神經(jīng)性冰食病癥,可是即便如此,為什么人們還是想要在炎熱天氣吃冰涼食物呢?或許你會說,這還有什么原因,想吃就吃唄。事實上,你有想過,這可能是你身體的情緒在作祟嗎?
清腸——健康的功課
既然很多人總是會把“心情好”這樣的情緒問題放在健康之前,那么在情緒狀況好了之后,我們總該為自己的腸胃做點什么,好來安撫一下“受傷”的它們,那么清腸胃的功課就必不可少了。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招日常生活中可以操作的簡單清腸法。
第一招
三十分鐘清腸法(每月1-2次)
這方法很多朋友試過,非常有效,尤其對于夜宵不消化造成的便秘特有用。選擇一天的早晨,準備五杯500ml鹽水,三杯1/4茶匙鹽的淡鹽水、兩杯1/2茶匙鹽的濃鹽水,空腹飲下第一杯淡鹽水,十分鐘后飲用一杯濃鹽水,再十分鐘后喝下一杯淡鹽水,五分鐘后喝下第二杯濃鹽水,再五分鐘后喝下最后一杯淡鹽水?;旧蠝蕚浜鹊降?杯的時候,腸胃就有反映,堿性環(huán)境下對于排出腸胃中的宿便很有利,不過女性生理期期間不要選擇此方法。
第二招
腹部直線按摩法
用大拇指指根,也就是手掌肉最厚的一部分,我們稱之為“魚際”打圈按揉腹部。首先找到中脘穴,也就是肚臍正中上4寸(約五指寬外)開始,沿中心線往下按揉,經(jīng)氣海穴,一直按揉到關(guān)元穴,肚臍下3寸(約四指寬),來回按揉約15分鐘即可幫助腸道蠕動,同時促進消化和排毒。這種方法適合在飯后1小時開始進行,也可以在日常非進食時間段,如午后或晚8-9點時,可以邊看電視邊操作。
第三招
飲食調(diào)理法
這招數(shù)通常用在正餐時,在選食物時候,可以多選富含纖維素和膠質(zhì)的食物,如紅薯、玉米等粗糧,以及銀耳、木耳、魔芋等。它們的存在相當于腸道的清道夫,幫助帶出宿便,吸附毒素排出體外。
第四招
有氧運動法
現(xiàn)代人的運動量普遍偏少,久坐不起是造成腸胃不適,蠕動變慢的罪魁禍首,因此而在腸胃中積累的毒素量一點也不比吃宵夜來得少。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跳舞、又或者城市里慢跑,所有這類有氧運動是促進健康腸胃運作的好幫手,無論是宵夜的毒素還是職業(yè)生活積累的毒素,統(tǒng)統(tǒng)可以在汗水的揮灑中給加速排除掉。
夏日太燥,好想吃冰
高溫天氣我們常會說到一個詞“燥熱”,而這個“燥”其實就是一種焦躁情緒的體現(xiàn)。人在焦躁時,會出現(xiàn)煩悶、心慌、不安甚至易怒的狀況。針對于高溫引起的情緒躁動,“冰”能起到鎮(zhèn)定情緒的作用,于是在生物進化史上就自然的形成了一種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教會了包括人在內(nèi)的動物學會用涼爽的食物來解熱,讓情緒得以平衡。然而,過去并沒有的“冰食”,如今卻已是極端的做法。我們無法不在炎熱天氣情況下,用這些冰涼食物來首先解決我們的情緒問題,但大家同樣也希望能照料到我們自己的身體,有何巧妙的辦法呢?
巧吃冰!減傷害
既然我們無可避免的要先通過吃冰來解決情緒問題,那么在吃冰的方式和時間上可以適當注意下。例如,在吃冰前,可以先飲用15℃—25℃左右的溫水,這樣做是為了讓腸胃先有個降溫的適應(yīng)過程,降低冰冷食物對腸胃的刺激。這樣做的作用是初步防范,相對而言保護腸胃能力有限,于是接下來的方式就尤為重要,就是任何冰冷食物,無論是冰塊、冰水還是冰西瓜,盡可能在口中多停留片刻,也就是說吃冰要慢慢吃。冰冷食物在口腔中的冰爽感已能帶給人愉悅的感受,停留稍久一些,待溫度適宜時吞下,能大大減少對腸胃的刺激。冰沙是很多美眉酷熱難耐時喜愛的食物之一,在吃的過程中,其實可以多吃被冰包裹的“料”而少直接吃冰,甚至可以等冰稍融化后再食用也比直接吃冰來得好。另外,一天當中烈日當頭的時候,是最佳吃冰時間,此時吃冰對身體損害最低,適當吃冰能平衡情緒,讓頭腦清醒,振奮精神,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這些時候禁吃冰食
對于大多數(shù)人尤其是女性而言,為了讓身體有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有些時候吃冰食、喝冰水是絕對禁忌的。例如經(jīng)期前后一周、飯前飯后一小時、空腹時、身體發(fā)熱感冒時、懷孕期間、激烈運動出汗后都是吃冰“紅燈時間”。另外,很多人喜歡吃火鍋的時候搭配冰飲料,這是最傷身體的,內(nèi)臟在冷熱兩種極端刺激下,很容易發(fā)生病變,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爽快,而忘了真正需要我們保護的健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