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未來的每一個企業(yè),我們所提供的每一項服務,每一個消費都可以被打包成一個證券產品在市場上銷售,這是最大的一個變化。
沒有太好,也沒有太壞
從去年開始,很多60、70后的朋友會和我見面,問我:“曉波,你發(fā)覺沒有,最近一兩年這個世界好像變得非常陌生,我們原來熟悉的商業(yè)模式、盈利模式在改變,甚至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消費者也在瞬間變得非常模糊。
今年4月,國務院秘書局給我打電話,說月中的時候李總理要開一個一季度的經濟學習座談會,總理點了10個人,其中有我的名字。于是,我就去了中南海。在國務院第一會議室,我是第6個發(fā)言的,在我前面發(fā)言的5個人,是中國非常好的宏觀經濟學家。5個宏觀經濟學家向總理匯報了一個多小時,總理的臉色從非常好變成非常難看。因為這5個人和總理說,2015年一季度是2009年以后經濟形勢最差的時間,進入到一個新的低點。
總理手上沒有很多牌可以打,就兩張牌:一張叫貨幣牌,一張叫信貸牌。貨幣牌還可以打嗎?已經不能打了,因為都被上一任總理打完了。李總理只有一個辦法:信貸政策。把各位口袋里的錢全部逼出來,逼到哪里去呢?中國有兩個非常大的泡沫市場,一個叫資本市場,一個叫不動產市場。所以,這一輪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和復蘇以及資本市場的復蘇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的。
除了北上廣以外,各個地方的限購限貸政策逐漸取消,不動產開始復蘇。從去年10月1日開始,證監(jiān)會公布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允許上市公司跨行業(yè)并購,不需要審批。所以,去年四季度以后,資本市場瘋了一樣的漲,就是靠大規(guī)模跨行業(yè)并購的題材。
在北京做了一個新的資本市場,叫新三板,如今上市公司已經超過深滬兩市總和。隨后,上海馬上要開新興戰(zhàn)略板。當所有錢都跑到馬路上以后,朝野對賭。賭什么呢?賭政府在實體經濟轉型完成之前,不敢讓泡沫破滅。政府賭什么呢?賭各位花100萬元買股票,當它變成200萬元的時候,你一定不敢拿200萬元再去炒股。你會拿120萬元炒股,還有80萬元買房子、吃小龍蝦、旅游。當你干這些事情的時候,實體經濟就復蘇了。
到今年5月,資本市場瘋掉了,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叫《瘋了》。為什么瘋了?股票到4000多點的時候,我和美國股市做了一個對比。美國有個納斯達克泡沫破滅,大規(guī)模蒸發(fā)了幾萬億美元的資產,納斯達克泡沫破滅的時候,美國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到了天花板,40倍,當我寫《瘋了》的時候,新三板87倍,創(chuàng)業(yè)板133倍。
6月初股市5100多點的時候開始往下走,跌到7月8日,我到北京參加柳傳志的一個發(fā)布會。到了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我看來了一堆人,中國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到了,很多的一線的企業(yè)家,馬云、王健林也都到了。人人都在圍著說,股票會不會跌到2000點?幾個老總一直問我,曉波,你怎么看今天的資本市場?
會開了一半,我說我要回去寫稿子。我寫的稿子叫《別慌》,為什么別慌?我這幾天在全國各地跑企業(yè),看到的情況是什么呢?中國很多實體企業(yè)的老板都在想怎么轉型,80后、90后都在談怎么樣創(chuàng)業(yè),馬路上到處看到腳手架,一二季度經濟沒有好到哪里去,但是也沒有壞到哪里去。資本市場怎么可能崩掉呢?
未來幾年中國的錢并不很難賺
為什么我們會對宏觀經濟有這樣的一些判斷,這些判斷都來自一線。我們每天去看企業(yè),每天去看一些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每天去看一個城市的不動產價格的發(fā)展,看這個城市的廠房租金怎么樣,你看到的實際情況和你的財富有關系。這是我們今天面臨的一個情況。
我并不認為在未來的幾年內,在中國賺錢很會難。未來幾年內,中國仍然是全球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一,我們只是自己和自己比很困難。1978年到2014年,中國的年均GDP增長9.7%,現在已經到了7%左右,連續(xù)降低,而且這會是新常態(tài)。如果從產業(yè)角度來看,過去36年來發(fā)生了什么?錢在什么地方?36年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行業(yè)賺到不同的錢,中國三十多年的經濟發(fā)展,就像南京的長江一樣曲曲折折。
過往的一個從無到有,野蠻生長的時代結束了,一個投機、冒險為主的時代結束了,未來的都是“新”。今天中國所有做制造業(yè)的老板,整天惶惶不可終日,規(guī)模越大越麻煩。三年前人人討論萬達模式,不久前,萬達百貨宣布34家被關掉,你能想象三年前大家都在學萬達模式,現在萬達模式卻老化了。
金融業(yè)的變革是最大的,回想一下,2010年秋冬,全中國最好的金融腦袋在北京香山開了兩個半小時的會,討論中國銀行業(yè)的未來會怎樣?有一個詞從來沒有從銀行家嘴里面出現過,這個詞叫“支付”,變革的是一個長得很好看的人,叫馬云。去年12月底,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有1600家,到今天已經達到2800家。我去年寫過一篇文章叫《銀行去哪兒》,我認為未來銀行會瓦解。未來三五年內,浩浩蕩蕩的互聯網金融是不可阻擋的,整個金融業(yè)都在發(fā)生變化。
我們未來的財富在哪里?
眼看著這個國家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人情越來越淡薄,產業(yè)從無到有。我們這一代人的未來會怎樣?我們未來的財富在哪里?
未來有兩件事會在我一生中發(fā)生:第一,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一定可以看到這個國家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第二,我們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活過100歲的人。如果未來這個世界和我沒有關系,按我的年齡等四十多年的死也是件很痛苦的一件事。那么,我怎么能夠跟上這個時代的變化?
給大家講四個正在發(fā)生的變化:
第一,從“成本+規(guī)?!钡健盎ヂ摼W+”。張瑞敏跟總理匯報的時候坐在我邊上,他跟總理匯報說,我今年做企業(yè)31年,海爾31年來靠什么打天下?兩個東西,第一,我有8.2萬的產能,是全世界最好的產能;第二,我在全世界有3萬家海爾專賣店。但在過去兩年里,海爾裁員2.6萬人。現在80、90后朋友去哪里買家電?他們去一號店、京東、天貓,所以張瑞敏說他堅決變革。上個月我在海爾兩天,訪問了6個部門。今天的海爾薪資級別只分三級:第一叫平臺組,第二叫小微組,第三叫創(chuàng)客。IBM前總裁郭士納和張瑞敏說,你是我們這一代中最勇敢的,我們已經不敢那么干了。我問張瑞敏,你怎么看外界對你的評價?當時,他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張瑞敏說,如果我再管別人怎么想我,我就不改革了。
5年后再有機會和大家討論中國制造業(yè)問題的時候,有一件事一定會發(fā)生:“互聯網+”將不再是一個問題,因為所有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全部完成了“互聯網+”的改造,沒有完成的也沒有機會了。
第二,從屌絲經濟到中產崛起。長期以來,中國做制造業(yè)信奉一句話:價廉物美。中國的消費者認為,我能夠花很低的價格買到很好的東西,有可能嗎?天下從來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今年年初我寫過一篇文章,《去日本買馬桶蓋》。為什么會寫這篇文章?今年年初的時候,我?guī)Я?0位公司高管去日本開年會,這批高管的出生年份從1982到1991年,他們的工資收入大概在二十多萬元到七八十萬元,屬于中國80后的中產階級。到了日本,這20個小孩瘋了一樣的買東西,滿街都是中國人拎著電飯煲、吹風機、保溫杯、馬桶蓋、菜刀。我在旁邊看,很是感慨。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關心馬桶蓋的事?我認為這件事情表明,中國第一次出現了一批理性的,愿意為高性能產品買單的中產階級。中國的麻煩在什么地方?我提供了一個商品,到市場上的時候消費者關心打幾折。因為性能的雷同,我必須把價格壓得非常低,我要通過價格戰(zhàn)進行規(guī)模擴大,我的規(guī)模越大,我的成本邊際越來越薄,于是這個行業(yè)變得血淋淋。
我曾經問過胡潤一個問題,中國排在前千位的富豪,哪個年齡段出生的最多?從1962到1975年,這一撥人是中國最富有的人,年份最多的一年是1963年。這一批人和80后、90后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不在錢多和錢少,而在中國的50、60后,甚至70后的大部分人不愛自己,他們的一生都在賺錢,他們不相信消費這件事。他們被馮小剛嘲笑:你們這幫土豪,買任何東西只買貴的,不買對的。80、90、00后們很了解商品,不相信廣告,相信同一個消費階層人的口碑。他們是月光族,愿意花很多錢在自己身上。
于是,中國出現了兩撥市場,一撥叫屌絲市場,一撥叫理性市場。特別有錢的人很少,特別沒錢的人也很少,這個國家是穩(wěn)定的。我認為這個景象正在發(fā)生,中國現在出現了服務經濟的升級時期。
第三,從大眾消費到圈層經濟。小虎隊的流行是中國第一次進入男士消費時代,現在TFBOYS是中國百度熱搜榜排名第一,他們如果在下個月在南京舉辦一場萬人演唱會,門票會在多少時間之內賣完?我請教過一個娛樂界的人,他說最慢大概15秒,最快2秒。50、60、70后們再有錢也買不到他的票,因為他有幾百萬的粉絲,通過組織化的方式,在貼吧、部落、朋友圈把票已經分割完了。這就是今天中國新的消費,叫小眾經濟。
商業(yè)機會在哪里?未來的商業(yè)機會是我們將失去大眾品牌,大部分的中小企業(yè)服務的只是一個特定的人群,這個特定的人群會垂直打通。你只要服務這些人,在這個族群中形成你的品牌理念,你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小而美的優(yōu)秀企業(yè)。在未來的中國,做一個幾萬人的企業(yè)對創(chuàng)業(yè)者來講已經不是夢想了,做一個家喻戶曉,從8歲到80歲都知道的品牌,也不再是一個夢想。夢想是做一個幾百人,千把人,甚至幾十人的企業(yè),在一個特定的族群和消費族群中打穿做透,為他們提供服務,這是中國現在消費社群最大的變化。
第四,由產業(yè)資本時代進入金融資本時代。我們今天所經歷的這一輪資產泡沫,應該是近10年來最大的資產泡沫,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比較良性的資產泡沫期。經過這次資產泡沫,中國整個財富分配模式會發(fā)生非常大的變化。
在過去36年里,靠的是實業(yè),在產業(yè)中獲得利潤,這叫產業(yè)資本主義時期。未來的每一個企業(yè),我們所提供的每一項服務,每一個消費都可以被打包成一個證券產品在市場上銷售,這是最大的一個變化。
隨著上海新興戰(zhàn)略板的創(chuàng)立,新三板、信托行業(yè)的興起,隨著海外資產配置的不斷豐富,隨著股權眾籌的不斷開放,中國資本市場形成了一個復雜結構,但我們卻對此非常陌生。
盡快讓你的企業(yè)證券化
今年5月我到東莞做調研,與一個十多年沒見面的朋友見面。4年前他到東莞的一個席夢思床墊廠工作,他們廠到今年做到將近三十多億元的銷售,兩億多元的利潤。朋友說他們廠建了一批廠房,建了兩套寫字樓,花10億元。我問他現在的廠房呢?他說是租的。
那天晚上我沒有睡著,第二天一大早我打電話讓他陪我吃個早茶,并讓他把老板也叫來。我跟老板說,你現在是一個30億元產值,兩個多億盈利的企業(yè),你拿10億元做一個工業(yè)園區(qū),如果在東莞有另外一家企業(yè),三十多億元產值,兩億多利潤,他做行業(yè)并購、做技術研發(fā)、買殼上市,會發(fā)生什么事?也就是說,你拿未來三四年的利潤做一個工業(yè)園區(qū),你的對手可能會在四到五年的宏觀經濟波動周期中,通過資本市場周期把你干掉。
資本市場的結構以及產品結構越來越復雜,未來在中國做企業(yè)的人一定要知道:第一,你必須要做好企業(yè)。第二,要盡快讓你的企業(yè)證券化。
我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在過去的15年里從來不買一張股票,為什么不買?因為我對他們太了解。我看過無數的上市公司上市造假、任意炒作自己的股價。但是從去年開始,我說,我們要積極擁抱這次的資本泡沫,怎么擁抱呢?我干了兩件事:第一,我的藍獅子在今年10月推到新三板,要證券化,我要去享受這一輪的泡沫。第二,我成立了一家新媒體并購基金,我去做并購,三年前我不敢干。
我們要怎么擁抱這一輪的金融資產泡沫周期?在你的資產配置中進行多重資產配置,從信托到基金,一定要讓自己的資產迅速滾起來。未來10年我們將看到,財富的創(chuàng)造模式會發(fā)生變化,資本和資本杠桿在未來財富波動中的效應會急劇增加。
我有兩個結論:
第一,把未來交給80后。今天在中國做企業(yè),你的中高管理層里,如果80后的比例低于30%,你就是一個非常老的企業(yè)。你需要干的第一件事必須要洗盤,讓聽得到炮聲的地方都是80、90后。今天中國很多像我這樣上半場走過來的成功者,我們一定要把一線交給80、90后,我們干嗎呢?我們去尋找那些最值得托付的孩子,我們所有的經驗是看人,是對風險的規(guī)避。我們未來不是自己去打仗,而是找到年輕人,讓他們替我們打仗,我們給他們錢和資源,幫助他們規(guī)避風險。
第二,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人活在地球上最大的資產是錢嗎?不是,是我們的生命本身,我們的生命是我們最大的資產。我覺得人活一世一生都在賺錢,是一件特別可悲的事情,我們要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們賺的錢干嘛呢?我們要吃好點住好點玩好點,把世界交給80后。誰可以拯救?第一,我們一定要不斷進步,跟得上這個市場;第二,我們必須要認命,不同的年齡干不同的事情;第三,我們要學會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