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大江,何曉明,黃路稠
(1.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諸暨311835;2.廣東佛山市華鴻銅管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528234)
含鎳30%的鐵錳白銅較BFe10-1-1具有更優(yōu)越的耐海水沖刷腐蝕性能、力學性能和高溫下優(yōu)良的機械性能,廣泛用于造船、電力、海水淡化、海洋工程和石油化工等行業(yè)。主要用來制造冷凝器、蒸發(fā)器、熱交換器、海水淡化裝置、海水管道裝置和高強度耐蝕件。
近年來,艦船和發(fā)電用BFe30-1-1銅鎳合金冷凝管生產工藝的研究[1-3],取得了顯著效果,并獲得廣泛應用。采用擠壓→軋管→圓盤拉伸→圓盤刃模扒皮→倒立式盤拉→聯合拉拔機(圓盤變直條拉伸)→退火,生產BFe10-1-1白銅冷凝管材的研制工藝[4],獲得突破性進展,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成品率,降低了生產成本。艦船海水管道裝置用BFe10-1-1大口金薄壁管材的研制[5-6],早已研制成功并實現國產化。
然而,由于含鎳30%的銅鎳合金其高溫和室溫變形抗力較BFe10-1-1高得多,擠壓、拉伸難度大。尤其是艦船海水管道裝置和海洋工程用BFe30-1-1大口徑白銅管材的研制起步晚,國內尚未見到有關含鎳30%的銅鎳合金外徑大于Φ168mm的擠壓管和外徑大于Φ133mm的拉制管材的報道。
鑒于我國目前海洋強國戰(zhàn)略的需要,研制艦船海水管道裝置和海洋工程用BFe30-1-1大口徑白銅管材,迫在眉睫。
表1 研制產品表Tab.1 Product development specification
產品的外形尺寸及尺寸允許偏差符合GB/T 1527的要求,其它各項技術質量指標符合GB/T 8890的要求。BFe30-1-1大口徑白銅管材主要技術質量指標見表2。
表2 研制產品主要技術質量指標Tab.2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BFe30-1-1大口徑管材的研制工藝及主要技術要求見表3、表4、表5。
表3 研制產品生產工藝(Φ133mm×3mm)Tab.3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for Φ133mm ×3mm tube)
表4 研制產品生產工藝(Φ108mm×3mm)Tab.4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for Φ108mm ×3mm tube)
/mm制頭、芯頭控制空拉 Φ122×3 拉模Φ122mm,襯芯Φ工序名稱 工序規(guī)格/mm 工藝參數 延伸系數 鋸切長度116mm 1.092 -襯拉 Φ108×3 拉模Φ108mm,襯芯Φ102mm 1.133 -矯直、定尺、整理 Φ108×3 清除管端毛刺及銅沫,內外表面除油 - 6000成品光亮退火 輥底式網帶爐 溫度:1區(qū)750℃,2、3、4區(qū)770℃;速度:20Hz - -包裝入庫 Φ108×3-
表5 研制產品生產工藝(Φ89mm×3mm)Tab.5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for Φ89mm ×3mm tube)
采用[俄л·в·普羅卓洛夫]擠壓力計算公式P=π/4(D02-d02)CLnλ(1+f× L/D0)Zσb[7];式中,D0、d0、L0分別為擠壓筒內襯內徑、穿孔針外徑和填充后鑄錠長度;計算 BFe30-1-1空心鑄錠 Φ250.5/Φ153.6mm×420(500)mm擠壓Φ168mm×8mm的擠壓力,計算結果見表6。
BFe30-1-1擠壓Φ168mm×8mm大口徑白銅管坯研制結果見表7。
表6 擠壓力計算結果Tab.6 Results of extrusion force calculation
表7 銅管坯研制結果Tab.7 Resul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pper-nickel billet
Φ133mm×3mm BFe30-1-1大口徑白銅管拉伸工藝及拉伸力計算結果見表8。
表8 拉伸工藝及拉伸力計算Tab.8 Drawing technology and drawing force calculation
BFe30-1-1拉伸 Φ133mm ×3mm、Φ108mm ×3mm、Φ89mm×3mm大口徑白銅成品管,經精整、成品退火并按GB/T 1527-2006標準檢驗,管材的各項技術質量指標均達到標準要求。
分析各牌號銅合金的合金特性,含鎳30%的鐵錳白銅的固相點為1172.6℃,不但是高溫變形抗力和室溫變形抗力最高的合金之一,與模具的親和力(粘結模具的能力)也是最大的。
鑒于該合金的特性,研制大口徑白銅管,熱擠壓時需要較高的錠溫和大噸位擠壓機;冷加工拉伸也需大噸位的拉伸機以及高硬度、高耐磨的拉伸模具才能實現金屬的加工變形。這就是研制BFe30-1-1大口徑白銅管的瓶頸和關鍵所在。
(1)由表 6 可知,BFe30-1-1 Φ168mm ×8mm 大口徑白銅管坯最大擠壓力約為34 MN。而根據表6、表7,該油壓機主柱塞直徑118cm、系統(tǒng)壓力28 MPa,其主柱塞產生的額定擠壓力為30.62 MN,該油壓機的能力顯然不足。
由表7可知,錠長500 mm、錠溫1040℃時,擠壓力超過35MN,擠不動;而錠溫超過1090℃時,則因鑄錠溫度偏高,擠出管坯頭部出現裂紋。這是因為BFe30-1-1的固相點為1172.6℃,鑄錠測溫點的溫度達到1100℃,局部錠溫已超過其固相點溫度。由于該油壓機的能力不充分,致使在擠壓過程中錠溫低于1040℃時壓機擠不動,錠溫高于1090℃時擠出管坯產生裂紋,把可擠壓的鑄錠溫度限制在1050~1090℃這一較窄的范圍內,增加了工藝操作的難度;
(2)該研制工藝采用斜底天然氣加熱(預熱)+感應加熱爐組合加熱方式加熱鑄錠,先將鑄錠在斜底天然氣加熱爐加熱至約600℃(預熱),再轉入感應加熱爐快速加熱至工藝規(guī)定的溫度并保溫。這樣既保證了錠溫的均勻性又減緩了鑄錠的表面氧化,縮短了鑄錠穿孔時間,減緩了因鑄錠冷卻引起的高溫變形抗力升高,確保擠壓過程穩(wěn)定。
研制過程中出現過鑄錠在感應加熱爐中,因瞬時局部錠溫度過高(超過合金的固相點溫度),兩個鑄錠斷面粘連的問題。為提高鑄錠加熱錠溫的均勻性,防止兩鑄錠斷面粘連,鑄錠在感應爐加熱過程中,當錠溫達到設定溫度時,采取斷電降低表面溫度 →升溫至設定溫度→斷電降低表面溫度→升溫至設定溫度的操作方法,提高加熱錠溫的均勻性;
(3)產品研制初期,為降低生產成本,擬采用拉伸過程連續(xù)拉伸不退火的拉伸工藝。研制過程中由于出現擠壓模??啄p,擠壓管坯壁厚增厚;拉伸道次加工率偏大;硬質合金模質量欠佳;拉伸過程潤滑不良等問題,致使在拉伸第三道次時,出現拉伸??子操|合金被拉碎。
表8數據表明,拉制工藝的頭四道次拉伸力均已接近拉伸機的額定拉力500kN,所以道次加工率不宜過大。另外兩次軟化退火間的總加工率不宜超過50%。否則,將使拉伸難以進行。
針對以上問題及BFe30-1-1白銅合金室溫變形抗力高和與模具親和力(粘結模具的能力)大的特點,為保證實現穩(wěn)定的拉伸過程,該研制工藝采用,適當降低道次加工率,減小道次拉伸力;用石墨乳作為拉伸的潤滑劑,強化拉伸過程中的潤滑,達到潤滑劑與模具的潤滑和冷卻降溫作用;控制兩次退火間的加工率;用小道次加工率、石墨乳強化潤滑技術,實現了多道次連續(xù)拉伸,最大限度減少了中間再結晶軟化退火次數;
(4)BFe30-1-1室溫變形抗力大且與模具親和力(粘結模具的能力)強,拉伸模和拉伸芯頭材質須采用硬質合金,否則拉伸將難以進行。用鋼質模具拉伸BFe10-1-1大口徑白銅管時,拉出距前端4m時拉伸力僅200kN,但繼續(xù)拉伸拉伸力劇增至320kN,銅管被拉斷。檢查拉伸模和拉伸芯頭,發(fā)現拉伸芯頭工作部分脫鉻粘銅且芯頭的機體因高溫摩擦損壞。
采用硬質合金拉伸模和拉伸芯頭價格高昂,為減少拉伸模具的數量,研制采用樹枝狀拉伸工藝。該拉伸工藝可減少拉伸模和拉伸芯頭及不必要的模具和庫存量;
(5)研制初期,拉制管材外徑尺寸超差嚴重(圓度超差)。針對這一問題,對BFe30-1-1Φ133mm×3 mm成品拉伸后各工序進行剖析(表9),拉伸后銅管測量的最大外徑與最小外徑差為0.67 mm;銅管從撥料桿落入落差為1m多的落料框,測其最大外徑與最小外徑差為1.6 mm。分析原因主要是近100 kg的銅管從落差為1m多的高度落下,管材受到重力撞擊變形所致。將同一支銅管吊至帶鋸上鋸切,其圓度值增至3.1mm,其原因主要是帶鋸鋸床的加緊裝置夾扁所致。針對上述問題,將落料框改為可升降的落料框,減小了落差和銅管的圓度值;帶鋸鋸床夾緊裝置的加緊板由平面改為曲面,增大了加緊板與銅管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小了銅管鋸切時的鋸切變形。
表9 冷加工工序管材外徑尺寸的影響Tab.9 Comparison of tube outer diameters in various cold working processes
(1)該研制工藝穩(wěn)定、可靠,研制的BFe30-1-1大口徑拉制管材的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了客戶及標準的要求,實現了BFe30-1-1白銅大口徑管材的批量生產;
(2)斜底天然氣加熱(預熱)+感應加熱爐組合加熱方式加熱白銅空心鑄錠,可提高鑄錠表面與鑄錠中心層的均勻性,縮短鑄錠穿孔的時間,減少因鑄錠溫降引起變形抗力升高,導致難擠壓情況的發(fā)生;
(3)BFe30-1-1大口徑管材的研制,應用小道次加工率和石墨乳強化潤滑技術,實現了多道次連續(xù)拉伸,最大限度減少中間再結晶軟化退火次數;
(4)產品研制表明,采用可升降的落料框和鋸切裝置的曲面夾緊板,對提高大口徑銅管的外徑精度是行之有效的。
[1][1]陳凱.優(yōu)質BFe30-1-1白銅管材生產工藝的研究[J].銅加工,1988,(1):73.
[2]周用達.60萬千瓦火力發(fā)電機組用冷凝管生產概述[J].銅加工,1992,(1):120.
[3]王曾權.論BFe30-1-1冷凝管生產工藝及其改進的途徑[J].銅加工,1996,(1):64.
[4]劉關強.超長白銅冷凝管生產工藝研究[J].銅加工,2007,(2):21.
[5]狄大江.艦用BFe10-1-1大口金薄壁管材的研制[J].銅加工,1999,(4):15.
[6]狄大江.用微變形拉制法生產軟態(tài)BFe10-1-1管材[J].銅加工,20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