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蒙
木本植物的莖由外到內(nèi)依次,由樹皮、形成層、木質(zhì)部、髓幾部分組成。樹皮起保護和輸導作用,防寒、防暑、防病蟲、防機械損傷,輸送水分、養(yǎng)料、有機物。其中的篩管能夠向下輸導葉片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各種有機養(yǎng)分。俗話說,“人怕沒臉,樹怕沒皮,人怕傷心,樹怕剝皮”,脫皮的樹如果得不到及時維護,就有死亡的危險。
苗木移植過程中,如稍有不慎,經(jīng)常會破壞樹皮,嚴重者會導致樹皮大面積剝落。如果苗木皮層少量受損而未完全斷開,樹體上下運輸受阻,苗木正常生長受到影響,植物將長勢不佳逐漸衰弱;如果樹皮剝落,根系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來源,苗木必然衰敗死亡。筆者總結多年植物種植經(jīng)驗, 談談加強苗木移植樹皮的保護和樹皮破壞后的補救措施。
大苗移植中主要在起吊、運輸、卸吊、種植支撐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易造成樹皮損傷剝落。采取如下方法保護樹皮,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起吊過程
土球挖掘并包裝好后,應根據(jù)大苗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起吊方式,一般采取的保護樹皮最好的方式是土球和樹干雙吊方式。土球外圍用草繩纏繞好(較大或沙性土地用草簾、麻袋、木制框或網(wǎng)片等對土球加固保護)、苗干著力點部位除用草繩包裹外,另用舊棉絮等軟質(zhì)材料包裹,一根吊帶勒住土球底部,另一根吊帶系牢在包裹好的樹干上同時起吊。注意用寬吊帶,這樣可以減少樹皮的損傷。
裝車、運輸過程
主要是避免車身與苗干,苗干與苗干之間相互碰撞摩擦。在苗干與車身接觸位置用柔軟材料包好后墊上軟墊,苗干的枝干等相互接觸部位也要用軟質(zhì)材料包扎隔開,將土球用木板夾緊后用繩索等固定。運送過程中要注意慢行車,崎嶇不平的山路更應放慢車速。
卸吊、種植過程
卸吊、種植起吊與挖掘起吊基本相同,注意防止起吊時土球滾動造成樹皮破損。種植后對苗干進行支撐防倒伏,鐵絲與苗干接觸部位應墊上軟墊。
管養(yǎng)過程
植物種植后樹皮主要會因人為破壞、自然原因等受損。所以要加強看管防止人為攀折剝蝕破壞,另外,樹冠形成前在苗干上纏繞草繩防日灼致樹皮開裂,加強病蟲防治如冬季涂白等保護樹皮。
做好上述保護,一般苗木樹皮不會再受到傷害。如果不小心樹皮損傷了,可以采取如下方式進行處理使傷口盡快愈合。
發(fā)現(xiàn)樹皮受損,應及時用毛刷清理傷口,并用多菌靈、百菌清等殺菌劑稀釋液清洗傷口,并用細胞分裂素6-芐基腺嘌呤溶液(1毫克/升)或傷口涂抹劑涂抹創(chuàng)傷面,促進愈傷組織盡快形成。之后涂抹油漆等保護劑或用塑料薄膜包扎,防止雨水進入傷口而導致腐爛,在愈傷組織形成后揭除。
對于較大損傷可以采取植皮的方法進行樹皮修復。首先將傷口處用鋒利的刀具切整齊,用殺菌劑、細胞分裂素和保護劑對傷口進行處理,然后將脫落的樹皮(如不存在可以選取同品種苗木主枝干上的樹皮)原樣貼上(如樹皮是選取的應注意上下方向一致),邊緣用殺菌劑涂抹,最后用塑料薄膜將樹皮緊緊纏繞在受損面上,不留一 點縫隙,以免遭蟲害、病害或因雨水浸入而腐爛。這樣對傷口進行處理和包裹后的苗木,經(jīng)過兩年細心管護,其受傷部位的愈傷組織可以完全修復,恢復良好長勢。
許多綠化施工單位在樹皮受損后,用泥巴涂抹在受損處,雖然泥巴干后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苗木也有一個假活期,表面看是泥巴起到了作用,樹好像成活了,但工程移交后,苗木不是長勢特別差就是慢慢死亡。泥巴本身含有細菌,不僅不會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還有可能導致樹體染病,特別是一些受損面較大的苗木,如果不采取正確的方法及時補救,三五年后樹木仍會慢慢死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