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霞
專家簡介
約翰?斯蒂芬斯,國際兒童文學研究學者,澳大利亞麥考利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從事兒童文學教學和研究30年。曾任國際兒童文學研究會主席,著有多本兒童文學論著。在歐美、亞洲多國舉辦過學術講座,促進了世界兒童文學的交流和發(fā)展。
談鳳霞,英國劍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與教學中心博士后。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創(chuàng)作、翻譯多部兒童文學作品,與女兒合著的《劍橋彩虹·開》《劍橋彩虹·闊》,是溫暖有趣的游學成長手記。
當處在一個圖書豐富——豐富到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在一個忙碌——忙碌到傳統(tǒng)閱讀被刷微信、微博擠占的時代,父母怎樣陪伴孩子靜心閱讀,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好書的魅力呢?怎樣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習慣?親子閱讀潛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樣一番景象?下面,一起來聽聽兩位既是兒童文學大家,又有親子閱讀體驗的過來人的建議,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當共讀時光徐徐流過,留給孩子和自己的——是溫暖的陪伴和成長的喜悅。
Q 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對孩子成長、親子關系帶來哪些幫助?
約翰?斯蒂芬斯:與孩子一起閱讀是充滿樂趣的,也是共同消遣時間的好辦法。與你的孩子共同閱讀有助于打開孩子的眼睛、思想和心靈,去感受不同的人和物,也能開拓孩子的視野。親子閱讀能夠提高孩子的文學技能,但是研究也證明,熱愛閱讀的孩子在學校的各個科目中都更勝一籌。最重要的是,共同閱讀能夠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一個穩(wěn)固而充滿愛的關系。
談鳳霞:關注孩子閱讀,其實是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而和孩子一起閱讀,是了解和親近孩子的很好方式,是和孩子一起經(jīng)歷成長,也包括我們家長自己內(nèi)心的成長。在女兒7歲時,和我一起去英國學習,我常會對比、思考中英兒童教育,其明顯的差異在于對待童年的認識不同。童年并不僅僅是為升入名牌大學作準備,而應為整個人生的多姿多彩、人生的“趣味”打底色。我們要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的樂趣、喚起孩子對內(nèi)心和外在世界的更多認知,帶領孩子探索更開闊的天地,其中一個重要且容易觸及的途徑就是閱讀。
Q 在親子閱讀中,父母需扮演怎樣的角色?
約翰?斯蒂芬斯:據(jù)相關調(diào)查顯示,當前親子閱讀大部分是媽媽參與,但是我們希望爸爸也能夠多享受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光。以英國為例,英國圖書信托基金會開展了“讓爸爸讀書”的運動,旨在鼓勵父親更多地和他們的孩子一起閱讀。與年長一些的父親相比,年輕的父親較少閱讀,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未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受過高等教育的父親則更有可能給孩子閱讀。同時,文化程度較高的夫妻常常將閱讀作為一項家庭活動,共讀時也會多一些互動,針對共讀的內(nèi)容與孩子展開討論。
談鳳霞:我想先請家長朋友和我一起問自己這6個問題:“我孩子最近一次讀書是在什么時候?我孩子最近在讀什么書?我孩子對最近在讀的書有什么感受?我最近一次和孩子一起閱讀是什么時候?我最近一次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書是什么?我最近一次和孩子一起討論的書是什么?”很多家長可能暫時無法給出清楚的答案,因為他們沒有參與孩子的閱讀,甚至也沒有或很少給孩子時間去閱讀。作為父母,在親子閱讀中,我們能做的、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尋找好書,傾聽和分享孩子閱讀的“感受”,也和他們一起探討、解決 “困惑”。
Q 父母怎樣和孩子一起閱讀呢?有什么好的方法?
約翰?斯蒂芬斯教授的7個親子閱讀法
1.在你的孩子剛出生幾天時就開始給他閱讀,并將閱讀作為每天必做的事。嬰幼兒很容易學會愛上圖書——會感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鮮明的色彩帶來的快樂、觸摸書本的快樂,最后學會自己翻頁,再后來,在爸爸媽媽翻到某一頁時將熟悉的故事背出來。
2.每天要共同閱讀,即使在孩子學會閱讀之后仍需堅持。確保你先讀過一遍書的內(nèi)容,因為共同閱讀時,孩子往往會搶著讀得比你快,因為他迫切地想看看故事后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這樣你在共同閱讀時就可能會跳過某些章節(jié),所以需要提前了解。
3.重讀你孩子喜歡的書。孩子喜歡重溫美好的時刻,同時這也有助于拓展他們的詞匯量,因為他們更透徹地理解了這本書。
4.你要表現(xiàn)得對讀書很感興趣,很興奮。
5.鼓勵你的孩子閱讀他自己感興趣的書。孩子可能會選擇那些討你喜歡的信息書,但是你應該注重那些使你孩子感興趣的書。例如對制作東西感興趣的孩子常常會熱衷于閱讀關于“怎樣去做……”這方面的指導書。
6.為孩子提供不同的書籍類型。不同科目的書籍能提供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7.進行有意義的交流,從小培養(yǎng)孩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孩子還小,在交流中,可以先從書中簡單的、好玩的小事啟發(fā)他去仔細觀察和獨立思考,鼓勵孩子提問,表達自己的好奇、想法等,從而引向更深的思維和理解。
談鳳霞老師分享和女兒共讀的感悟
讓孩子自由選擇,適時給予引導。在閱讀上,我一般都會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讓她選感興趣的書籍,但有時看孩子對某一種類型的書沉浸太深時,我會給她推薦其他種類的書,使她的閱讀口味多樣化。
讓孩子多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為什么孩子要多閱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因為一般在童年錯過了這類閱讀,長大后很少會再去讀。同時,因為孩子對于兒童文學來說最容易產(chǎn)生共鳴,兒童文學強調(diào)真善美,但也不回避假惡丑,只不過在最后都會以“明亮”來收場。兒童文學是給孩子的精神成長打底子的。
努力做“才智煥發(fā)”的父母。我常常自問:我們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那我“何德何能”當家長?英國奇幻文學大師羅爾德·達爾在一首詩歌中寫道:“一個孩子所需要/值得需要的/是才智煥發(fā)的父母?!蔽覀冊诤⒆拥慕逃心芊褡龅健安胖菬òl(fā)”?
我特別鐘愛的圖畫書是《世界為誰存在》(英國詩人湯姆·波爾文、澳大利亞插畫大師羅伯特·英潘繪),該書中父親為孩子描述了自然世界存在的種種景象,告訴孩子:“世界為每個人存在,世界也為你存在?!眻D畫書的最后一頁,孩子帶著笑容安心入眠。這是一個才智煥發(fā)的父親,他給孩子大氣的人生信念,也給孩子深深的內(nèi)心安寧。成長中擁有這樣的信念,便會有很多信心包括自信,不會走上心靈的“窮途末路”,這顆信念的種子會成長為一棵堅強的大樹,享受陽光雨露,也能抵抗冰雪風霜。
給孩子一個彩虹般的開闊童年。我希望,孩子日后回憶起童年時,會覺得那是洋溢快樂、夢想的彩虹色童年,而不是充斥了太多埋怨、留有太多遺憾的灰色童年。“彩虹色”里應該有大自然,應該有各種藝術和生活領域,當然也應該有閱讀。當我們家長“舍得”給孩子時間閱讀,給自己時間一起閱讀,就會有“舍”有“得”,讓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也讓孩子遇見美好的父母!我想這應該是很多孩子、很多家長的心愿。
(感謝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王敏為本文提供翻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