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
多年以前,在《重慶商報》當記者的小胖哥隆準,邀請我們?nèi)ニ锨逅碌募依镒骺汀T缇蜁缘寐誓酥貞c名門鮮家之后,但我們走進鮮家,還是吃了一驚。暮色之中,民國時期名流如云、富甲一方的“特園”已如尋常百姓家。當年周恩來進出如??汀⒚珴蓶|3次登門、鮮家老祖宗鮮英和民盟(中國民主同盟)巨頭們曾在此調(diào)停國共內(nèi)戰(zhàn)的地方,現(xiàn)在只剩下這個搭著葡萄架的孤獨小院,只有隆準和他的媽媽——鮮家五公子鮮繼堅的大女兒鮮述文,住在里面。隆準給我們介紹他的媽媽,鮮述文放下手中的書卷,給我們倒水。
兩年前,當我再次見到鮮述文時,她手里拿著一卷剛剛印出來的《幼兒經(jīng)》?,F(xiàn)在,上清寺的小院——“特園”最后的房子已不屬于鮮氏家族了,但鮮述文居住的任何地方,都沿襲著鮮家的書香之氣。這種文脈綿綿的書香,在她為孩子們編寫的那本幼兒國學啟蒙教材《幼兒經(jīng)》里得到了體現(xiàn)。
達觀樓
在1991年和1992年,四川文藝出版社先后推出了《多情正氣無形劍》《人魚俠蹤》兩部新派武俠小說,作者署名“達觀樓主”,文風有當年“還珠樓主”的范兒。鮮述文曾略帶“不務正業(yè)”地歉意承認是她寫的。“達觀樓主”這個筆名,源于“特園”主體建筑“達觀樓”。
新中國成立之前的“達觀樓”,光廚房就有200多平米,有燒藍炭的大灶,燒柴火的小灶。中餐廚房和西餐廚房里配備了2個廚師,一個紅案,一個白案。還有一個龍大管家和花匠。鮮述文的婆婆有2個保姆。家里電話、冰箱也都有。鮮述文說:“冰箱擱在大廚房,我們小時候打開看,里面裝著很多墨魚骨頭。家里吃飯有很多規(guī)矩。婆婆教我們,不要像叫花子雙手捧起碗吃,拈菜時,也不能拈遠處的,‘翻山夾箸’是不行的。早晚吃稀飯,中午有肉圓子湯、漬胡豆。爺爺、婆婆吃燒排骨、蒸白鱔,還有棗子酒、五糧液。吃飯的時候,爺爺還給我們擺過一些名人軼事。重慶談判期間,毛主席到我們家來吃飯,在飯桌上他拈起一塊魚說,‘好久都沒吃到這種味道的魚了’!”
“特園”的老主人鮮英在孫女鮮述文的眼中,是一個不愛說話的老人,“我最喜歡和爺爺上街,他一手撐在我的肩膀上,好像我是他的拐棍。跟爺爺上街有好處,買當時1元一個的高級點心,只有找爺爺要錢,婆婆和爸爸媽媽管得嚴,是要不到的。有時還可以和爺爺?shù)胶舆呝I根甘蔗,在小店吃碗小湯圓。有一次。到兩路口吃湯圓,爺爺盯著我看,然后說,海倫呀,你的眉毛簡直是蛾眉啊!”
“海倫”是洋派的父母給鮮述文取的小名,大弟弟叫“愷撒”?!暗挥形疫@個外號叫出名了的,弟弟的‘愷撒’沒有。到現(xiàn)在,弟妹們都叫我‘海倫’,不喊姐姐?!?歲那年,海倫看了老電影《馬路天使》,學著里面的《四季歌》賦詩一首:“春季到來百花香,海倫好比花枝樣,人間美女所少有,只有天仙來配上?!眿寢尩脑u語是“俗不可耐”,但爺爺看了,哈哈大笑,沒有評價,只給她修改了兩個地方。
海倫的父親鮮繼堅是鮮英的第5個兒子,新中國成立前在華西大學經(jīng)濟系讀書,進步青年,曾開米店為地下黨籌集經(jīng)費,并策勸重慶市長楊森撤退時不要炸毀重慶。1957年,鮮繼堅和父親鮮英、八妹鮮繼平被打成右派,史稱“一門三右派”。鮮英開始不愛說話了,用一個自制的白套子把胡子套起來,成天在蚊帳里打坐。鮮繼堅被發(fā)配到金佛山農(nóng)場,走之前,鮮英送他一句話:“最窮不過討口,不死總要出頭!”
“爸爸走之前,一直在教我唱一段京劇,我剛學會,他就走了。是《秦瓊發(fā)配》的一段流水:‘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尊一聲列位聽心頭:我不是歹人并賊寇,也非是響馬把城偷。楊林道我私通賊寇,因此上發(fā)配到登州。舍不得太爺待我的恩情厚,舍不得衙役眾班頭,舍不得街坊四鄰的好朋友,實難舍老娘白了頭。兒想娘,難叩首,娘想兒來淚雙流。兒是娘身一塊肉,兒行千里母擔憂……”
爸爸這是把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唱給海倫聽。鮮繼堅平生喜歡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平江不肖生《江湖奇?zhèn)b傳》之類的武俠小說和凡爾納《地心游記》《海底兩萬里》等科幻小說?!吧钋镆?,一柄月插在山壁一棵倒栽松的虬枝上”。這是鮮述文化名“達觀樓主”創(chuàng)作的小說《人魚俠蹤》里的第一句,她說:“我寫的武俠小說也加進了科幻的元素,就是受爸爸的影響。爸爸再落難,當時他只抽得起8分錢一包的經(jīng)濟煙,但也不失風度。 ”
趕出樓
1966年文革開始,整個鮮家,馬上也要垮了。鮮述文在特園路小學就讀,學校后來拆了,就轉(zhuǎn)到中四路小學?!拔倚∞D(zhuǎn)中的考試作文,校長還念給下一屆的同學聽。上清寺一家相館本來是把我的一張照片夾在玻板下面作樣板,但文革一來,就取出來了?!?/p>
1966年抄家,特園客廳里的真皮沙發(fā)都被紅衛(wèi)兵扎爛,搬到上清寺街上堆了起來?!斑_觀樓3層樓,共有37間房子,原來大孩子們是一個人住一間,文革一來,只好幾個人擠在一間了。我的父母住在小院,原來是書房,被815的紅衛(wèi)兵占了。媽媽把樓梯上的防滑銅條扒下來,去賣錢補貼家用?!?/p>
大孩子們幾個人擠在特園一間房子沒住幾個月,1966年9月,鮮述文就和三妹帶著只有四五歲的幺妹,坐火車到北京找爺爺鮮英,鮮家在北京有一個四合院?!皨寢尳o我們買了兩張票,好像是95元,讓我行萬里路,到北京去長見識?!?/p>
在北京,樸素的鮮英夫人和她的保姆出門,人們都說鮮家的太太像仆人,仆人像太太?!捌牌艓覀児浔焙9珗@,她說,早年有一次爺爺和一個黑女子在吃花酒,她就跑去攪了局,從此,爺爺再也沒吃過花酒了。聽姨媽說,爺爺說過一句話,‘大背時討小,小背時買表’,意思是一個男人討了個小老婆的話,就會麻煩不斷。當時手表或懷表還屬貴重東西,你買了表,表有可能壞,壞了就要修,修表又要花錢,就是麻煩不斷了。爺爺一輩子從沒討小,可能跟他這個理念有關(guān)系。在北海公園,爺爺看到一棵樹說,有時碰到“范哈兒”(即范紹增——編者注),看到他雙手伸起,在這棵樹上吊起甩,鍛煉身體?!?/p>
從北京回來,她們又到昆明,逛了一大圈回到重慶,趕到上清寺特園的家里。“我們一看,大門貼著封條,這里已不屬于鮮家了,全家人已被趕到解放東路292號,只有兩間房子,房里兩架大床,全家人擠在一起,小娃兒覺得新鮮、鬧熱。廚房和廁所都是公用的,沒自來水,打水得用盆盆去接水?!睆拇?,他們被趕出樓,再也沒有回到“達觀樓”。
“存書種”
鮮述文高66級在上清寺6中畢業(yè)后,和從川大畢業(yè)分到成都市川劇院當編劇的青年才子隆學義好上了。她把戶口本偷出來,去成都和隆學義結(jié)婚那年,才21歲。名門才女婚后在春熙南路的街道工業(yè)小廠敲鐵皮、燒點焊,加工煤油爐。“當時我圍腰上油晃晃的,來家的隆學義的同事看到了,笑稱‘油辣片’,兒子準準說:媽媽不要穿黑衣服嘛。在那樣的處境下,想到自己以前學的外語,覺得生活真沒意義?!?/p>
好在街道辦事處主任,一位老大姐,她很愛惜鮮述文。她說:“別個是高中生,落難呀!還推舉我參加東城區(qū)婦女代表大會?!拇_良’上市的時候,她還借錢給我買,但我沒有借她的錢。”
文革后,她參加第一次高考就上了分數(shù)線,但爸爸的右派問題把她耽誤了,通知書遲遲不到。丈夫隆學義一氣之下,提筆給省教委修書一封,通知書才發(fā)下來。后來,海倫到重慶師范學院報到時,同學們已經(jīng)上課3個月了。
海倫從小進出“特園”的家門,都會看見馮玉祥將軍親筆書寫的“民主之家”匾額和張瀾撰寫的對聯(lián):“誰似這川北老人風流,善工書、善將兵、善收藏圖籍,放眼達觀樓更贏得江山如畫;哪管它法西斯蒂壓迫,有職教、有文協(xié)、有政治黨團,抵掌天下事常集此民主之家?!?/p>
“這幅對聯(lián)由我爺爺書寫,也制成了匾額。馮玉祥的匾額作為橫匾,張瀾的匾額作為豎匾,就掛在我家大客廳(正廳)大門的上方和兩旁。小時候我天天見著它們,馮玉祥寫的橫匾有幸被保留下來,現(xiàn)在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存放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張瀾寫的豎匾毀于文化大革命,但復制件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存放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特園”更是一個書香之家。徐悲鴻畫的馬,齊白石畫的蝦,都掛在大客廳里天天看。爺爺大書房的書柜里放著上千本線裝書《四庫全書精本》,書桌上放著一摞《白香山詩集》,“爺爺教我念《白香山詩集》,那首《錢塘湖春行》,至今還記憶猶新。就連我婆婆的‘小房圈’(相當于現(xiàn)在的“衣帽間”——作者注)柜上,也用篆文寫著‘傳家只要存書種,擁書勝拜小諸侯’”。
鮮述文大學選的是文科,師從大儒劉知漸教授,對古典文學情有獨鐘,發(fā)表了一堆古典文學論文,編寫多部詩詞曲鑒賞辭典。還曾在重慶出版社出版短篇歷史小說《司馬相如、卓文君外傳》《張船山、林韻徵外傳》;曾在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新派武俠小說《人魚俠蹤》《多情正氣無形劍》;撰寫學術(shù)著作《元曲概論》20余萬字。
“可以說,我大半生都浸泡在“國學”里,但要說精通,還遠遠不夠。我對國學的喜好可以說是從小就開始的。當時,我家處處充滿了國學氛圍。現(xiàn)在我老了,也要把我們鮮家存下來的‘書種’傳下去。”從市教科所退休以后,鮮述文也一直沉浸在書海之中。2012年,一個12歲的少年因為晚飯無著落而殺死姑母一家3口的事件,讓她震撼不已。
她想到小時候每年除夕,爺爺鮮英都要召集家庭會議,關(guān)于傳統(tǒng)德育文化的聚會和儀式?!盃敔斆看味家v他出生貧苦農(nóng)民,幼年家里經(jīng)常斷炊挨餓,所以教育我們不能忘本,不能貪圖享受,要節(jié)約;做人要講誠信,牢記‘勞謙’二字;要有志向,終身奮斗,不以追求名利為目的?!?/p>
電腦要從娃娃抓起,大腦也要從娃娃抓起,加上親友們的孩子都想拜她為師學國學,教育未來的孫子也需要一個好讀本,現(xiàn)今那些太多“添加劑”的童蒙教材她又看不上眼,所以就自編了一本《幼兒經(jīng)》。
《幼兒經(jīng)》共40課。前20課是從《禮記》《論語》《孟子》《荀子》《孝經(jīng)》《詩經(jīng)》《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等國學經(jīng)典中選取的經(jīng)典句子和段落;后20課是從《唐詩》《宋詞》中選取的詩詞?!斑x取了唐詩宋詞,是為了讓孩子們接受詩情畫意的熏陶,從而陶冶情操,提高品位,遠離虛榮、任性這些小孩常有的缺點。玉不琢,不成器,用這樣的讀本教育孩子,我才放心?!滨r述文說。
(作者單位:重慶晨報。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鄧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