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杜強
《新課標》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明確提出來,強調“物理課程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可見,科學探究不僅被作為重要的理念強調,作為教學建議提出來,而且被列入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作為必須實施的內容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要既能獲取先人留下的寶貴知識,又具有能開發(fā)出新的知識領域的能力。然而對于初中生來說,對物理知識知之甚少,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都有待形成和培養(yǎng),特別是科學探究能力更需要初中物理教師高度重視,著力全面系統(tǒng)地加以培養(yǎng)?,F我結合多年教育教學經驗,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談談認識。
一、問題情境的設置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切創(chuàng)造都源于問題,解決問題是物理創(chuàng)造活動的目的、內容和結果。而物理問題或多或少是通過物理創(chuàng)造活動解決的。因此,沒有問題意識,就談不上主動性學習,更談不上研究。學生學習,能提出問題,表明他進行過獨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對前人的學問和現成的知識有疑難或質疑。而產生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探究的過程。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努力創(chuàng)設物理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物理問題情境中不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欲望。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者,是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在問題情境的設置中,應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用新穎的事例,超乎尋常的問題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進行“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教學時,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著一個50㎏的大鋼球,一只螞蟻能將它推動嗎?”學生看到這個問題后,有的說螞蟻力氣太小不能推動,有的說表面是光滑的能夠推動,有的則是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思維的波浪此起彼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學生的直覺思維,利用有趣的小實驗或差異性實驗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
二、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了學生個人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是個人能夠不斷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需要和原動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同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感,處于積極主動、興奮狀態(tài)。
1.探究的內容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鹗慨敶麅和睦韺W家皮亞杰強調:“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是依賴于興趣。”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時,他們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zhí)著地探索。
2.探究的難度要適中。在教學中,如果探究的內容超出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學生很快就會因困難而感到疲倦,這樣的探究就會成為沉重的負擔。對任何人來說,沉重的負擔只會產生消極影響,進而會讓他們避而遠之。而如果探究的內容過于簡單,學生在探究中獲取的知識很少,就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因此,探究難度適中,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提高探究活動質量。
3.教師的引導要及時。研究型課程在內容、時間、空間、信息來源、研究結論等方面都是開放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困難,有時會因時間不夠而甩手不管,有時因探究方法單一而覺得索然無趣。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探究進展,為學生出謀劃策,減低學生的探究難度,提高效率。
4.要給予肯定與鼓勵。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睙o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會使他歡欣鼓舞,學習熱情和思考探索的積極性會很高,對學生良好探究行為的養(yǎng)成無疑有積極意義??商骄績热莸拈_放性決定了探究過程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在探究的不同階段,我們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學會安慰、肯定和鼓勵。在肯定和鼓勵的作用下,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的潛力,不斷發(fā)展各種能力,成為探究活動的成功者。
三、重視探究過程
中學物理中的科學探究對八年級學生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雖然他們會簡單地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但不知道怎樣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怎樣收集整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論證及評估。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科學探究首先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全面了解科學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方法。其次,教師應教給學生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對于初中而言,“控制變量法”是常用的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依據這種方法,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從簡單的模仿到較為獨立的設計科學探究的計劃和方案,能夠獨立地書寫探究報告,能夠對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矯正。再次,應讓學生圍繞科學探究的目標,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定向性;嚴格操作規(guī)程和順序,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有序性。教師應盡力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靈敏性,以及改善科學探究條件培養(yǎng)學生多方位的觀察能力。總之,在科學探究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使學生從初步模仿原型,逐步過渡到學生較獨立、自主地進行科學探究,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思想教育的重視
科學品質的核心是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價值觀,科學品質必須在探究中形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價值觀的培養(yǎng),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探究品質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加以落實。在教學中,建立通過探究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品質的觀念,把學生探究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放到重要的位置來抓,引導學生從無趣到有趣,由有趣到樂趣,由樂趣到志趣,形成自己的能力,為學生終生探究科學的奧秘服務。在豐富的科學探究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自主發(fā)展的空間,使學生的科學品質得到真正提高。例如在物理教學中可穿插介紹物理學家研究物理的方法,介紹他們的堅強的意志、毅力和優(yōu)秀的品質,介紹他們探索物理學奧秘的獻身精神等。通過這樣的教育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物理知識,更使他們學到科學家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科學品質的形成。
初中物理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每個教師的特點、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教學特色也各有千秋。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實踐,大膽嘗試,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