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摘 要: 為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作者進行了3D打印訓練項目的建設,讓學生通過概念設計、三維建模、格式轉換、數據處理、制造零件原型的全過程,加深對生產工藝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工程實踐能力。
關鍵詞: 3D打印 工程實踐 能力培養(yǎng)
高等院校培養(yǎng)工程技術人才不僅需要理論,更需要工程實踐、工程規(guī)范、工程經驗和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創(chuàng)新思維。工程實踐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基礎工藝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鞏固及加深理論知識,提高綜合工程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1.項目建設思路
工程訓練教學體系在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從傳統技能訓練逐步拓展為先進的制造技術,加強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實踐內容,并注重學科交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獨立思維的能力,養(yǎng)成不滿足現狀和求新求變的良好習慣,懂得不同行業(yè)的技術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獲取基本的工程閱歷和經驗,為未來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奠定豐厚的知識、思維、素質和實踐基礎。為順應新形勢的發(fā)展,工程訓練中心開發(fā)創(chuàng)建了3D打印訓練項目。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構造物體的技術[1]。3D打印技術可以制造出傳統生產技術無法制造出的外形,讓人們更有效地設計出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的東西,并且生產出的零件更精細輕盈。建設3D打印實訓項目,可以使學生學到三維CAD軟件知識、學到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并深入了解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工程設計的概念,掌握從概念設計到原型制造的一般工藝流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2]。
2.建設內容
2.1設備選型
由于是讓學生了解一些3D的快速成型技術,掌握一般的工藝流程及原理,中心購買了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Einstart3D打印機(見圖1),其攜帶方便、操作簡易。只需要幾個按鍵就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出自己喜歡的模型,可使用的材料是ABS、PLA成型材料。ABS塑料具有優(yōu)良的綜合性能,有極好的沖擊強度、尺寸穩(wěn)定性好、電性能、耐磨性、抗化學藥品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機械加工較好;PLA成型材料具有最良好的抗拉強度及延展度,適用于吹塑、熱塑等各種加工方法,加工方便,應用十分廣泛。
圖1 Einstart3D打印機結構
2.2工藝過程及原理
3D打印技術的工藝方法有幾十種之多,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工藝方法是:分層實體成型工藝、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選擇性激光燒結工藝、熔融沉積成型工藝、三維印刷工藝。Einstart3D打印機采用的工藝是FDM熔絲沉積成型工藝(見圖2),它是將絲狀熱熔性材料加熱到臨界狀態(tài),使其呈現半流體狀態(tài),然后加熱頭會在軟件控制下沿CAD確定的二維幾何軌跡運動,同時噴頭將半流動狀態(tài)的材料擠壓出來,材料瞬時凝固形成有輪廓形狀的薄層。這個過程與二維打印機的打印過程很相似,但從打印頭出來的不是油墨,而是ABS樹脂等材料的熔融物。同時因為3D打印機的打印頭或底座能夠在垂直方向移動,所以它能讓材料逐層進行快速累積,并且每層都是CAD模型確定的軌跡打印出確定的形狀,所以最終打印出設計好的三維物體。
圖2 熔融沉積成型FDM工藝原理示意圖
3D打印的工藝過程分以下幾個步驟:
2.2.1設計CAD三維模型。由CAD軟件設計出所需零件的計算機三維曲面或實體模型。
2.2.2三維CAD模型的近似處理。采用STL格式的文件轉換數據,將3D實體用小三角形進行逼近,形成STL格式近似模型文件。
2.2.3分層切片,加入支撐。讀入TSL文件,將STL格式的三維CAD模型轉化為快速成型制造系統可接受的層片模型。對TSL文件切片,求出支撐區(qū)域,路徑規(guī)劃,生成支撐掃描路徑。
2.2.4熔融沉積成型。熔絲從加熱的噴嘴擠出,按照零件每一層的預定軌跡,以固定的速率進行熔體沉積。每完成一層,工作臺下降一個層厚進行疊加沉積新的一層,如此反復最終實現零件的沉積成型,生成三維模型。
2.2.5快速成型的后處理。主要是清理零件表面,去除實體的輔助支撐結構,對部分實體表面進行處理,僅需要幾min到15min的時間,使原型精度、表面粗糙度等達到要求。
2.3教學方案
根據學生的專業(yè)不同,制訂出以下兩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2.3.1非機類學生重點講解3D打印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見的幾種成型方法原理及過程,3D打印技術應用。目的是使學生了解3D打印技術的工藝原理與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非機類學生由于時間短,訓練項目多,只能演示3D打印機的工作過程,制作演示件。
2.3.2機類學生重點介紹3D打印技術的基本原理與概念、制造的工藝過程及其應用,講解典型的幾種成型方法。要求學生牢固掌握3D打印的原理;了解3D打印技術的應用特點,進一步了解3D打印技術的加工過程;掌握3D打印設備的使用方法。
訓練內容:做出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設計圖紙→學習CAD或UG等軟件的應用→利用三維軟件畫出三維模型→掌握三維打印機的操作步驟(開機、裝材料、機器維護等)→導入STL文件→參數設置→制作自己設計的零件。
圖3 學生3D打印作品
3.結語
3D打印實訓項目的建設將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先進制造技術的認識,學到的不只是單一工種的技能訓練,而是學習CAD/CAM技術、CNC技術、激光技術、新材料技術及逆向工程等多種知識,此訓練可以把學生的設計方案變?yōu)楝F實的工具,使原型和設計理念融會貫通。學生完成一個零件的制作,不但提高工程實踐能力,還對產品設計和開發(fā)、產品研制、企業(yè)的競爭能力有一定了解。通過此訓練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知識連貫性,提高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薛晶晶,王志奎.淺談3D打印技術[J].無線互聯科技,2014(6).
[2]張國玲,吳濤,張功國.快速成型訓練項目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