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亦琦
“北京花家怡園的小龍蝦還不錯,不過一定要點十三香味的,麻辣的那個不好吃。”采訪薛之謙的這個下午,話題一定是從吃這件事開始的。
薛之謙的好胃口是在娛樂圈中出了名的。說到自己的好胃口,他開始抱怨自己胃口太好容易發(fā)胖,于是轉身叮囑攝影師:“都靠你了,后期修成范冰冰?。 ?/p>
薛之謙的語言透著一種海派幽默的味道,冷冷的,一本正經的,抖出一個小包袱。這是他微博上圈粉眾多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和他面對面坐下來吃一頓飯,單是遙看他那張高冷又凍齡的臉,單是聽他溫情中夾雜苦澀的薛氏情歌。你很難把眼前的這個人和微博上那個教人“壁咚大法”和“船襪的N種穿法”的“深井冰”博主聯系在一起。
薛之謙的腦袋里藏著一張《上海市路邊攤美食地圖》。你點出一道老上海小吃,他會迅速在他的“味道數據庫”中搜索、定位,告訴你他的最優(yōu)推薦。這是他多年來吃遍路邊攤的實踐心得,也是他作為一名吃貨的自我修養(yǎng)。
“先說鹽酥雞,有一家在復旦大學后門,很好吃,每天晚上7點鐘出攤。還有一家牛肉串燒烤,在虹口區(qū)的常德路上,他們家是鐵串燒烤,還是那種上海老味道,我小時候那種一塊錢七串的味道?!?/p>
那家攤主是一位沒有雙腿的殘疾人,他曾經參過軍,復員回來以烤串為生。薛之謙一講起那位攤主的故事,了然入懷?!澳菞l街上誰的攤子都會被城管收,但他們家是不會被收的,因為大家都覺得他很可憐?!边@家牛肉串,薛之謙從小吃到大,吃了十幾年,故事的結尾,他說,“現在這個攤子已經傳給攤主的兒子了。”
薛之謙是個念舊的人,對感情如此,對味道也是。他是那種為了一種美味可以不計路程橫跨上海灘的“較真”食客。對于記憶里的老味道,他更是迷戀不移。
奶奶做的咖喱雞是人間美味??о蒙虾5睦峡о?,現在市面上都買不到了?!昂芎贸?,很好吃?!毖χt一邊念叨,一邊吞咽口水。“還有九月的閘蟹。一定要是清蒸的?!彼麤]有說下去,那雙黑眼睛開始流露出迷離的眼神。
這個巨蟹座的上海男人稱得上“喜食善做”。他最擅長的菜是糖醋排骨和可樂雞翅??谖渡隙茧x不開喜甜的上海口味。薛之謙對吃的態(tài)度很單純。談不上治愈,也談不上裝。就是美味至上——“吃頓好飯是必須的。如果一天你不讓我吃頓好飯,我心里會很難受的。”
薛之謙“難受”的經歷發(fā)生在瑞士留學期間。他所就讀的瑞士格里昂酒店管理學院是世界三大酒店管理學院之一。然而十四年前,一年20萬的學費對于一個工薪階層家庭來說并非一個小數目。再加上瑞士的生活成本很高,薛之謙只能靠勤工儉學補貼生活。
那段餓肚子的經歷讓薛之謙學會了擔當。他承認,少年時代的自己曾是個“很囂張的壞孩子”。當一個人漂泊異鄉(xiāng),離開了父親和奶奶的庇護,他開始自食其力,節(jié)儉算計。
“每天學校只管早餐,我每星期會吃一頓肉改善生活。剩下的時間幾乎是靠煮方便面撐著,偶爾到樓下冰箱里偷一顆雞蛋放進去?!?/p>
海外求學的經歷令薛之謙清楚地認識到了面包和理想的關系。出道十年來,他樂此不疲地為了這兩項事業(yè)奮斗著——“賺錢和做音樂,就是理想和面包的關系?!碑敻枋质聵I(yè)陷入經濟上的困窘,務實的薛之謙開始盤算多棲發(fā)展的創(chuàng)業(yè)經。
2011年,愛好美食的薛之謙開始涉水“零經驗”的餐飲業(yè)。為此他賣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作為餐廳的第一筆創(chuàng)業(yè)資金。他三顧茅廬從重慶聘請大廚,把重慶市井風味串串香引入了上海?!爱敃r沒有想很多,就是破釜沉舟就干一件事情,成功則已,不成便罷?!?/p>
摸著石頭過河的薛之謙從選址找鋪位、裝修設計、招聘、培訓到采購、出菜,事事親力親為?!伴_餐廳不是難,是煩。有時候你幾天不盯,你會發(fā)現菜給的跟以前不一樣了,鵪鶉蛋也比以前小了,給的牛肉也不對了?!?/p>
薛之謙骨子里有一種上海男人的細致與嚴謹。幾年的耕耘讓薛之謙的上上謙餐廳步入正軌,落地開花,打破了明星開餐廳創(chuàng)業(yè)容易守業(yè)難的尷尬局面。
而這一切,都只是他成為一名音樂人的鋪墊。
Q:能評價一下自己能吃的程度嗎?
A:我特別能吃。我一般是身邊朋友的胃口的兩到三倍。什么陳赫、包貝爾他們的飯量都不是我的個兒。
Q:從小到大最難忘的美味是什么?
A:第一次吃大閘蟹的記憶,特別深刻。小時候奶奶很寵我,有一天我放學回來,她把家里僅有的兩只大閘蟹偷偷上鍋蒸了讓我吃掉。因為我放學回來得早,家里其他人還沒有回來。吃完還要把蟹殼倒掉,不要讓其他人發(fā)現。那是我第一次吃大閘蟹。奶奶自己都沒有舍得吃。
直到現在,在我心里沒有美食能夠代替清蒸大閘蟹。那種味道真的無敵了。我去過日本的漁場,眼看著剛剛從海里打撈出來的海鮮,在那里現做現吃,那種味道已經很鮮美了,但是還是不能和大閘蟹比。在我的心中大閘蟹排名第一,咖喱雞排名第二,什么美味也代替不了。
Q:為什么會迷戀路邊攤?
A:高手在民間,好吃的美味都在小巷子里。我是那種會為了一道菜開很遠路的,就為了吃到它。我喜歡的倒不一定是最貴的,你說有一家近一點,但差一點,那我也不會去吃。我一定要找到那個對的味道。
Q:現在你的“上上謙”已經開到第五家了?為什么會想到開餐廳?
A:為賺錢啊。我當年真的是做到后來就沒錢做音樂了。2011年之后,那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我一直在經商。我不能靠別人做音樂了。今年是我做音樂的第十年,我開了五家火鍋店和兩家服裝店?,F在我用創(chuàng)業(yè)賺來的錢繼續(xù)“養(yǎng)”音樂。
Q:音樂市場到底有多不好做?需要靠發(fā)展副業(yè)來養(yǎng)創(chuàng)作?
A:我們趕上了一個不好的時代。張學友的時代音樂是不愁賣的,那時還是有錢賺的。我們從一出道開始就是mp3的時代,現在馬上要進入電子化付費時代了。之前我所承載的這個時代區(qū)間剛好是一個免費的時代,歌手生存很難。當然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歌手能存活下來。一個成功的歌手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需要老板的信任,老板才會敢于為你砸錢。但我當時所在的公司已經不用心做音樂了。所以就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畢竟我不是陳奕迅,像我這樣的處境,我只能靠自己。所以我開始另謀生路。
這些年我一直是自給自足,自己賺點錢,做做音樂。很多人認為開火鍋店很賺錢,其實餐飲也是薄利。我已經四年沒有換車,八年沒有換房子了。我賺的錢直接投入在音樂里?,F在我沒有過得特別富裕,但活得很自由,很舒服。
Q:你很看重自己的人氣么?
A:這些年我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歌手身份。不管是開餐廳,做演員,做主持,寫段子。我希望自己能紅一點。因為人紅了以后,別人才會知道你的最長項。我才可以去宣傳我的音樂,告訴大家我的音樂是什么樣子的。
Q:現在一個人紅可能不需要看作品的。上個真人秀、炒個話題,哪怕公布個戀情也可以紅起來,你怎么看“紅”這件事?
A:我想紅的有尊嚴。我希望我的紅是因為我的作品真的厲害,那我才是紅的有價值。我可以為了炒話題去唱一些爛歌,但那樣做音樂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的音樂能感動到人,能夠喚起大家的共鳴,那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否則還不如急流勇退。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但我們對音樂的理解應該是進步的。在這方面,我有點像個憤青。
Q: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堅持寫情歌?
A:我覺得如果今天吃的很飽,心情晴朗,那很好啊,為什么要寫成歌呢?沒有必要。感情才是最值得紀念的東西。
Q:你的靈感從哪兒來?
A:身邊朋友的感情。我對感情一直是悲觀的。現在這個時代不像我們父母的時代,一生只愛一個人 。物質會讓人變浮躁;感情觀也會因此而牽連。我也不是一個相信愛情的人。現在的社會,面包已經影響到了愛情。
Q:你期待什么樣的感情?
A:平平淡淡、安穩(wěn)的簡單生活。生活中的壓力應該以我為主導,我有點大男子主義。
Q:這是一個鮮肉當道的時代,現在的你覺得怎么定義自己?
A:我現在是老鮮肉。我還好有點優(yōu)勢,臉還真的不老,跟下面的可以拼一拼,跟上面的大叔也可以擠一擠。
Q:擔心年輕鮮肉的競爭嗎?
A:還好啊。我又不是偶像派。我現在沒有偶像包袱。有人聽我的歌我就很開心,有時候看到他們在朋友圈轉發(fā),在地鐵里聽我的歌,那就夠了。
Q:除了吃飯,每天你最享受的事情是什么?
A:我喜歡寫詞,寫出好詞我會爆開心。慢慢磨,慢慢修。當我寫到一個很順的時候就很開心。今天的音樂人面臨的難度在于很多好音樂都被別人寫掉了。二十年后你再寫一曲《吻別》,也是好聽,但是它會不會不適應這個時代呢?
Q:開餐廳也好,做音樂也好,你會堅持自己的口味,還是會順應時代的變化呢?
Q:對我來說,做音樂就像開餐廳一樣,我相信自己的感覺。好吃的味道大家都喜歡。好聽的音樂也是一樣,用心寫的好歌一耳朵就能聽得出來。所以我靠舌頭嘗,靠耳朵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