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昌
摘 要: 世界上的語言,從有無聲調的角度看,大概可分為兩大類:聲調語言與非聲調語言。各方言聲調的對立特征比較多樣,漢語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聲調特點有許多明顯區(qū)別,而且反映在聲調的類型及聲調系統(tǒng)內部關系的差別。
關鍵詞: 聲調語言 特征 方言聲調分布
一、關于聲調語言
世界上的語言,從有無聲調的角度看,大概可分為兩大類:聲調語言與非聲調語言。
聲調語言在世界上并不是十分罕見的。在亞洲、美洲、非洲等地區(qū),都有不少聲調語言。在亞洲地區(qū),漢藏語系的30多種語言,除個別語言和方言外,絕大多數語言都有聲調。聲調語言不僅分布在中國境內,而且分布在泰國、緬甸、錫金、不丹等地。
(一)聲調語言的含義
美國的語音學家K.L.Pike認為:“一種聲調語言可定義為,在這種語言里,每個音節(jié)的聲調之間,存在著詞匯意義方面的對立,并且彼此相關?!绷硗?,他還在《什么是聲調語言》一文中,對聲調語言的范圍進行了透徹的討論,指出:對這種類型學的探索基本上是以音位原則的抽象形式為基礎,各種聲調結構都用得著這種抽象形式。
(二)聲調語言的特征
1.聲調語言的聲調屬于詞匯音節(jié)聲調:聲調語言的聲調是屬于音節(jié)的,它的每個單音節(jié)都有聲調。而非聲調語言的聲調并不屬于每個單音節(jié),它們有的屬于幾個音節(jié)共有,有的屬于語句的語調。在漢語中,每個單音節(jié)都有聲調,而在非洲的聲調語言中也是如此。如:
Yoruba語:ba相會ba棲息
在這些非洲聲調語言中,不管一個詞有多少個音節(jié),每個單音節(jié)都必須有聲調,沒有一個音節(jié)沒有聲調。顯然,所謂聲調語言,實際上是“音節(jié)聲調語言”。
2.聲調語言的聲調具有語言區(qū)別功能:作為音節(jié)聲調,有的是依賴單音節(jié)聲調區(qū)別詞義,而有的是依賴聲調系列區(qū)別詞義。漢語中每個單音節(jié)都有一定字義,不同單音節(jié)聲調可區(qū)別不同字義、詞義。然而,在非洲語言中,有些聲調語言有多音節(jié)詞,那么,詞之間區(qū)別,常通過不同聲調系列表示。如,Lomongo語只有高平調和低平調兩種對立聲調,依靠它們區(qū)別詞義十分有限。只有把這兩個聲調組成各種聲調系列,他們才能具有較廣泛的區(qū)別功能。
另外,各種聲調語言的聲調模式是十分有限的,一般只有3—5種聲調模式。像漢語廣州話那樣有9種聲調的情況非常少見。
二、漢藏語系的聲調語言
(一)漢藏語系是世界上聲調語言最豐富的語系,它的絕大多數語言和方言都是聲調語言。一般而言,它們的聲調分布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壯侗語族和苗瑤語族的各種語言,它們的聲調較豐富,一般有7—8種聲調。其中侗語的聲調多達13種,是聲調最多的語言。各種語言聲調系統(tǒng)都很復雜。
另一類是藏緬語族的各種語言,其聲調數目較少,一般只有四種聲調左右。普米語只有兩個聲調,是漢藏語中聲調最少的語言。各種語言聲調系統(tǒng)都很簡單。
(二)漢語的聲調既表現在普通話中,也表現在各方言中。普通話作為漢語通行的民族共同語,是我們研究漢語聲調的中心、分析的重點。根據各方言的聲調狀況,我們可把這些方言區(qū)進一步歸并為兩大類。
1.北方方言:大多數北方方言的聲調數目是四個,最多為五個聲調,最少為三個聲調。北方方言分布地域廣闊,但是各地北方話的聲調系統(tǒng)比較一致,不過,同詞類的調值卻相差很大,大多數地區(qū)沒有入聲。
2.南方方言:我們把所有非北方方言都稱之為南方方言。它們的聲調數目較多,許多方言都有六、七個聲調,最多的有九個聲調,最少的有五個聲調,大多數南方方言有入聲調。
(三)北方方言聲調分布: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區(qū)很廣闊,包括華北地區(qū)、東北地區(qū)、西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和江淮地區(qū)。北方方言內部一致性很高,一般不同地區(qū)進行口語交際可以相通。不過,“腔調”很不相同,這種腔調的不同,與聲調的差異大有關系。
1.各地聲調數目較少,一般只有四個聲調,不過,部分地區(qū)有五個聲調,如南京、包頭、太原等地區(qū)。此外,有極少數地區(qū),只有三個聲調,如銀川、中衛(wèi)、滄州、行唐等地。
2.北方方言大多數沒有短促的入聲調,僅有極少數地區(qū)有入聲調,如河南個別地區(qū)。不過,北方方言的內部的聲調還是比較一致的,尤其是在一個方言片中,如西北片或西南片中,其各片內部聲調比較一致。
(四)南方方言聲調分布:南方方言的聲調系統(tǒng)比較復雜,它不僅聲調數目多,而且調型、調值比較多樣,不同方言之間聲調分布情況比較復雜。
1.南方各方言的聲調較豐富,大多數方言的聲調在七個左右。其中,廣州話多達九個聲調,其陰入調分上陰入和下陰入兩個聲調。
2.比較完整地保留中古漢語的調類。如廣州話、溫州話,平、上、去、入四聲均分陰調和陽調兩種調類,完全保留中古漢語的八個調類。其他方言,如蘇州、福州、廈門、南昌等地方言,除上聲調不分陰陽調之外,平聲、去聲、入聲各聲調均分陰、陽調類。
3.除極少數方言之外,絕大多數南方方言都有入聲調。這一點是南方方言與北方方言聲調區(qū)別的重要特征。
綜上所述,各方言聲調的對立特征比較多樣,漢語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聲調特點有許多明顯區(qū)別,而且反映在聲調的類型及聲調系統(tǒng)內部關系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