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
考生要想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一靠平時的認真學習,長期的知識積累;二靠臨場的正常乃至超常發(fā)揮。而后者又與考前正確的自由復習方法密切相關。
高考前夕,幾乎每個學校都要安排大約兩周的時間讓考生自由復習。在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全面系統(tǒng)復習之后,考生無論在知識能力還是應試的方法、心理方面,應該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自由復習是讓考生沉潛靜氣,對所學的極其繁多的內容自行整理,查缺補漏,總結優(yōu)化,把“厚書讀薄”,從而提高應對高考的有效性。
自由復習階段,考生容易走入兩種誤區(qū)。一種可以稱之為“放松型”。這類考生認為,反正高考很難出現(xiàn)原題,兩周左右的自由復習也沒多大作用,還不如隨便翻翻,養(yǎng)精蓄銳,以便到考場上更好地發(fā)揮。于是,他們“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復習缺乏針對性和計劃性,白白浪費了自由復習這一大好時機。另一種可以叫做“過于緊張型”。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有的考生覺得,自己必須考好才有前途,否則“無顏見江東父老”。因此,他們在自由復習階段仍然加班加點,挑燈夜戰(zhàn)。這類考生或者不停地看呀、背呀,或者不停地想呀、寫呀,總是擔心這也沒看完,那也沒弄懂,越復習心里越?jīng)]數(shù)、越著急、越發(fā)慌,心里越慌就越貪多求快,使自己處于過度緊張之中,以致陷入心理疲勞,甚至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失眠現(xiàn)象。這樣做不僅未達到自由復習應有的效果,而且無法樹立平和積極的應考心態(tài),不利于在高考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應有水平,會以“發(fā)揮失?!倍莶菔請觥?/p>
那么,高考前的自由復習階段究竟應該怎樣把握一個“度”呢?萬事皆有個度,應該聯(lián)系實際而論。要搞好高考前的自由復習,考生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很多,諸如內容的安排、方法的采用、師生的配合和身心的調節(jié)等,更為重要的是要明確此時復習的意義是什么。
1.為了培養(yǎng)積極平和的應考心態(tài)。良好的心態(tài)、飽滿的精神能夠讓考生積極主動地自由復習,盡量彌補不足。自由復習能讓考生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以便高考時能做到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坦然面對和正確處理考試時可能出現(xiàn)的一切意外情況。因此,在自由復習時,一方面考生要有事可做、有事會做、有事必做,不能無所事事、沒有提高;另一方面考生又要合理復習,不能過度緊張、心煩意亂??忌鷳撁靼?,此時復習看到的試題應該弄懂、適當小結,沒有看到的試題要堅信自己已經(jīng)全懂了。在有限的自由復習時間內,考生應該盡可能多地看一些題、多練一些題。
2.可以總結考試的經(jīng)驗教訓。高考既要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否過硬,又要檢閱大家的考試經(jīng)驗教訓是否豐富深刻。在高考中,總會有考生由于考試經(jīng)驗不足而痛失一些應得之分。例如,因為審題不準而答錯,由于粗心大意或過于謹小慎微而忽視重要信息或出現(xiàn)筆誤;又如,因為考試時間分配欠合理而造成遺憾;再如,對待難易題的心態(tài)不當而產生失誤,偶遇意外情況未能妥善處理而導致失分;等等。高考前的自由復習可以讓我們自主總結以往考試中的成敗得失。
3.便于積累考題類似例子和答題方法??忌墙柚郧暗牡湫屠}集或錯題本在高考中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新問題。華羅庚說過:“天才在于積累”。頭腦中類似的例子越準確豐富,答題方法越有效多樣,考生的臨場發(fā)揮就越容易順利進行。
高考前的自由復習應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開展,目的是查缺補漏,建立起個人的應考策略。切忌加重自己的知識和心理負擔,因為遇到高考原題的幾率畢竟極小。2015年高考即將來臨,愿廣大考生能夠調整心態(tài),積極應對,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