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媛
一、整體設計思路
《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任務是這樣描述的:“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比蝿招徒虒W法是課程標準中倡導的教學途徑,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參與與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務與實現(xiàn)目標,感受成功。這是一種以人為本、以運用為動力的的教學途徑。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實踐空間,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想以一堂公開課為例,寫寫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踐行新的課程理念。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SectionC位于八年級下冊Unit7 Food Festival Topic1 We a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中的第三節(jié)。本節(jié)容量大,因為它既是前兩節(jié)內容的遞進,又要掌握“打邀請電話”和寫“邀請函”這兩個目標語言。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本著整合教材的精神,我把本課的內容順序進行調整,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2.學生情況分析:本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樂于用英語交流,樂于在表演交流中學習英語,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各小組學生能夠積極參加小組合作學習,各成員間有較好的默契,已初步具備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有了基本上的了解,他們是完全可以順利掌握的。
三、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1)Revise the object clauses with “that”;(2)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3)Revise the expressions about how to make telephone calls;(4)Learn how to write an invitation.。2.技能目標:(1)Get students to write an invitation of a parents’ meeting.;(2)Get students to invite their parents to the parents’ meeting by phone.;(3)Enable students to retell 2a according to key words and improve students ’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Be glad to help others。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1)The object clauses with “that”;(2)The expressions about how to make telephone calls。2.教學難點:Learn and write an invitation。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
本節(jié)內容由于涉及生活中常見的話題,如寫邀請函,我準備了一個精美的請柬,準備了兩個手機,進行電話邀請,這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本課容量大,環(huán)節(jié)多,競賽機制一定貫穿始終,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在每步的任務設計中,題目要求難易適度,提高學生的辨別、理解、分析及運用能力;鼓勵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與小組成員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合作精神;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在教學過程任務化中,著眼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積極地“動”起來,讓英語教學“活”起來,有了以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教學策略
The task-based approach,the method of situation,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the method of elicitation。
七、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Flashcards,Invitation cards,Telephones,Projector。
八、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1:復習:(1)師生問候;(2)Revise words of Topic1(用單詞卡復習單詞:先看著卡片齊讀一遍,然后把所有單詞隨機分4份,進行小組必答,看著中文拼讀單詞,看哪小組答對最多);(3)Revise the object clauses with “that”(復習前兩節(jié)課有關“美食節(jié)”的信息和賓語從句,以師問生答的形式復習美食節(jié)的信息,并把學生的答案以短語形式用縱向流程圖板書在黑板上。再告訴學生用“I think/believe that”等造句,達到復習賓語從句的效果。如:I think that Kangkang knows about Daniel Igali.)。設計意圖:師生問候既提醒學生開始上課,又是一種禮儀;用卡片復習單詞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把目光統(tǒng)一到講臺上;以師問生答形式既是競賽的需要,又是降低難度復習舊知識,為新知識做鋪墊的需要,用流程圖按順序把短語板書出來,學生造句時,會更有針對性,更有信心;爭強好勝是孩子的天性,有競爭才有動力,因此所有需要學生完成的任務,我都將引進競爭機制。
步驟2:閱讀與理解:(1)Lead to 2a(教師通過兩句話的介紹,一個問句引到2a);(2)Let’s read his E-mail and finish 2b as quickly as they can to know about his information(4人小組合作:快速閱讀并完成一個表格),Let students check over answers;(3)4人小組合作:邊小聲朗讀邊找出生詞、詞組和重、難點句,提問并核對答案,教師做必要的補充(例如:everywhere else的用法);(4)齊聲大聲朗讀一遍;(5)讓學生嘗試著根據(jù)2b的提示詞復述2a。設計意圖:把2a和2b捆綁一起,提到1a和b1之前先教,是因為在內容上與復習環(huán)節(jié)有一致性,能夠自然過渡。在這個步驟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面廣、活動量大。小組協(xié)作,以強帶弱,人人有事做,每位學生都有信心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在思考中、在開口中學習。
步驟3:呈現(xiàn):(1)用投影儀展示1a中的圖片,通過2個問題來討論這幅畫,引入1a;(2)4人小組合作:邊小聲朗讀邊找出生詞、詞組和重、難點句和打電話用語,老師與學生一起核對答案并歸納出所有打電話用語。設計意圖:希望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學會關心他人,互相幫助,在這兩環(huán)節(jié)過渡時,提出此倡議,是最合理的時機。通過討論這幅圖,再次自然過渡,雖然教材被整合,但依然環(huán)節(jié)緊湊,在這個步驟中,再次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在這一步中,用掉半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的精力可能分散,熱情可能減退,所以我提高比賽分值。需要學生完成的任何任務,我都用言語或肢體語言表示鼓勵,并且及時加分。
步驟4:鞏固:(1)跟磁帶朗讀,模仿語音語調;(2)用投影儀展示一張年段家長會通知單,請同學兩兩角色扮演,到講臺上以班主任的名義電話邀請家長開家長會;(3)給學生展示一張漂亮的請柬,結合1b,學習如何寫邀請函(Invitation),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邀請函的格式;(4)每生發(fā)一張精美請柬,對照年段家長會通知單,寫份英文邀請函,放學后送呈于家長,家長會時,讓家長帶來展示,我將與家長交流此事。設計意圖:半期考剛過,在本周日確實要開家長會,我拿到了一張真實的家長會通知單,學以致用。在模擬電話邀請家長開家長會中,我準備了兩部手機,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有表演欲望,因時間原因,我只選了兩對表演,效果還是不錯的。
步驟5:小結及布置作業(yè):(1)讓學生來小結所學內容;(2)宣布比賽結果,頒發(fā)獎品;(3)作業(yè)布置:家長會的電話邀請以書面形式寫下,請柬按要求完成到位。設計意圖:一定記得頒發(fā)獎品,使獲獎的小組充滿成就感,讓其他同學分享快樂,布置的作業(yè)用來鞏固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以致用。
九、教學反思
1.優(yōu)點:(1)任務設計較合理,方法靈活多變,教具使用得當,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了變中求同,同中求活,活中求新的能力;(2)有競爭才有動力,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活動,明顯地看出合作的力量;(3)老師對學生要充滿信心,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反應和學習結果作出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2.不足:(1)由于容量大,生詞只能在課前預習好,寫請柬也未完成,本想在課堂上用投影儀展示同學作品的;(2)無法在課堂上落實部分同學的朗讀能力,部分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未及時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