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衛(wèi)東
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jié)B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圖1示意雨水花園結構。據此完成1~3題。
1.鋪設樹皮覆蓋層的主要目的是( )
A.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 B.控制雨水滲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
2.對下滲雨水凈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層是( )
A.樹皮覆蓋層和種植土層B.種植土層和砂層
C.砂層和礫石層D.樹皮覆蓋層和礫石層
3.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園林觀賞景觀B.保護生物多樣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調節(jié)局地小氣候
【解析】該組試題主要是對地理原理,即雨水花園及主要填充層主要功能的考查。
1.D 樹皮覆蓋層有地膜一樣的功效,可以保持土壤水分,避免表層土壤板結而造成滲透性能降低。樹皮覆蓋層位于雨水花園的表層,只有其腐化后才能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樹皮致密對地表水過濾作用和對水中的有害物質吸附作用不強。
2.B 在雨水花園的各個填充層中,種植土層和砂層為植物根系以及微生物降解與吸收碳氫化合物、金屬離子、營養(yǎng)物和其他污染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有較好的過濾和吸附作用;另外,從各個填充層的孔徑大小來看,過濾性能最好的就是種植土層和砂層。礫石層空隙大,主要起蓄水作用。
3.C 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是通過短暫阻滯并滲透雨水,增加雨水的滲透時間和滲透量,降低雨水徑流的流速,削減地表徑流量,減少雨水給市政排水管道帶來的壓力,緩解河湖水系堤岸的防洪壓力,從而有效減少城市內澇現(xiàn)象的發(fā)生。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園林觀賞景觀只是雨水花園上種植的植被,不是雨水花園本身。人工種植的植被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不強。雨水花園的規(guī)模不大,對局部小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不強,而且根據題干中的材料判斷,A、B、D都不是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其核心功能是“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jié)B漏的雨水得到凈化”。
甘德國際機場(圖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當時幾乎所有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經停該機場補充燃料。如今,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經停此地。據此完成4~6題。
4.導致甘德國際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忙機場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 B.經濟 C.地形 D.人口
5.甘德國際機場失去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緩慢B.橫跨北大西洋航班減少
C.飛機飛行成本降低D.飛機制造技術進步
6.一架從甘德機場起飛的飛機以65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1小時后該飛機的緯度位置可能為( )
A.66.5°N B.60°N C.53°N D.40°N
【解析】該組試題考查甘德國際機場特殊的地理位置、甘德國際機場失去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主要原因和利用同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約110千米的數(shù)量關系確定緯度位置。
4.A 該機場位于紐芬蘭島,并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線的必經之地。該島位于北美大陸最東部,是飛機飛離北美洲、飛往歐洲地區(qū)的最后一個補給點;也位于歐洲飛往北美地區(qū)的航線上,是飛機靠近北美大陸時的第一個補給點。因此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
5.D 隨著飛機制造技術的進步,飛機的載油量增加,單位距離能耗降低,飛機攜帶的燃油可以滿足橫渡大西洋的需要,無需降落甘德機場補充燃料。
6.C 該機場位于49°N附近,飛機以65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假設該飛機沿同一條經線飛行(飛機可能抵達的最北或最南的位置),在同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約110千米,即650千米大約相當于6個緯度,因此1小時后該飛機可能所在的緯度,最高約為55°N,最低約為43°N。故只有53°N在此范圍內。
海冰含鹽量接近淡水,適當處理后可作為淡水資源。圖3示意渤海及附近區(qū)域年平均氣溫≤-4℃日數(shù)的分布。據此完成7~9題。
7.圖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濃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單位面積海冰資源最豐富的是( )
A.葫蘆島 B.秦皇島 C.大連 D.煙臺
9.推測目前沒有大規(guī)模開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資源量不足 B.破壞環(huán)境 C.成本過高 D.市場需求不足
【解析】該組試題主要考查緯度、海陸位置等對海冰分布和厚度的影響,以及沒有大規(guī)模開采渤海海冰的原因。
7.B 氣溫越低,低溫期持續(xù)時間越長,海冰越厚。圖3中四地氣溫≤-4°C持續(xù)時間較長的為甲、乙兩地。甲地位于渤海內部,受陸地(冬季同緯度的陸地更冷)影響小,海水深,水量大,儲存的熱量多;乙地靠近海岸,受陸地的影響大,海水較淺,海水體積較小,儲存的熱量少,冷卻更快,易結冰且結冰期更長。
8.A 冰層厚度越大,單位面積海冰資源量越豐富。圖3中葫蘆島市在四個城市中緯度最高,氣溫最低;位于渤海北部海灣,海水運動性能更差,熱量交換量小,海冰厚度最大,單位面積海冰資源最豐富。
9.C 我國華北地區(qū)水資源供應緊張,市場需求大,開采海冰對海岸環(huán)境破壞不大。雖然渤海冬季海面有大量的海冰,但由于開采海冰資源和處理成本過高,所以目前沒有大規(guī)模開采渤海海冰資源。
圖4示意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監(jiān)測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起始點是位于海岸一側的固定點。讀圖4,完成10~11題。
10.1975—2004年,該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的變化趨勢是( )
A.持續(xù)淤積B.先侵蝕、后淤積
C.持續(xù)侵蝕D.先淤積、后侵蝕
11.推測1992—1997年期間( )
A.黃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少
C.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 D.黃河沿岸農業(yè)灌溉面積減少
【解析】該組試題主要通過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距離的變化考查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作用的強弱變化,以及通過某時段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距離的變化推斷其原因。
10.D 當該區(qū)域外力以淤積作用為主時,近海地區(qū)海水變淺,則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的距離增大;反之,當海水侵蝕的速度超過泥沙的沉積速度時,則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的距離變小。由圖4中的線狀統(tǒng)計圖可得,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的距離在1978年至1979年間增大。之后,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的距離總體上逐漸縮小。故當?shù)赝饬ψ饔檬窍扔俜e、后侵蝕。
11.B 在1992—1997年間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的距離持續(xù)縮小,說明該海域沉積作用持續(xù)減弱,主要是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少,黃河搬運入海的泥沙減少造成的。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當該時段黃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時,黃河徑流量增大,河流搬運的泥沙增多,河口地區(qū)泥沙淤積作用增強;當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時,水土流失加劇,黃河的含沙量會增大,黃河搬運的泥沙增多;黃河沿岸農業(yè)灌溉面積減少,會使黃河注入渤海的徑流量增大,黃河搬運的泥沙增多,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之間的距離增大。
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鹵蟲生存于高鹽水域,以藻類為食,是水產養(yǎng)殖的優(yōu)質活體餌料,也是候鳥的食物來源。美國大鹽湖(圖7)屬內陸鹽湖,鹵蟲資源豐富。20世紀50—70年代,大鹽湖鹵蟲產業(yè)規(guī)模小,產品需低溫運輸,主要用于喂養(yǎng)觀賞魚類。80年代以來,隨著水產養(yǎng)殖業(yè)快速發(fā)展,大鹽湖鹵蟲產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
(1)分析大鹽湖盛產鹵蟲的原因。
(2)說明早年鹵蟲產業(yè)規(guī)模較小的原因。
(3)推測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產養(yǎng)殖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原因及其對大鹽湖鹵蟲產業(yè)發(fā)展的影響。
(4)你是否贊同繼續(xù)在大鹽湖發(fā)展鹵蟲捕撈業(yè)。請表明態(tài)度并說明理由。
【解析】該試題用到了三種行為動詞,即“分析”、“說明”、“推測”,我們首先要明確每種行為動詞的具體要求和答題技巧。分析是將研究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和層次,并分別地加以考察的認識活動。分析的意義在于細致地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主線,并以此解決問題。說明是指解釋清楚、解釋明白。不僅要說,還有說明白,說明往往要求說出其中隱含的規(guī)律、道理、實質、原理等,側重于理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后的理性結果。推測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物來推導或預測不知道的事情。要仔細閱讀圖文資料,從圖文資料中提取與試題設問有關的地理信息,不要背離材料而高談闊論,最后用地理術語科學、有序、規(guī)范地答題。
(1)從鹵蟲的生活習性入手,結合大鹽湖的地理環(huán)境特征探尋大鹽湖盛產鹵蟲的原因,即大鹽湖為內陸湖。由于注入大鹽湖的河流攜帶的鹽分長期積累使其成為鹽度很高的內陸鹽湖。從圖7中的河流說明河流攜帶的營養(yǎng)物質促使藻類等鹵蟲餌料的生長,即鹵蟲的餌料豐富。
(2)從材料中的“產品需低溫運輸”,說明鹵蟲運輸成本高;“主要用于喂養(yǎng)觀賞魚類”,說明市場需求小。
(3)從漁業(yè)資源的枯竭及市場需求分析水產養(yǎng)殖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原因。過度捕撈使野生漁業(yè)資源日益枯竭、捕獲量減小,人口增加對魚類的市場需求增大,近海水產養(yǎng)殖技術的提高等都是原因。影響:受水產養(yǎng)殖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影響,優(yōu)質魚飼料(鹵蟲是水產養(yǎng)殖的優(yōu)質活體餌料)的需求大增,促進了大鹽湖鹵蟲捕撈量的增加。
(4)該題為開放性試題,要認真審題,有針對性地解答。首先要確定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寫出相應的理由。如果是“贊成”,可從鹵蟲資源豐富、市場需求大、經濟價值高、技術成熟、增加就業(yè)等方面作答。如果“不贊成”,可從保護鹵蟲資源、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作答。
【參考答案】(1)屬于內陸鹽湖,為高鹽水域;注入該湖的河水帶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適合藻類等鹵蟲餌料的生長。
(2)運輸成本高(需低溫運輸);主要用于喂養(yǎng)觀賞魚類,市場需求小。
(3)原因:海洋漁業(yè)產量減少;市場需求增大;近海水產養(yǎng)殖技術提高。
影響:對鹵蟲需求量增加(鹵蟲捕撈量增加),促進了大鹽湖鹵蟲產業(yè)的發(fā)展。
(4)贊成。理由:鹵蟲資源豐富;市場需求大;經濟價值高;技術成熟;增加就業(yè)等。
不贊成。理由:過度捕撈會導致鹵蟲資源枯竭;該湖為咸水湖,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非常脆弱,易造成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所以不贊同繼續(xù)在大鹽湖發(fā)展鹵蟲捕撈業(yè),是為了讓鹵蟲自然生長,維護生物鏈的穩(wěn)定,保護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等。
3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凍土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的活動層,下層為多年凍結層。我國的多年凍土主要分布于東北高緯地區(qū)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qū)。東北高緯地區(qū)多年凍土南界的年平均氣溫在-1~1℃,青藏高原多年凍土下界的年平均氣溫約為-3.5~-2℃。
由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成功穿越了約550千米的連續(xù)多年凍土區(qū),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凍土地區(qū)的最長鐵路。多年凍土的活動層反復凍融及冬季不完全凍結,會危及鐵路路基。青藏鐵路建設者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主動降溫、冷卻路基、保護凍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熱棒新技術等措施。圖8a示意青藏鐵路格拉段及沿線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其中西大灘至安多為連續(xù)多年凍土分布區(qū)。圖8b為青藏鐵路路基兩側的熱棒照片及其散熱工作原理示意圖。熱棒地上部分為冷凝段,地下部分為蒸發(fā)段,當冷凝段溫度低于蒸發(fā)段溫度時,蒸發(fā)段液態(tài)物質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卻成液態(tài),回到蒸發(fā)段,循環(huán)反復。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凍土的年平均氣溫比東北高緯地區(qū)低的原因。
(2)圖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穩(wěn)定,請說明原因。
(3)根據熱棒的工作原理,判斷熱棒散熱的工作季節(jié)(冬季或夏季),簡述判斷依據;分析熱棒傾斜設置(圖8b)的原因。
【解析】該組試題屬于原因類分析題。設問中的許多答案就隱藏在圖文材料之中,答題時要緊扣圖文材料,從圖文材料中提取與設問有關的地理信息。
(1)影響多年凍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緯度、海拔、氣溫年較差等。青藏高原與我國東北高緯地區(qū)相比,雖然海拔高、氣溫低,但緯度低、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獲得太陽輻射能多,即太陽輻射強;一般高原地區(qū)氣溫年較差較小,冬季氣溫較高,凍結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凍土。
(2)路基的穩(wěn)定性與活動層有關,活動層又與氣溫的高低有關。讀圖8a可知,甲地年均溫介于-4~-2℃之間,五道梁地區(qū)年均溫為-5.6℃,即甲地年均溫高于五道梁,夏季融化的土層更深,冬季有時不能完全凍結,影響路基的穩(wěn)定性;甲地年平均氣溫更接近0℃,受氣溫變化的影響,活動層更頻繁地凍融,凍結時體積膨脹,融化時體積收縮,危害路基。
(3)熱棒工作原理為“熱棒地上部分為冷凝段,地下部分為蒸發(fā)段,當冷凝段溫度低于蒸發(fā)段溫度時,蒸發(fā)段液態(tài)物質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卻成液態(tài),回到蒸發(fā)段,循環(huán)反復”?!岸嗄陜鐾恋幕顒訉臃磸蛢鋈诩岸静煌耆珒鼋Y,會危及鐵路路基”。冬季,地上部分(冷凝段)的溫度低于地下部分(蒸發(fā)段),熱棒將凍土層中的熱量傳送至地上。由圖8b可知,只有熱棒傾斜才能使棒體深入鐵軌正下方,保護鐵軌下的多年凍土層。
【參考答案】(1)青藏高原緯度低,海拔高,太陽輻射強;(東北高緯地區(qū)年平均氣溫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凍土)青藏高原氣溫年較差小,當年平均氣溫同為-1~1℃時,冬季氣溫高,凍結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凍土。
(2)甲地年平均氣溫更接近0℃,受氣溫變化的影響,活動層更頻繁地凍融,(凍結時體積膨脹,融化時體積收縮)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氣溫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動層厚度較大,冬季有時不能完全凍結,影響路基穩(wěn)定性。
(3)冬季。
依據:冬季氣溫低于地溫,熱棒蒸發(fā)段吸收凍土的熱量,(將液態(tài)物質汽化上升,與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觸,凝結,釋放出潛熱)將凍土層中的熱量傳送至地上(大氣)。
熱棒傾斜設置的原因:使棒體能深入鐵軌正下方,保護鐵軌下的路基(多年凍土)。
42.旅游地理
近年來,滑雪、登山、徒步等戶外活動漸成一種休閑和時尚的生活方式。幾位戶外運動愛好者擬于8月前往圖9所示區(qū)域進行峽谷徒步旅游。
分析該時段在該地區(qū)峽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風險。
【解析】結合圖中經緯網可判斷圖示區(qū)域為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該地區(qū)地形復雜,植被茂密,容易迷路;地勢高、缺氧;8月份受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多且多暴雨,強降雨可誘發(fā)山洪;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多地震,在強降水條件下易誘發(fā)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峽谷氣候濕熱,蚊蟲較多,易受蚊蟲侵擾。
【參考答案】該峽谷地形復雜、植被茂密、人煙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發(fā)高原反應;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河谷蚊蟲較多,易受蚊蟲侵擾。
43.自然災害與防治
圖10a示意某地區(qū)地形及M城位置,圖10b示意M城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2011年,該地區(qū)9、10兩月降水量遠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分析M城水患嚴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讀圖10a可知,該區(qū)域為東南亞局部地區(qū),M城(曼谷)位于河口三角洲。從圖10b中的氣溫和降水特征可知M城為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且集中于5~10月。可從影響水患災害的自然因素,即地理位置(靠近河流入???、海潮對河水的頂托、全流域徑流均匯集到M城附近入海)、地勢(低平,排水不暢)、降水(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大且集中,2011年該地區(qū)9、10兩月降水量遠超常年)等,分析M城水患嚴重的自然原因。
【參考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勢低平;全流域徑流均匯集到M城附近入海;(該時段)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受海潮頂托,下泄緩慢。
44.環(huán)境保護
近年來,我國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護環(huán)境??λ固氐貐^(qū)土層薄,保護土壤尤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區(qū)修建公路,開挖石料和堆放棄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結束后,仍在原地維持土壤的生產功能。
指出為達到保護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區(qū)開挖石料和堆放棄料前后應采取的措施,并簡述理由。
【解析】工程建設不注重環(huán)保是造成生態(tài)破壞的人為原因之一。我國南方地區(qū)氣候濕潤,降水豐富,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喀斯特地區(qū)土層薄,容易造成石質荒漠化。在開挖石料之前,應收集表層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過程中,可采取四周圍擋、表層覆蓋等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工程結束后,修整石料開挖場,壓平棄料,將原來收集的土壤覆蓋在石料開挖場或棄料堆放場的表面,再采用植樹種草等措施加以保護。
【參考答案】措施:之前,將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護措施(四周圍擋,表面覆蓋)。之后,將土壤再覆蓋在石料開挖場或棄料堆放場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區(qū)土層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區(qū)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