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
我一直都比較支持女兒在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這個暑假,我照例幫女兒申請了去圖書館做小管理員的職位。這份“工作”的內(nèi)容是:推著活動書柜在大廳的各個桌子上回收被借書人看完后堆放的書籍,然后整理歸類,再往書架上上書;還要維護(hù)場內(nèi)秩序,阻止小朋友們追逐打鬧、大聲喧嘩及吃零食等,偶爾還要解答小朋友們的借書咨詢……
11歲的女兒已經(jīng)是這里的“老員工”啦,她對這份“工作”駕輕就熟,有時還是小朋友的帶隊小老師呢。報名后,女兒興致很高地去參加兩個小時的崗前培訓(xùn)。雖然已是個“老員工”,但每次崗前培訓(xùn),她都認(rèn)真去聽、認(rèn)真做記錄。培訓(xùn)內(nèi)容是如何按字母給不同的書籍歸類。培訓(xùn)結(jié)束后,當(dāng)天下午就可以開始工作了。因為是周六,這天我也在圖書館,一是想看看女兒的“工作”內(nèi)容,二也想了解了解女兒的“工作”狀態(tài)。
掛著“工作牌”的女兒看起來真是神氣,吸引了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們的目光。今天,她可是小隊長,看到她和隊友們商量如何分工,誰去收書,誰去推車,誰去哪個區(qū)……嘿嘿,還別說,還真有小隊長的風(fēng)范。目光追隨著女兒穿梭在書柜之間矯健的身影,我打心眼里為女兒驕傲。我故意裝作是顧客,問她小說一類的書籍?dāng)[放在哪里,她看著我撲哧一下笑了,然后很認(rèn)真地給我指明去圖書館的三樓。呵呵,看來這份“工作”,女兒已是得心應(yīng)手了。
每個假期,我都鼓勵女兒去圖書館做管理員,多則十天,少則三五天。為什么我會為女兒選這份圖書館的“工作”呢?一是這里比較安全;二是想讓她學(xué)會堅持;三是在這種場合能接觸到不同的小伙伴,讓女兒在實踐中慢慢懂得合作和溝通的重要性。還記得有一次她回來很委屈地哭了,說她去勸說一個吃零食的小朋友,卻遭小朋友媽媽的不理解。那位媽媽的大聲指責(zé)讓女兒無力應(yīng)對,后來還是工作人員去幫忙說服的。也是從那一次,女兒懂得了說話一定要講究方法。
女兒第一次做小管理員時才8歲,那時她比較羞怯和膽小,話也不大敢大聲說,只是默默地跟在帶隊老師的后面,不停地搬書,整理歸類,老師讓干什么就什么。有一次我因為工作太忙,中午沒去接她吃飯,我打電話讓她去食堂買飯吃,她硬是不肯,在電話里說她不餓。她哪里是不餓,是沒有膽量?。∥以陔娫捓镆槐楸楣膭钏サ叵率程?。后來女兒去了,看著別人都是拿卡刷,她不知道要先在柜臺上充值,拿著她的借書卡就直奔窗口了。當(dāng)她將借書卡遞給食堂師傅時,師傅一下子忍不住笑了,女兒也羞紅了臉,后來在食堂師傅的指引下,女兒才順利充了卡、買了飯菜。
這件事給了女兒很深的記憶,而現(xiàn)在的她越來越陽光,做什么都充滿了自信和激情。
學(xué)會成長需要時間,需要勇氣,更需要有不同的歷練。在女兒去做圖書管理員的事件中,我更清楚地認(rèn)識到,社會實踐鍛煉對孩子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在假期,家長朋友一定要給孩子多創(chuàng)造機(jī)會,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去感受和體驗生活的不易及成長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