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紅
摘 要: 影響作文得分的最大因素是作文的立意構(gòu)思,生活是千變?nèi)f化的,作者的感受也是氣象萬千的,作文的構(gòu)思應當注意其多彩性才能為文章增添色彩。無論是寫什么題材的作文,都應當善于選擇不同的角度,只有對同一事物從多個角度寫才能使千姿百態(tài)的文字呈現(xiàn)出不同的韻味。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大都畏懼寫作文,對寫作的興趣十分匱乏。在板塊式作文教學指導線,審題模塊是最重要的階段,也是為了確立文章的中心,這樣就引入了立意構(gòu)思。本文在板塊式作文教學的基礎上,對怎樣讓學生進行作文的立意構(gòu)思作出了探究。
關(guān)鍵詞: 板塊式 初中作文 立意構(gòu)思
所謂立意,就是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就是立意,無論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還是表達都離不開中心立意,只有確認了主題,明確了立意,才能更好地“揮斥方遒”。作文立意應當深刻、新穎、真實,立意應當在審題的基礎上做出,審題和立意是很難一步到位的,絕不可以隨隨便便就定下主題思想。寫作文是為了能夠表達情感,抒發(fā)感情,教師應當把握作文的關(guān)鍵性特性,讓學生學會立意。怎樣讓學生立出“新意”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方面出發(fā)。
一、正確的立意構(gòu)思是前提
要想讓立意貼合材料,不偏離主題,首先需要一個正確的立意構(gòu)思。這里所說的“正確”,就是在正確思想內(nèi)容的前提下讓立意符合題意的要求,在開始整理語文之前,學生要弄清楚材料到底是貶義還是褒義?歌頌了什么又贊揚了什么?從一開始的立意就需要確定出合適的且正確的立意構(gòu)思。主題立意的正確是一篇成功作文的前提條件,作文的文字無論再怎么生動形象,一旦中心思想是錯誤的,就稱不上是好文章。就算是同屬于一種題材的材料也可以從中提煉出不同的觀點和立意,只要中心思想沒有偏離,那么仍然算是立意正確。
初中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寫跑題”,比如材料一:有一名小同學在放學的路上,被幾個“小痞子”攔路搶去了身上的財物,請依此寫一篇題為《路上見聞》且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很多學生寫出了當今社會十分黑暗、治安效果差等嚴重偏離主題的立意。再比如,一名同學看到有女嬰被拋棄在路邊,于是在作文中大力抨擊計劃生育害人深。這兩個例子的立意明顯是錯誤的,如果這兩篇立意的作者能夠提煉出中心思想,將文章大意立為幫助棄嬰父母“迷途知返”和莫做“傷天害理”之事,這樣的立意就不會出現(xiàn)錯誤的問題。有些同學跑題跑得更嚴重,比如《校園的文明之花》要求寫成記敘文,有的學生完全寫成了“雜文”,寫的是學校某種植物的花,其不僅與主題相差甚遠,還嚴重跑題。寫作文之前,不僅要有正確的構(gòu)思,還要審清題意,實現(xiàn)正確的思想內(nèi)容。
二、新穎的立意構(gòu)思是保證
一篇好的作文,光有正確的立意是不夠的,如果立意的主題過于大眾化,絲毫不存在新穎性,學生就很難學出好文章,好作文的保證應當擁有新穎的立意。蘇軾曾說:“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選作文的主題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每一位學生的作文都那樣寫,那樣想,作文的立意都完全一致,選取的角度也不那么新穎,那么作文的主題就沒有意義。教師應當教會學生不要僅僅看到生活的表面,而是應當深入其中,在生活的基礎之上另辟蹊徑,找出獨特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有了新穎的立意才能讓作文水平大大提升。
比如廣東省一個中考作文,題目為《放學路上》,有一位學生就寫到自己在放學路上遇到了送殯的隊伍,剛開始內(nèi)心害怕遇見“鬼”,后來經(jīng)過一番艱難的思想斗爭終于將畏懼熬了過去,以此表現(xiàn)出了用“科學戰(zhàn)勝迷信”的立意構(gòu)思,這篇作文毫無疑問以獨特的立意而獲得了高分。但是大多數(shù)考生在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大都朝著一個方向看去,除了助人為樂就是看到的撞車爭斗,這些立意我們已經(jīng)見多不怪了,批卷老師在改作文的時候也不會打過高的分數(shù)。所以,文章立意構(gòu)思的新穎十分重要,在確立和提煉主題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不要隨大流。
三、深刻的立意構(gòu)思是重心
要讓作文讀完了能夠給予人啟示,這就要求文章立意應當深刻,寫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俱無”的意思。很多初中生雖然知識淺薄,文筆不夠雄厚,但能給人強烈的感染力,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刻的立意,這些學生學會透過事物的表面看問題,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寫作要善于捕捉到細節(jié)的閃光點,善于從一個小角度深刻剖析,從中提煉出更加閃亮的東西。如果一篇作文并沒有閃光的地方,那么這篇作文就沒有意義,價值也不大。在寫“學雷鋒”等一些記敘文時,只是通過簡單的敘述是很難打動讀者的,但是如果深入主題,敘述出折射人性光輝和時代精神的那一面,文章的深度和廣度就會提高。
以一篇文章為例,《白毛女》這篇文章是以“破除迷信”的角度來寫的,往下寫的時候就將“反迷信”和“反封建”兩個結(jié)合起來描述,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仍然提煉出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無論文章前面寫到了什么,跑了多么遠,最后還是要升華主題,讓立意更加深刻,也就是能夠透過事情的表面看到本質(zhì),只有把文章挖得越深,才能找尋到更多的寶藏。
總而言之,好的立意是作文成功的一半,根據(jù)材料寫作文,就需要多加小心地構(gòu)思立意,不能夠偏離材料的主題思想而自行立意,應當全面仔細閱讀材料,從材料出發(fā)尋找新穎的立意角度,不要僅僅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嚴重偏離主題,前面所述的幾個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教與學相互聯(lián)系起來綜合運用的。材料是“死”的,立意是“活”的,好的文章需要正確、新穎、深刻的立意帶動起來。在板塊式作文教學方式下,立意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學會立意才能讓作文具有新意。
參考文獻:
[1]徐丹.非構(gòu)思視野下初中游記作文教學研究與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李建敏.初中寫作教學模式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顧潔吉.高一記敘寫作教學策略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10.
[4]胡艷.初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與作文序列化訓練的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