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順江
在法國中南部有一個名叫赫特瑞夫的小山村,村民們都熟悉一個中年男子的身影,他是一名郵差,幾乎每天都會光臨這個小山村。每天來回奔波30公里,非常辛苦。
有一天,他在送信時摔了一跤,回望那顆肇事的鵝卵石,心里大為驚異,這塊石頭竟如此美麗奇異!他將石頭裝在郵包里繼續(xù)趕路。當(dāng)村民們發(fā)現(xiàn)他的郵包里除了信件,還有一塊沉甸甸的石頭時,都很奇怪,他卻取出來炫耀。人們一看,紛紛笑道:“這樣的石頭山上到處都是,足夠你撿一輩子,你帶著這么沉的石頭到處走,多重啊,不如把它扔了?!?/p>
他沒有理會人們的取笑,不肯扔掉那塊美麗的石頭。晚上回到家,他掏出鵝卵石在燈光下看了很久。他13歲開始做面包師學(xué)徒,后來成了一名郵差,但對藝術(shù)夢想的渴望始終沒有泯滅。這時,他腦海里忽然冒出一個念頭:“要是我能夠用這樣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個城堡,該有多美啊!”當(dāng)晚,他在日記上寫道:“夢里我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宮殿,它宏偉而深邃。我不敢告訴任何人這件事,怕說出來被人恥笑,他們會笑話我異想天開。而這摔的一跤提醒了我已經(jīng)快要失去的夢想。”接著,他在這塊石頭上刻下了一句話:“我想知道一塊有了夢想的石頭能走多遠?!?/p>
第二天他又回到那個地方,看到更多的小石塊經(jīng)過水和時間的力量摩挲,變得堅硬如卵石,它的獨特不可模仿,就像某種生物。心中想道:“既然大自然愿意做雕塑的活兒,我就完成磚瓦和建筑的部分。”
說干就干,每天30公里的送信路上,他收集到一大堆千姿百態(tài)的小石子。起初他把“建筑材料”放在郵包里,隨著石頭越來越多,他就隨身帶個籃子,把它們拎回來,再用一輛手推車運到住處。白天他是一個郵差和一個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又是一名建筑師,用水泥、石灰和灰漿把撿到的鵝卵石粘起來,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來構(gòu)造自己的城堡。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認(rèn)為他的大腦出了問題,簡直是瘋了。無論人們?nèi)绾纬靶?,他絲毫不理會人們詫異的目光。
當(dāng)?shù)厝藢@個性格偏執(zhí)、沉默不語的郵差已經(jīng)熟視無睹,都覺得他做的事如同小孩建筑沙堡的游戲。而他則日復(fù)一日,每天添上一塊磚石或鑿上幾刀,按照要投遞的明信片上的風(fēng)景復(fù)制自己從未見過的文明和信仰。他堅忍倔強,不在乎時間,就這樣,鵝卵石一顆接著一顆,粘出了神秘的動物,粘出了奇異的神話生物,粘出了長24米高10米錯綜復(fù)雜的外墻,這堵外墻,花了他22年時間。在20多年的時間里,他每一天都在找石頭、運石頭和搭建城堡,在他的住處周圍,漸漸出現(xiàn)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堡,錯落有致,風(fēng)格各異。有清真寺式的,有印度神廟式的,有基督教堂式的……
1905年,他的城堡被法國一家報社的記者發(fā)現(xiàn)并公之于眾。一時間,他成了新聞人物。許多人慕名前來觀賞他的城堡,甚至連當(dāng)時最有聲望的畢加索都專程趕來參觀。1963年,他的城堡被批準(zhǔn)為世界遺產(chǎn);1969年,宮殿被宣布為法國的文化和歷史地標(biāo);1986年,他的頭像被印上了法國郵票。如今,他的城堡已成為法國最著名的風(fēng)景旅游點之一,被命名為“郵差的理想宮”。
這個郵差就是費迪南德·沙瓦,從未接受過任何藝術(shù)教育的他創(chuàng)造了藝術(shù)史上的奇跡,當(dāng)年絆倒他的第一塊石頭就粘在城堡的入口處。
聚沙成塔,砌石為宮。沙瓦,這個小小的郵差用對夢想的堅持筑就了絕世的宮殿,締造了不朽的傳奇。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路上,偶然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塊鵝卵石,切莫丟棄,因為它承載了你的夢想和遠方。唯有以夢為馬,方可砌石為宮。
(王世全摘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