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
據媒體近日報道,作為一家由中國福彩中心持股的國有控股公司,中彩在線實際上從成立之初起就由個人控制。其復雜的股權結構,經層層“包裝”后,實際控制權落到了一個名為賀文的自然人手中。按照股權比例計算,過去12年,賀文通過中彩在線獲得27億元的收入,而代表國家的福彩中心僅僅獲得18億元。中彩在線淪為了個人牟利的工具。
對此,在5月21日舉行的民政部新聞發(fā)布會上,民政部副部長宮蒲光在會上做了回應,稱“注意到了有關報道,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將依法依規(guī)對待并及時公開”。
鑒于相關表述仍嫌含糊,公眾很難獲悉中彩在線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確切信息。
不過,至少從媒體調查可知,中彩在線背后股權結構復雜,以及被自然人控制,并無疑義。原因很簡單,這些均屬于“公開的秘密”,不難從工商登記資料中查證。有關部門理應盡快正面回應質疑,而不是含糊其辭、簡單表態(tài)。這不僅涉及到彩民乃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更關乎公共利益是不是被侵占的問題。
其一,中彩在線成立之初,福彩中心以及民政部門有沒有對另外兩家發(fā)起公司進行資質核查?核查中有沒有發(fā)現北京銀都新天地、北京華運中興的實際控制人都是一個叫“賀文”的人?而如果賀文控制了占股超過半數的第二、第三股東,則所謂的國有控股顯然形同虛設。這也不符合國務院《彩票管理條例》“不得委托他人管理”之規(guī)定。
其二,退一步講,即便控股權旁落可能是賀文后來操作運作的,福彩中心是否也存在監(jiān)管失靈的責任?要知道,在跨度長達12年的時間里,賀文一直能夠做到長袖善舞,予取予求,僅僅歸結為個人演技高超,顯然說不過去。有消息表明,2009年,民政部曾對彩票機構進行過一次大檢查,發(fā)現“有的地方對外合作不規(guī)范;有的會計核算不規(guī)范,個別地方甚至發(fā)生了違法違紀事件”等,但為何沒能解決中彩在線的控制權問題?
還有,據披露,2005年,賀文利用對中彩在線的實際控制,對東莞天意電子有限公司進行獨家授權采購終端機,令其身家增長百倍,隨即出售股權變現。這也有利益輸送之嫌,難道福彩中心一點都不知情?知情而不進行處置,未免失職。
說到底,中彩在線之所以能夠化公為私,淪為個人牟利的工具,顯然并非“一個人的戰(zhàn)斗”,不排除其中存在管理混亂、監(jiān)管失靈,甚至違規(guī)違紀的可能。很多時候,一個人的神通廣大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已,根本上還在于公共利益成為個別人分肥的禁臠。
這些年來,彩票行業(yè)采購尋租腐敗現象頻發(fā),國家體彩中心原副主任張偉華、印制處原處長劉峰、青島市福彩發(fā)行中心原主任王增先等人已經先后落馬。這也部分暴露出這個行業(yè)“腐敗存量”的巨大,如何消化、消除這些“腐敗存量”,使得彩票行業(yè)真正體現公益性,并不輕松。